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癌属于妇科恶性肿瘤中的一种,患者被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60—65岁之间。阴道癌的发病原因与疱疹、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艾滋病、化学药物以及辐射等因素有密切的关联。据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妊娠期服用雌激素,早孕、早产及HPV感染的女性患阴道癌的可能会大大高于其他女性。阴道癌的早期常见症状装有阴道出血、阴道排液和压迫感等。
妇科专家指出,预防阴道癌除了要注意外阴阴道卫生,养成科学的饮食生活习惯外,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也十分重要,定期妇科健康体检是及时发现各种妇科疾病的很有效途径。
1.年轻女性妊娠期服用雌激素易引发阴道透明细胞癌。
2.早婚、早产及多产的女性是原发性阴道癌的主要群体。
3.部分原发性阴道癌患者的发病与长期使用子宫托及长期黏膜刺激或损伤有关。
4.HPV病毒感染易引起阴道上皮内瘤,发展可引发浸润癌。
原发性阴道恶性肿瘤很罕见,约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1%。主要是鳞状上皮癌,毛膜上皮癌,其他如腺癌,肉瘤及恶性黑色素瘤更为罕见,不少妇产科医生在医疗实践中,只见过仅有的几例病人,因阴道的继发性癌则较多见,在诊断原发性肿瘤前应考虑及排除继发性阴道癌的可能性。
阴道癌在美国占妇科恶性肿瘤的1%。诊断时平均年龄为60~65岁。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或宫颈或外阴癌病史的病人则危险性增加。胎儿在子宫内接触己烯雌酚与年轻妇女发展成阴道透明细胞腺癌有联系;诊断此稀有恶性病时的平均年龄为19岁。大多数(95%)的阴道恶性肿瘤为鳞状细胞癌,其余则包括原发性与继发性腺癌,继发性鳞状细胞癌(在老年妇女中),透明细胞腺癌(在年轻妇女中)及黑色素瘤。常见的阴道肉瘤,葡萄状肉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发病的可能高峰在3岁。
原发性阴道癌呈外生型生长,在阴道内可见菜花状肿物,约有60%~66%的患者发病部位是在阴道后壁上1/3处,少数沿阴道黏膜及黏膜下浸润。其主要症状是:
1、阴道出血。较多表现为接触性出血,一般发生于性交后,或使用器械及绝经后。
2、阴道排液。异常排液主要与肿瘤坏死组织及感染有关,所排体可为水样,也间或有米汤样,或排液中混带血液。
3、压迫症状。当晚期肿瘤压迫邻近器官后,可出现相应压迫症状。如压迫膀胱、尿道时,可出现尿急、尿频、血尿;压迫直肠时,可出现排便困难、里急后重;晚期患者还可出现便血,肿瘤穿透直肠症状。
对于阴道癌通过临床表现及妇科检查,可初步诊断,再结合辅助检查(阴道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等)检查后,可明确诊断。
目前阴道癌患者主要是以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为主,也可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采用放化疗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方法式多种,可对手术、放疗、
阴道癌的防治这些年来,面对诸多的肿瘤患者晚发现治疗的难度,专家们呼吁要早发现,早治疗。因此,肿瘤的防治成了人们所应该了解的内容。阴道癌也是如此。
1.积极治疗外阴疾病,如外阴白斑,外阴瘙痒,慢性外阴溃疡,尖锐湿疣和乳头状瘤等,黑痣应予切除,以防癌变。
2.保持外阴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生活作风,避免性感染。
3.防止病毒感染。
4.外阴部出现肿物,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原发性阴道癌呈外生型生长,在阴道内可见菜花状肿物,约有60-66%的患者发病部位是在阴道后壁上1/3处,少数沿阴道粘膜及粘膜下浸润。其主要症状是: 1、阴道出血。2、阴道排液。3、压迫症状。当晚期肿瘤压迫邻近器官后,可出现相应压迫症状。
对于阴道癌患者通过临床表现及妇科检查,可给予初步诊断,再结合有关的辅助检查,包括阴道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活体组织检查等检查后,一般可明确诊断。
早期诊断是预防和治疗阴道癌的有效措施,老年女性和高危患者群体,很好每年进行巴氏涂片检查。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阴道出血究竟为什么? 下一篇:阴道癌发病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