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发展到中晚期极易出现转移,只有少数患者会在早期发生转移,胃癌一旦发生转移治疗起来难度将会加大,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是关键。胃癌转移发生的途径不同其对患者的影响不同,转移的部位不同,出现的症状也有所不同,合理选择胃癌转移的治疗方法。
胃癌转移途径:
1、直接播散:浸润型胃癌可沿粘膜或浆膜直接向胃壁内、食管或十二指肠发展。癌肿一旦侵及浆膜,即容易向周围邻近器官或组织如肝、胰、脾、横结肠、空肠、膈肌、大网膜及腹壁等浸润。癌细胞脱落时也可种植于腹腔、盆腔、卵巢与直肠膀胱陷窝等处。
2、淋巴结转移:占胃癌转移的70%,是常见的转移途径,胃下部癌肿常转移至幽门下、胃下及腹腔动脉旁等淋巴结,而上部癌肿常转移至胰旁、贲门旁、胃上等淋巴结。晚期癌可能转移至主动脉周围及膈上淋巴结。由于腹腔淋巴结与胸导管直接交通,故可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
3、血行转移:部分患者外周血中可发现癌细胞,可通过门静脉转移至肝脏,并可达肺、骨、肾、脑、脑膜、脾、皮肤等处。
胃癌常见转移的治疗:
胃癌常见转移部位有肺转移,肝转移,骨转移和脑转移等。治疗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具体转移部位采用具体的治疗方法。
由于胃癌转移多发生在中晚期,手术完全医治的可能性不大。对于部分患者可以适当选用放化疗来控制局部症状,但是体质较差的患者要慎重。
胃癌转移的中药治疗是在治疗转移灶的同时并治疗原发癌肿胃癌。
胃癌转移症状多发生于胃癌晚期,常见的受累器官为肝脏,其次为肺。胃癌转移症状易被胃癌病人及家属甚至是医务人员忽视而贻误了有限的治疗时机。常见胃癌转移症状主要按胃癌的转移途径来区分。胃癌转移途径不痛,胃癌转移症状也不同。胃癌转移症状中当胃癌侵及浆膜后可脱落至腹腔引起种植。
腹腔种植的症状
胃癌转移症状中当胃癌侵及浆膜后可脱落至腹腔引起种植。见于腹腔、肠系膜、肠壁和盆腔,均属于疾病的晚期。临床上癌性腹膜炎、大量的血性腹水、肠腔压迫梗阻。女性可移植于卵巢形成Krukenberg瘤。
淋巴转移的症状
一般胃癌转移症状中淋巴转移按淋巴引流顺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也可出现跳跃或转移,即近处淋巴结尚未出现转移时,远处淋巴结已发生转移,如胃的淋巴来源与左锁骨上淋巴结相连接,癌细胞可经胸导管逆行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特称为Vischow淋巴结,预示胃癌已远处转移。
血行播散的症状
胃癌转移症状多发生于胃癌晚期,常见的受累器官为肝脏,其次为肺。癌细胞一旦进入大循环,能在骨、脑、肾上腺、肾、脾、甲状腺及皮肤等形成转移灶。胃癌肝转移多数经门脉血行转移,在肝内形成多个结节性转移灶,有时肝转移为胃癌的首发证候,且肝内病灶的治疗一般效果较差。
直接浸润蔓延的症状
胃癌转移症状中直接浸润蔓延的症状可直接侵犯邻近器官或组织淋巴道转移。胃癌向胃壁浸润时,可侵入血管、淋巴管,形成癌栓。癌组织还可侵入自然腔道,如食道下端、十二指肠亦可直接蔓延波及网膜、横结肠、胰腺及肝脏等。
经常出现上腹部隐痛、厌食等消化不良症状或是有胃炎病史的人,如突然感觉腰、腿部疼痛,可别不在意,长时间腰、腿痛很可能是胃癌骨转移的征兆。
胃癌是消化道很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与其他肿瘤不同,它在早期就可能向全身转移和扩散。一般通过血液循环,癌细胞可转移到脊柱骨上生长,从而造成患者腰痛伴下肢放射性酸胀、麻木等。
胃癌一般好发于45岁以后,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有的患者可表现为模糊的上腹部疼痛、厌食、消化不良和体重下降等。但有的患者即便是已诊断为胃癌晚期,饮食仍很正常,且没有消化道症状。
有的患者则表现为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虽到医院进行了X线检查,但却忽略了向骨科医生说明消化道病情,容易误诊误治。事实上,有些早期肿瘤转移,通过X线是不能完全显现的,如果按着腰椎间盘突出相关症状治疗,其效果并不明显,还可能加重原有病情。
因此,过去曾有消化道不适,近期又持续出现腰腿疼的患者,且没有明确腰扭伤史,应该到正规医院进行CT、MRI等相关检查,以尽早发现骨转移病变。
以往无胃病的老年人,如果出现上腹部不适,经服药后无效,应去医院就诊。患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窦部胃炎的患者,应积极治疗上述疾病,以免使其发展成为胃癌。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胃癌复发转移如何全面调理? 下一篇:胃癌转移到肺的可能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