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近年来严重困扰着广大女性朋友的生命健康,该疾病发生的可能占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的第3位,近年有上升趋势。80%发生于50岁以上的妇女,80%~90%是腺癌。确切病因不明,其发生与雌激素长期刺激有关。
诊断要点:1、病史
(1) 不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为高危因素。
(2)可有无排卵型功血、多囊卵巢综合症、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等病史。
(3)绝经延迟。
(4)较长时间使用雌激素制剂。
2、症状
(1)不规则子宫出血,尤其是绝经后。
(2)阴道排液增多,呈黄水样或血性。晚期合关感染,则出现浓血样排液。
(3)晚期若癌瘤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以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并向下肢及足部放射。如癌瘤堵塞宫颈管,导致宫腔积脓时,出现下腹痉挛样胀痛。
3、体征 早期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晚期,子宫增大、变软、固定,宫旁有结节状块物,偶见癌组织自子宫颈口脱出。
4、辅助检查
(1)分段诊断性刮宫 先用小刮匙环刮颈管,再进入宫腔依次刮取宫体、宫底部内膜。术时务须小心,慎防子宫穿孔。尤其当刮出多量豆渣样组织,高度怀疑为子宫内膜癌时,应立即停止手术。刮出物分别作好标记,送病理检查。
(2)宫腔镜检查 诊刮阴性,而病史有癌症可疑时可行宫腔镜检查,直视子宫内膜。如有癌灶,则可直接观察其部位、大小、生长形态,并可取材送病理检查。
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诊断
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多见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为很重要的鉴别诊断,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病理学方面的区别。
2. 子宫内膜增生和息肉 子宫一般不大或稍大,不规则出血的症状和内膜癌相似,但血性分泌物或排液现象少见,鉴别需靠子宫内膜病理检查。
3.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一般有子宫增大、出血等症状。肌层内或浆膜下肌瘤的子宫大而硬,且常不对称,多发肌瘤可能摸到多个突起,均有别于内膜癌。但因两者之合并比例很高,应避免片面地把一切用肌瘤解释而丧失对癌的警惕性。单纯粘膜下肌瘤,子宫可正常大小或稍大而不硬,出血同时可伴有阴道排液或血性分泌,临床表现和内膜癌十分相似,但可通过探宫腔、内膜检查以及子宫碘油造影做出鉴别诊断。
4.子宫颈癌 一般鉴别没有困难,但如内膜癌已累及宫颈,由和原发颈管癌极难区别,活检组织检查亦仅具参考价值。一般说来如病检为鳞癌则原发于宫颈可能性大;如为腺癌则有时难以鉴定其来源,但如能找到粘液腺体,则原发于颈管的可能性较大。
5.原发性输卵管癌 阴道排液以及阴道涂片可能找到恶性细胞和内膜癌相似。但卵管癌内膜检查多为阴性,有时可查到宫旁包块,均有别于内膜癌。如为小型包块,可能盆腔检查不易触及,可通过腹腔镜明确诊断。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哪些方法可以有效诊断子宫内膜癌? 下一篇: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癌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