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组织部分,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她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生息、日益强盛发挥了十分重大作用。近20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医药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与未来医学发展方向非常一致,国际上也开始重新审视并日益重视中医药。现在,人口与健康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很大问题,我们提出了2020年人人健康的宏伟目标。作为中医药发源地的中国,必须重新确立中医药生产重大战略地位,全面振兴中医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中西医并重的新型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实施中医药政策法规保障工程。
中医药的伟大历史作用和重要现实意义不容否认。正因如此,党中央提出了“中西医并重”和中西医“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方针,并将“发展传统医药”写入了《宪法》。但长期以来,中央方针和宪法精神并未得到很好贯彻,在具体的法律政策,行政管理,政府投资,科研发展和医疗实践等各个方面,普遍重西医轻中医,中医地位不断下降,发展面临困境,其中很大的困境是中医日益西医化。
存在问题究竟在何处,我认为关键的问题在于政策和法规。政策法规往往决定一个产业或学科的存亡。日本明治维新后,从法律上否定了中医,时至今日,日本也没有中医,这是个大教训。我同意将“发展传统医药”列入《宪法》但要在具体的法律政策和行政管理上落实宪法第21条《关于中西医并重发展的基本精神》。
一、组织中医药专家和法律,经济及行政管理专家,对涉及中医药的所有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政策规章,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凡有碍中医药上市发展之规定,或是修订,或是废止。比如说,按西医模式培养中医学生,否定师徒传承,按西医方式管理中医医院,以西医标准评判中医,片面理解中药现代化等等。
二、加快中医药立法步伐,尽快制定中医药法,用法律来保护中医药,使中医药保证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研究制定保护特种中医药的专门政策法规,保护珍贵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一样保护中医药典籍,传统配方难方,中医秘术药方和新中医药成果。
四、要在医疗卫生新法律政策制定中,在贯彻中西医地位平等,一视同仁原则的同时,在一些方面应体现对中医药的鼓励和扶持,特别对民营中医院特色专科要更加扶持,使之更快更好地发展壮大。
五、要鼓励各医院献方献药,简化医院制剂审批程序,允许委托加工和调拨使用,使民间药方更好地继承和发展。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附: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 下一篇:实施中医药人才工程,全面振兴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