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胰腺癌的高发比例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生存问题,又因此病的恶变度极高,待到病情扩散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分型,但是有不少的患者朋友对胰腺癌的分期分型不是很了解。胰腺癌本身恶性程度高,晚期已出现远处转移和扩散,胰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由于发现较晚只有五分之一的患者可能进行手术,放疗等局部性治治疗结果果不佳,胰腺癌对化疗敏感性差,由于西医方法效果不佳,在我国中医治疗被广泛应用,已初显成效,现已成为晚期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我们说,胰腺癌分期分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治疗胰腺癌。
胰腺癌分期的讨论!
每一种诊断性检查都可提供分期的信息,这样就减少了剖腹探查的数量,并增加了接受切除术病人的比例。对这些在CT、超声波或ERCP检查后认为要接受切除术的病人,其他的一些检查方法可提供更多的分期信息。有研究者建议用腹腔镜来为胰腺癌分期。
将CT检查与手术前血管造影结合可以对壶腹周围肿瘤的病人进行分期。大血管的被包裹或被堵塞,明显减少了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同时,血管造影正常的病人大部分是可能手术切除的。手术前血管造影十分重要,它显示了上腹部血管的异常,而这通常与来自肠系膜上动脉的右肝动脉异常相关,16%~29%的病人可发生这种改变。由于该血管通过胰头,肝脏血液动脉性消失和肝外胆漏是危险的。
肿瘤标记无助于对胰腺癌的诊断或分期,但对进一步的治疗可能起到一定作用,癌胚抗原(CEA)对很多病人是升高的,但灵敏度低,对其他一些良性和恶性肿瘤病人也是升高的。CA19-9可能比CEA对胰腺癌的诊断更为有用,但对胰腺癌也不具特异性,结肠和胆管肿瘤的病人也可以升高。其他的肿瘤标记物,如DU-PAN-2-胰腺癌胚抗原和半乳糖转移酶同功酶,都不具有普遍的效果,也不易获得。
西医分期多指国际胰腺癌TNM分期与临床分期:
1、国际胰腺癌TNM分期(UICC,1987),T指原发肿瘤情况,N指淋巴转移情况,M指远处转移情况。
(1)原发肿瘤(T)分期:
Tx:不能判断。T0:无原发肿瘤证据。T1:原发肿未超出胰腺。T1a:肿瘤≤2cm。T1b:肿瘤>2cm。T2:肿瘤侵犯十二指肠、胆道或胰腺周围组织。 T3:肿瘤侵犯胃、脾、结肠、大血管。
(2)小区域淋巴结(N)分期
N x:不能判断。N 0:区域淋巴结无转移。N 1: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3)远处转移(M)分期:
Mx:不能判断。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
2、临床分期
Ⅰ期:T1 N0 M0;T1 NⅩ M0;TⅩ N0 M0;TⅩ NⅩ M0。
Ⅱ期:T2 N0 M0;T2 NⅩ M0;T3 N0 M0;T3 NⅩ M0。
Ⅲ期:任何T,N1,M0:。
Ⅳ期:任何T,任何N,M1。
导管腺癌。导管腺癌占胰腺癌的80%~90%,主要由分化不同程度的导管样结构的腺体构成,伴有丰富的纤维间质。
高分化导管腺癌主要由分化较好的导管样结构构成,内衬高柱状上皮细胞,有的为粘液样上皮,有的具有丰富的嗜酸性胞浆。此癌性腺管有时与慢性胰腺炎时残留和增生的导管很难鉴别。
中分化者由不同分化程度的导管样结构组成,有的与高分化腺癌相似,有的可出现实性癌巢。
低分化者则仅见少许不规则腺腔样结构,大部分为实性癌巢,细胞异形性很大,可从未分化小细胞到瘤巨细胞,甚至多核瘤巨细胞,有时可见到梭形细胞;在有腺腔样分化的少区域,可有少量粘液,肿瘤的间质含有丰富的Ⅰ和Ⅳ型胶原。
特殊类型的导管起源的癌。
①多形性癌:亦称巨细胞癌,可能为导管癌的一种亚型。由奇形怪状的单核或多核瘤巨细胞,甚至梭形细胞构成,有时可类似於破骨细胞的巨细胞或绒癌样细胞。瘤细胞排列成实性巢状或呈肉瘤样排列。
②腺鳞癌:偶见於胰腺,可能为胰管上皮鳞化恶变的结果。肿瘤由腺癌和鳞癌成分。纯粹的鳞癌在胰腺相当罕见。
③粘液癌:切面可呈胶冻状,极相似於结肠的胶样癌。光镜下,肿瘤含有大量粘液,形成粘液池。细胞可悬浮其中或散在于粘液池的边缘。
④粘液表皮样癌和印戒细胞癌:在胰腺中偶可见到。
⑤纤毛细胞癌:形态与一般导管癌相同,其特点是有些细胞有纤毛。
腺泡细胞癌。仅占1%,肿瘤细胞呈多角形、圆形或矮柱形。核圆、常位於基底部。瘤细胞排成腺泡状或条索状,胞浆强嗜酸性颗粒状。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均显示瘤细胞的腺泡细胞特征,如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酶原颗粒。腺泡细胞癌主要转移至局部淋巴结、肝、肺或脾。
小腺体癌。为少见类型的胰腺癌。胰头部较为多见。镜下,肿瘤由很多小腺体结构及实性癌巢组成,其间有纤细的纤维间隔。细胞可为立方或柱状,核较为一致,常见小灶性坏死,在小腺体的腔缘可见少量粘液。近来研究表明,此型胰腺癌可能为腺泡细胞和内分泌细胞复合性肿瘤。
大嗜酸性颗粒细胞性癌。此型肿瘤罕见,其肿瘤细胞具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性胞浆,核圆形或卵圆形,排列成小巢状。其间有纤维间隔分隔。电镜瘤细胞胞浆内充满肥大的线粒体。
小细胞癌。胰腺的小细胞癌形态上与肺小细胞癌相似,约占胰腺癌的1%~3%。由一致的小圆细胞或燕麦样细胞构成,胞浆很少,核分裂很多,常有出血坏死,NSE免疫组化染色阳性,此型预后很差。多在2月内死亡。其起源尚不清楚。
胰腺癌的临床分期对手术选择及治疗方法的优劣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会研究将其分为四期:
①Ⅰ期:肿瘤直径小于2cm,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未浸润胰腺包膜、后腹膜、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及脾静脉;
②Ⅱ期:肿瘤直径2.1~2.4cm,紧靠肿瘤的淋巴结有转移,胰包膜、后腹膜和前述血管有可能转移;
③Ⅲ期:肿瘤直径4.1~6cm,第1站和第3站之间的淋巴结有转移,胰腺包膜和后腹膜有浸润;
④Ⅳ期:肿瘤直径大于6.1cm,第3站淋巴结转移,侵犯邻近内脏、后腹膜及前述静脉有广泛浸润。
胰腺癌的分期治疗手段!
胰腺癌的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的临床分期决定。早期较局限性的胰腺癌,可考虑完全医治性手术治疗。对病至局部晚期而无法接受手术者,可考虑给予联合放化疗的完全医治手段。
目前手术切除仍是局限性胰腺癌的很有效完全医治手段,且只有手术切除(Whipple’s手术切除法)可提供胰腺癌患者痊愈的可能性。有资料显示,手术切除后再予以联合放化疗,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另外,手术之前的放疗或化疗也有可能使原先无法切除的肿块缩小而变成可以切除。对于无法手术但又没有发生远处转移的胰腺癌,治疗应以联合放化疗为主。然而,虽然联合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但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
由于大多数胰腺癌患者确诊时已病至晚期,因此姑息治疗在胰腺癌的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病患若伴有阻塞性黄疸。可在内镜下放置支架引流以缓解症状;恶心呕吐的症状可能因肿瘤浸润至十二指肠而造成消化道梗阻而引起,因此患者可能需接受胃造口手术:而肿瘤引起的腹痛可以通过吗啡类药物或神经阻断来减轻症状;此外,某些化疗药物(如健择等)对晚期胰腺癌患者也可起到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但化疗列延长晚期患者生存期的作用十分有限。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胰腺癌晚期怎么办 下一篇:胰腺癌患者能否吃高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