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胰腺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生的可能呈明显上升趋势,其致命比例居高不下,有“癌中之王”之称,被国际医学界列为“21世纪的顽固堡垒”。尽管近年来胰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预后并未发生显著改观,总体5年生存的可能不超过5%。
胰腺癌的大致生存的可能是多少?
胰腺癌的治疗在不断的进步,胰腺癌患者的预后也在不断的完善,由于很多新的治疗尚无对生存期影响的具体数据,以下给出的结果是根据现有的统计资料。
IA~IIA期:5年平均生存的可能为30%左右,少数病人有可能被治疗;
IIB期:5年平均生存的可能为10%左右,极少数病人有可能被治疗;
III期:平均生存期为8-12个月;
IV期:平均生存期为3-6个月。
另据调查,40岁以下的人患胰腺癌极少,平均患病年龄为63岁,男性略高于女性。胰腺癌的死亡人数几乎与发病的可能一致,5年生存的可能很低,并且几乎都接受过手术治疗。未接受治疗的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期约4个月,接受旁路手术治疗的病人生存期约7个月,切除手术后病人一般能生存16个月。根据很新的统计,20%的病人生存期为1年,3%的病人生存期为5年。
专家提醒:在各种影像学技术取得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能够早期发现的胰腺癌仍然很少,除了胰腺癌本身的特点之外,胰腺癌的生存期缺乏应有的警惕和足够的重视是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
即使在西方国家,25%的病人确诊前6个月已有上腹部不适的症状;15%的病人到医院就诊后,仍需6个月以上才能获得确诊。当患者获得确诊时,多数已失去了行完全医治性切除的机会,目前胰腺癌病人的切除的可能为35%左右,术后5年生存的可能仅为7%。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患者初次就诊时,门诊医生能够意识到有胰腺癌存在的可能性,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就可显著降低胰腺癌的误诊的可能,缩短确诊时间,提高早期诊断比例和5年生存的可能。
早诊早治提高胰腺癌生存的可能!
常规体检中的B 超等方法极难发现胰腺癌。一般情况下,知道自己是胰腺癌而前往肿瘤科就诊的患者,基本没有,大部分患者是在其他科室确诊后转过来的。加强对胰腺癌的诊断,一方面需要提高诊断技术;另一方面也和医生的经验有关,应加强对青年医生这方面知识的普及。
针对我国胰腺癌诊治存在的“对疾病认识不足、医疗设施欠缺、早期病例发现的可能低、手术切除的可能不高、5 年生存的可能低下”等问题,专家们在不断探索新的解决方法。
早诊明显提高胰腺癌的生存的可能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的可能呈明显上升趋势,近20 年来增加了3倍。根据上海2008 年统计资料显示,其年发病例数已达1800 例。
对14 家大医院2340 例完全医治性切除术的样本分析,胰腺癌中位生存的可能为17.1 个月。其中生存的可能能达到5 年的患者仅为8.47%。而在这2340 例患者中,获得病理诊断的仅有850 例。“常规体检中的B 超等方法极难发现胰腺癌。一般情况下,知道自己是胰腺癌而前往肿瘤科就诊的患者,基本没有,大部分患者是在其他科室确诊后转过来的。加强对胰腺癌的诊断,一方面需要提高诊断技术;另一方面也和医生的经验有关,应加强对青年医生这方面知识的普及。”
力争发现早期癌是胰腺癌治疗的关键。早期癌的定义是肿瘤小于或等于2 厘米,并局限实质内,无淋巴转移,其5 年生存的可能可达19%~41%;小于1 厘米的胰腺癌5 年生存的可能则达67%。而晚期就诊的患者,存活的可能往往不到1 年。
“收集胰液,刷取脱落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癌基因突变和肿瘤标记物检测,是近年来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进展,它能显著提高早期胰腺癌的检出比例。”
化疗增加生存获益,开发靶向药物是关键!
欧洲研究小组对胰腺癌的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切除后接受化疗与没有接受化疗的患者相比,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0.1 个月和15.5 个月;放化疗与没有放化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5.9 个月和17.9 个月。由此得出结论:化疗对胰腺癌切除后的患者增加了生存获益,而放化疗则有有害作用。此外,胰头部较胰体尾肿瘤从术后辅助放化疗中收益明显。
目前,研究人员仍在探索靶向药物对胰腺癌的治疗。肿瘤专家介绍说,在病情稳定的严重胰腺癌患者中,靶向药物治疗体现出很好的耐受性;没有发生3 级或4 级不良事件的证据。但专家也表示,靶向药物在胰腺癌中的应用尚需继续探索。
探索溶瘤病毒等新的治疗手段进入21 世纪后,我国对胰腺癌的手术切除范围、各种术式和操作技术进行了改进。手术并发症和死亡人数得以降低,切除的可能有所提高。专家倡导了胰头癌手术规范化,尤其是淋巴清扫的范围,通过采用改良的扩大完全医治术,可使术后1、3、5 年生存的可能达到为70.4%、36.3%和11.2%。
未来可能会采取的一种溶瘤病毒治疗(Oncolytic Therapy)方法治疗胰腺癌。溶瘤病毒就是将低致病力病毒经过基因改造成为有溶瘤能力的特殊病毒。其治疗原理是,这种病毒只攻击抑制基因失活或缺陷的肿瘤靶细胞。溶瘤病毒会选择性感染靶细胞,然后在胞内大量繁殖复制,靶细胞溶胀破裂死亡后再次释放溶瘤病毒,进而攻击其他靶细胞。专家表示,由于胰腺癌70%有p53 基因突变,因此这种治疗胰腺癌的方法有可行性。目前,国外溶瘤病毒治疗已成功用于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研究中。
在胰腺癌的预防与控制方面,专家表示,胰腺癌与吸烟有确定的相关性;高脂肪膳食可能与胰腺癌有关;糖尿病、饮酒和慢性胰腺炎是否与胰腺癌有关还存在争议,但高血糖可能是胰腺癌的一个发病原因。
埃罗替尼可提高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的可能!
罗氏、基因技术(Genentech)和OSI Pharmaceuticals 公司日前宣布,一项后期临床研究表明,埃罗替尼(erlotinib,Tarceva)和化疗药物联用可提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的总生存的可能。
该项临床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吉西他滨+安慰剂),给予胰腺癌患者本品加吉西他滨(gemcitabine,健择,Gemzar),其总生存的可能提高了23.5%。此外,本品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和一年存活的可能分别为6.4个月和25.6%,而对照组分别只有5.9个月和19.7%。
本品由罗氏、基因技术(Genentech)公司以及OSI Pharmaceuticals公司联合开发,为一口服的喹唑啉药物,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先前的临床研究表明本品可延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目前,这3个公司正在等待美国FDA和欧洲药管当局批准本品用于治疗NSCLC。
Dresdner Kleinwort Wasserstein投资银行的分析家指出,本品既然可以改善肺癌和胰腺癌患者的生存的可能,则可能对各种不同的癌症有效,可以和不同的化疗药物联用。Kepler Equities公司的分析师Denise Anderson预测,本品将于2006年获欧盟批准用于治疗胰腺癌。一旦适应证扩大,本品有望成为罗氏公司未来利润增长的推动器。
本品用于治疗其他实体瘤的早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之中。这些实体瘤种类包括卵巢癌,结直肠癌,头颈癌,肾细胞癌以及胃肠道癌。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