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腺癌放疗
放射治疗在有效治疗肿瘤的同时,其带来的一系列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如何有效的减轻副作用,提高其治疗的效果呢?下面就放疗过程中常见的副作用教大家几招好办法:
常见的放疗副作用
1.局部反应:放射性皮炎(局部皮肤颜色变黑、皮肤粗糙、皮肤发红及破溃等)、放射性口腔炎(口腔黏膜发红或呈暗红色、黏膜糜烂、破溃等,伴局部黏膜疼痛)、放射性食管炎(进食或吞咽时胸骨后放射野内的食管处疼痛等)、放射性肺炎(刺激性呛咳或干咳、咯白色粘痰或泡沫痰,胸部X线片可见放射治疗野内肺纹理增粗或条索样改变)等。
2.全身反应:神疲乏力、四肢酸软、头晕头痛、嗜睡、反应迟钝、失眠等。
3.消化道反应: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
4.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重者红细胞也减少。
5.其他反应:如全身衰竭、放射性心肌炎、放射性脊髓炎等。
一、自我心理疏导 患者要学会进行自我心理疏导,自我调节心理状态。可以学习一些卫生健康护理知识,了解放疗的效果;学习安排病后的生活,重新调整与家庭、朋友、同事、领导的关系,保持豁达开朗的心境;转移对不良反应的注意力,培养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如看书、绘画、织毛衣、听音乐等;适当参加社会活动,主动寻求享受快乐的幸福生活,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二、放射性皮肤损伤护理法 放疗到一定时间,皮肤可能发生较严重的放疗反应,即所谓的“湿性反应”:接受放射治疗的照射区皮肤出现干燥、刺痒、脱屑及色素沉着,还可以发生溃破、流水等现象。
此时自我调护应注意:
1.要充分暴露破溃区,减少局部的摩擦,切忌搔抓。
2.内衣要柔软干净,穿棉制品,不要穿化纤内衣,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和其他洗涤用品,不能暴晒。
3.局部可应用减少炎症反应和促进皮肤愈合的药物。
①京万红烫伤膏,外涂患处,每日4~6次。
②黄芪、大黄、黄连、黄芩、黄柏等分,制成油膏,外涂患处。该药除清热解毒之外,尚有益气生肌之功。
③有感染者亦可选择抗生素湿敷,如头孢氨苄、阿莫西林等。当然,抗生素的选择以医师指导为宜。$p$ 三、口腔自我护理方法 头颈部肿瘤,特别是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由于腮腺、唾液腺均在照射范围内,放疗后腮腺及唾液腺功能受抑制。
口腔内的腺体分泌减少,口腔的自洁作用消失,常有口干、咽部干痛、口腔溃疡等症状。
常用护理方法:
1.可常备一个饮水瓶,经常湿润一下口腔,每天饮水量在2500毫升以上。
2.经常用金银花、麦冬泡水喝,使口腔黏膜湿润。也可以用清咽饮(胖大海50克、麦冬50克、金银花30克、桔梗30克、生甘草30克),常年代茶饮。
3.自配淡盐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每日4~5次。淡盐水的配制方法是:在500毫升温开水中加氯化钠(熟盐)3~4克(约小半匙)即可。或用多贝氏液含漱,漱口液每次含漱至少1分钟。同时,用鼓颊和吸吮交替动作漱口1~2分钟,以清除松动的牙垢。
4.溃疡局部自喷涂西瓜霜喷剂或锡类散喷剂,并做张口运动,使口腔黏膜皱壁处充分进行气体交换,破坏厌氧菌的生长环境,防止口腔继发感染。
5.口腔溃疡疼痛影响进食者,餐前30分钟用0.1%利多卡因复方维生素B溶液,即复方维生素B溶液100毫升+2%利多卡因5毫升,口含2~3分钟,可减轻疼痛,增加食欲。
6.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忌食过热及过硬食品,戒烟酒。以易消化、水分和维生素含量多的食物为宜。
四、放射性肺炎的自我调护 放射性肺炎一般在胸部放疗3~4周后出现,主要表现为干咳、呼吸不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防治措施包括:
1.卧床休息,减少肺功能的负担。
2.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新鲜,注意口腔卫生,防治感冒。吸烟者一定要戒烟。 3.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提高耐受能力。
4.药物治疗方面,可服用川贝枇杷膏、联邦止咳露等止咳化痰。但当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应及时至医院就诊,切勿延误病情。
五、放射性结直肠炎的自我护理 腹盆腔放疗的患者在接受治疗数天或数周后,可出现里急后重、黏液血便、腹泻、便秘及肛门疼痛等。 自我护理要点:
1.进食易消化、无刺激、高热能、高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多餐。少食甜食和奶制品,避免增加肠道气体的产生,减轻腹胀。
2.腹泻时不宜食高脂类食物和粗纤维食物,多饮水,避免脱水。
3.保持肛周清洁,注意休息,穿着衣裤要宽松,以利肠功能的正常发挥。
4.可适当服用乳酸杆菌类制剂,如丽珠肠乐、培菲康等。腹泻次数多时可服黄连素,也可用思密达以保护消化道黏膜。注意乳酸杆菌类制剂、黄连素、思密达这三类药不可一起服用,必须合用时,时间应间隔一小时左右。
5.若出现高热、腹痛、剧烈腹泻、鲜血便等,应赶紧就医。
特别提醒: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放射治疗的定位日趋精确,对正常组织的影响越来越少,但仍不可能做到“零”副作用。
因个体差异、病灶部位、放射剂量等不同,其副作用的表现和程度也各不相同。
当出现严重副作用时,仅仅通过自我调护是不能解决的,一定要尽快就医,由医师指导治疗。
越是生长旺盛的细胞、越是幼稚的细胞,放射线对它们的杀伤力就越大。正是由于放射线的这一特性,它能够对那些有自主性生长特点,比正常组织细胞生长增殖速度快、细胞分化程度低,比较幼稚的肿瘤细胞产生强大的杀伤作用。
放疗属于局部治疗,它既有类似手术摧毁肿瘤组织的作用,又能避免手术带来的组织缺损、畸形或残废等痛苦,它不用开刀就可对较深部位的肿瘤灶做局部治疗。
有时肿瘤已向周围蔓延或转移到远处,手术切不干净,则可用放疗来代替手术,可见放疗在许多方面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然而放疗也有其不足之处,虽然人体正常组织细胞对放射线敏感性较低,但放射线引起的电离辐射对机体正常组织毕竟有一定的损害,从而带来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放射反应和损伤可有以下几种:
一、一般反应;可表现为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头痛头晕、免疫功能低下等。
二、消化道反应;可表现为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胃脘不适、腹胀、腹泻等。
三、血象反应;可表现为周围血中白细胞数降低。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现象。
四、局部反应;由于身体各组织部位对放射线的耐受性不同,且放射线的类型、剂量、照射面积也不同,所以各组织部位的表现也不一致。
尽管放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仍有一部分肿瘤患者不能或不宜接受放疗。
对晚期癌症病人有明显的恶病质,如消瘦、脱水、营养状况极差、无法进行放疗者应做为一定禁忌症。食管癌穿孔、肺癌合并大量癌性胸水、肝癌合并大量腹水均不宜做放射治疗。
对放射治疗不敏感的肿瘤,如软组织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成骨肉瘤、神经纤维肉瘤及黑色素瘤等应列为相对禁忌症。对放疗中度敏感的肿瘤,在经过足量的放疗后局部又复发时,因正常组织不能再耐受第二次重复照射,也应做为禁忌症。对放疗中度敏感的肿瘤已有远处转移时也不适宜做放疗。此外,对于肿瘤合并有其他的严重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障碍以及急性感染或末梢血中白细胞低于4×109/L时,应先纠正心肺功能,肝肾功能,使白细胞,血小板恢复后再考虑做放疗治疗。
放疗是癌症治疗的主要要领一,全称是放射治疗,放疗的适用规模很广,7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需要举行放疗,但因有些部位的癌细胞对于放疗并不敏感,因此不是所有癌症患者都合适放射治疗。
1、癌症放疗禁忌证为:
(1)晚期肿瘤病人有明显的恶病质,如消瘦、脱水、营养状况极差,无法举行放疗者可作为一定于禁忌
(2)食管癌已形成空洞,腔内合并大量积液,肺癌合并大量癌性胸水,肝癌合并大量腹水等均应作为禁忌证。
(3)对于放射线不敏感的肿瘤,如软社团肉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滑膜肉瘤、成骨肉瘤、神经纤维肉瘤及黑色素瘤等应视为相对于的禁忌证。一般不做放疗。
(4)放疗中度敏感的肿瘤在经过足量放疗后局部又复发时,因正常社团不能再耐受第二次重复照射,应作为禁忌证。
(5)放疗中度敏感的肿瘤已有远方多处转移时也失当作放疗。
另外,除肿瘤因素,还有其它严重疾病,如急性感染、尽力弱竭等应在控制病症后再做放疗;有心脏病而肿瘤又位于心脏附近(例如肺癌);有肺功能严重代偿不全的肺癌病人;有明显肝功能障碍的肝癌病均不宜举行放疗;末尾血中白血球低于4×106/升或血小板低于80×106/升时,均不宜举行放疗,待血象恢复正常后可再考虑放疗。
2、癌症放疗适应证为:
(1)合适单纯放疗的肿瘤有早中期鼻咽癌、早中期颌窦癌、早期舌癌、早期喉癌、颈段和中段食管癌、早期宫颈癌、早期病和早期前列腺癌等。
(2)合适放疗联合手术的肿瘤有早中期颅内肿瘤、中晚期脖子部肿瘤、早期甲状腺癌、食管下段癌、早中期胃癌、早中期肺癌、恶性胸腺瘤、中期宫颈癌、早中期直肠癌、早中期肛管癌、精原细胞瘤和一些软社团肿瘤等。
(3)合适放疗联合化疗的肿瘤有各期的小细胞肺癌、中晚期霍奇金病、各期恶性淋巴瘤和大部门晚期的恶性肿瘤。
(4)有些腺癌、恶性混淆瘤不能治疗放疗,如乳腺癌、甲状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肝癌及腮腺混淆瘤等,多以手战国政治疗为主,有时候在术前或术后可配合放疗。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胰腺癌患者手术以后出现并发症该怎 下一篇:胰腺癌疼痛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