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多年临床总结发现,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发生胰腺癌的病例越来越多,特别是无家族史、55岁以上初发的糖尿病患者,3年内胰腺癌发生的可能较高。原因是长期高血糖状态对胰腺形成慢性刺激,可能导致胰腺细胞癌变。
此外,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功能调节紊乱,因免疫功能受损,免疫监视作用减弱,也易诱发恶性肿瘤。
胰腺癌首发症状是糖尿病
需要警惕的是,某些胰腺癌病人的首发症状也表现出糖尿病。除了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外,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也有可能引发胰腺癌的发生,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也要做好胰腺癌的预防工作。
糖尿病症状突然复发要小心
糖尿病合并胰腺癌,多见于轻、中度2型糖尿病的中老年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病人常表现为上腹胀痛、纳差食少,少数患者可有腰背疼痛,半数患者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早期胰腺癌或小胰腺癌,如果获得完全医治性手术切除,5年生存的可能高达40%,而肿瘤小于1厘米的微小胰腺癌,术后5年生存的可能更可高达60%以上。
因此,虽然胰腺癌早期没有特殊性,但仍可以通过检查尽早发现,如血清肿瘤相关抗原(定性检查),B超、螺旋CT等影像学定位诊断,有时直径小于1厘米的胰腺癌也可以被发现。
对于糖尿病合并胰腺癌来说,早期确诊至关重要。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预防胰腺癌,如果中老年患者突发糖尿病,或者糖尿病症状突然复发,如口渴、多尿等症状突然加重并伴有上腹部隐痛等一定要警惕胰腺癌的骚扰。
远离胰腺癌专家建议少吃高蛋白、高脂饮食。欧美等发达国家居民胰腺癌发病的可能相对高,多与他们爱吃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饮食有关。
为此,在人们的饮食中,应保证鱼、肉、蛋、蔬菜、水果、粮食的合理搭配,不偏食、不挑食、少吃煎、炸烤制的食品,多食用蒸、煮、,适当增加粗粮、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专家建议多吃黄绿蔬菜。多吃黄色和深绿色蔬菜,可以减少一办胰腺癌的风险。
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食用5份以上的山药、玉米、胡萝卜、洋葱或其他类似蔬菜可以降低胰腺癌的风险。每天食用至少5份蔬菜的人患胰腺癌的可能是每天只食用2份以下蔬菜的人的一半。吃水果的也有助于防止胰腺癌,尤其是橘子和其他柑橘类水果。
不吸烟,专家说,吸烟者患胰腺癌是不吸烟者的2~2.5倍,发病年龄也提前10~15年。
专家提醒切记暴饮暴食,暴饮暴食是导致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当胰腺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下,就会增加患癌的危险。少接触化学物质。长期接触萘胺和苯胺等化学物质,患胰腺癌的风险比常人高约5倍。
家庭中常吃熏烤煎炸食品及腌制食品,患胰腺癌的机比例也会增加;食用油、高盐食物的消费增加,不但会引发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也易产生胰腺癌隐患。
胰腺癌预防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要从调整膳食结构着手预防癌症发生。如不吃烧焦和烤糊的食品,尽量少吃高脂、高油、多盐的食物,这就可以减少2/3以上胰腺癌的发生。
预防癌症,日常饮食还需注意保持谷类、豆类、甘薯等粗粮作为膳食的主体,每天新鲜蔬菜和水果必不可少,在饮食中增加纤维类、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必要的矿物质。
其次,参加适当的体力活动,避免超体重和肥胖,一定要控制肉类等动物性食物和油脂的摄入。
适量饮酒,控制食盐摄入,生活讲究规律,大大减少应酬,坚决杜绝暴饮暴食。饮食清淡,食勿过饱。
第三,生活要有规律。有些人平时工作忙,一日三餐较随便,到了节假日就暴饮暴食。
其后果是,轻者引起消化不良、腹胀不适,重者引起急性胰腺炎,甚至危及生命,也为胰腺癌种下隐患。研究认为,生命早期过度进食会促进发育成熟,而成熟后的过度饮食又可增加某些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从而缩短寿命。
因此,在一生中适量地限制饮食,这是长寿的秘诀,每餐八分饱,这也是预防“吃出来的癌”的根本之法。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预防胰腺癌有妙招! 下一篇:怎样延长胰腺癌病人的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