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现象,是传递文化,包括生产经验,社会生活经验和科学技术等的必要手段。狭义指学校教育;广义泛指社会上的一切包含教育因素的活动,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青年教育等。人才培养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基础,大到国家兴衰,小到企业发展。没有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发展前景必会受限制。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鼓励自学成才。
一、 鼓励和支持走自学成才的道路,这也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之一
1各类犯罪分子受教育少、文化程度低
各类犯罪中,农民、无业人员占很大比例,高达90%以上。主要犯罪的原因 :犯罪者的文化素质不高,大部分为中低等文化程度;好多人小学期间就辍学,甚至就没上过学,初中以下文盲、半文盲占90%以上。
大批的辍学生和失业的大、中学校毕业生,游荡于农村和乡镇,成了新的“流民”阶层的主要来源。他们只能成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游民”。而这样的“游民”一旦“汇成洪流”成为“流民”,就会造成社会的大动荡,大破坏:这是中国历史所一再证实了的。
由于文化素质较低,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其涉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乡村教育和文化的危机
收入《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的中央党校课题组的调查报告告诉我们:西部农村教育“用‘凋敝’这个词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我们总是在夸耀已经“基本上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且不说这是一个虚数、水数,就算真的“基本普及”了,也掩盖不住一个事实:15%的人口——大约为1亿8000万人 ——所居住的地区远没有普及,这也就意味着每年有数百万的儿童作为共和国的公民难以享受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而另一个事实也不容忽视:“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到2000年‘基本普及’之前的15年间,总计有1亿5000多万少年儿童完全没有或没有完全接受义务教育。”如一位作者所说,这一庞大人群的一部分显然在以各种形式显示着他们的存在:从国家今年公布的‘8500万青壮年文盲’,到各地以种种暴力手段威胁着社会的低文化层青少年犯罪”,这些沉重的事实是不能回避的。
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在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这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 的危机:这是发人深省的。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构建和谐社会,让人们都买得起房子 下一篇:鼓励自学成才,提高全民素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