国家鼓励自学成才,却频频遇阻
1自考生就业难
一位网友出生于农村贫困家庭,中专毕业后从事自己不感兴趣、薪酬很少的工作。她一直没有放弃努力,几年前,通过自学考试,她拿到了本科证。之后的日子里,她多次参加人才招聘会,可均被拒之门外,用人单位的理由是:“我们不招自考毕业生。”前不久,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报考了国家公务员考试,可资格审核时又被告知:“学历不符合要求。”
该网友辛辛苦苦拿到了本科自考毕业证,在常人看来,她是自学成才了。可令人有点费解的是,在她一门心思谋求就业的时候,却频频遇阻。是国家不承认自考的学历文凭,还是社会不信任自考的文凭?答案很明显,是社会对文凭的歧视作怪。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国家鼓励公民自学成才,目的是让自考生通过自考,提高自身的素质,享受与公招生平等就业的机会。但现实却又不是那么简单,一方面国家鼓励公民自学成才,另一方面,在自考生就业时却又缺乏与之相配套的法律制度作支撑。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十分巨大的今天,从法律和政策的层面适当解决一下自考生的就业环境,兴许还能激起全体公民发奋成才,自学成才,还能引起全社会对自学成才者的尊重,对知识的一种渴盼。换句话来说,我们的社会因为有了诸多自学成才者而更加富有活力。
2国家鼓励自学成才,玷污“自考圣地”令人愤慨
2008年10月31日下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刚刚结束,某地参加法律专业经济法专科考试一考生发现考卷中60分的主观试题,与该考生考试前夜收到的一条手机短信中的内容几乎完全相同。据说这条短信是一些同学凑钱花800元从其他地方买来的。作为一个老考生,看到这条消息笔者非常愤慨。一向标谤自学考试的考纪严格,也许对于全国参加自学考试获取文凭的绝大多数考生,那是一片不容玷污的“圣地”。
国家鼓励自学成才,每年组织自学考试。除了全日制大学以外,自学考试的含金量是很高的,这令广大含辛茹苦的自考生们感到多么自豪啊!然而,现在一条短信正在慢慢地打击自考学生的心理防线,“圣地”被玷污已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伤害的却是广大自考生的利益。
3中央国家机关招录公务员时在年龄和学历受到限制
因年龄超过35周岁,36岁的在读法律硕士杨世建没能通过今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报名。据悉,11月2日杨世建已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寄送了诉状,状告人事部拒绝受理他报名参加考试的具体行政行为违法,要求准许他报名参考。杨世建称,人事部对年龄限制的规定是对所有35周岁以上人士的年龄歧视。
姜宸英,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他考中了进士,那年他已经70岁了。70岁了还能考进士,可见康熙真够注重人才的,也说明姜宸英是个不简单的真才子。要搁现在别说70岁,60岁早就回家抱孙子去了,有才的人到了70岁还能考中。虽然晚了些,但,终究实现了他的抱负,这叫土埋不住金子!
在今年的国家公务员报考中,按照有关考录规定,对学历一般只要求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但从报考的情况看,一般都要求在应届大专毕业生录取,少数职位面向全社会招录,但对学历条件要求也较高。虽然没有明确要求是自考生还是公招生,但都无一例外的把自考生排在了招录的门外。可见自考生与一般公招生并非享有实质性的同等就业的机会。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鼓励自学成才,提高全民素质(一) 下一篇:鼓励自学成才,提高全民素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