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对于胃癌的治疗有着很好的治疗结果,化疗的种类很多,近年来口服化疗方法成为了胃癌患者的福星,绝大多数胃癌患者都希望能够选择口服药物来替代静脉化疗,而随着新型口服化疗药物希罗达(卡培他滨)在临床上应用,静脉化疗已不再是选择。口服化疗能和静脉化疗一样有效。
一、国家批准胃癌化疗有了新药品
近日,希罗达(化学名:卡培他滨)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於胃癌治疗。该药此前曾获得批准,用於结直肠癌及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希罗达作为新一代肿瘤内激活的口服化疗药物,已成为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的新选择。
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的可能居於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死亡人数占全身性恶性肿瘤的第三位。遗憾的是,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进入中晚期。据专家介绍,胃癌如发展到晚期,手术效果往往并不理想。此时,化疗等综合方案是很有效的治疗手段。
专家指出,在传统化疗药物中,5-氟尿嘧啶(以下简称5-FU)应用很广泛。胃癌患者以往多通过静脉给药,每次输液需要十几个小时,每周的输液时间达长达40多个小时。与此同时,30%以上的病例还会出现并发症,如静脉内膜炎或血栓性静脉炎等。近年来问世的口服化疗药避免了静脉给药的弊端。希罗达可以口服,不仅能够帮助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还能减少治疗的不便,增加安全性。
希罗达是一种靶向性的口服化疗药物,当药物到达肿瘤细胞后,会在局部高浓度TP?的作用下,转化成5-FU,杀伤肿瘤细胞。而正常细胞由於TP?的活性很低,只有极少的药物会转化为5-FU,因此不会受到太大的毒害。通过这种作用,卡培他滨能够分清"敌我",实现精准打击,和传统化疗相比,毒性和副作用都明显下降。
二、胃癌新型口服化疗药S-1的临床效果理想
赛诺菲-安万特及其日本合作方Taiho公司称,其胃癌新型口服治疗药S-1比单纯的手术治疗更能降低胃癌患者死亡风险。
一项1059名日本受试者参加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采用S-1治疗的受试者中80.5%的人总体存活时间可达到3年,而单纯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只有70.1%的人获得这样的效果。此外,72.2%用S-1治疗的患者三年内病情未复发,而接受单纯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仅有60.1%的人获得这样的效果。实验过程中只有不到6%的患者出现恶心、腹泻、食欲减退和血液反应等。
S-1含有tegafur(5-氟尿嘧啶前体药物)、gimeracil(可抑制二氢嘧啶脱氢酶的活性)和oteracil(可患者肠胃不良反应)三种成分,该药已在日本上市,用于治疗胃癌、直肠癌、头颈部癌、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乳腺癌和胰腺癌。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5-氟尿嘧啶(5-Fu)一直是治疗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基础用药,目前绝大多数治疗胃肠道肿瘤的规范方案中均包含5-Fu或其衍生物。
S-1是一种氟尿嘧啶衍生物口服抗癌剂,它包括替加氟(FT)和以下两类调节剂:吉美嘧啶(CDHP)及奥替拉西(Oxo)。其三种组分的作用如下:FT是5-Fu的前体药物,具有优良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能在活体内转化为5-Fu。CDHP能够抑制在二氢嘧啶脱氢酶作用下从FT释放出来的5-Fu的分解代谢,有助于长时间血中和肿瘤组织中5-Fu有效深度,从而取得与5-Fu持续静脉输注类似的治疗结果。Oxo能够阻断5-Fu的磷酸化,口服给药之后,Oxo在胃肠组织中具有很高的分布浓度,从而影响5-Fu在胃肠道的分布,进而降低5-Fu毒性的作用。S-1与5-Fu相比具有以下优势:①能维持较高的血药浓度并提高抗癌活性;②明显减少药毒性;③给药方便。
在日本,S-1于1999年被批准用来治疗晚期胃癌,2001年被批准用来治疗头颈部癌症,2003年被批准用来治疗结直肠癌,2004年被批准用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多年的临床应用证明,S-1是安全有效的抗癌药物。据统计,日本目前晚期胃癌的化疗,有80%以上的病例使用S-1,治疗有效情况(CR+PR)可达44.6%。
S-1替吉奥简要说明:
成分:呋喃脲嘧啶+5-氯-2,4-二羟吡啶,氧晴镁钾(OXO植物生长抑制素),替加氟
作用机理:TS-1其中的替加氟通过抑制胸苷酸合成酶,阻止脱氧尿苷酸转变为脱氧胸苷酸,从而干扰DNA的合成。而其中的吉莫斯特通过抑制胃肠道的氟尿嘧啶降解酶,达到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TS-1其中的氧嗪酸钾是胃黏膜保护剂。
适应症:胃癌,头颈肿瘤
用法用量:
A:体表面积〈1.25平方米的患者,每次用40MG,每天两次。早餐和晚餐后服用。28天为一个周期,间隔14天再重复。
B:体表面积在1.25平方米和1.5平方米之间的患者,每次用50MG,每天两次。早餐和晚餐后服用。28天为一个周期,间隔14天再重复。
C:体表面积〉1.5平方米的患者,每次用60MG,每天两次。早餐和晚餐后服用。28天为一个周期,间隔14天再重复
D:如果患者在服药期间肝肾功能正常,血液抽检正常,胃肠无不适,间隔时间可以缩短为7天。每次用量可以依次调高到50MG,60MG,75MG。
E:不能与其他氟尿嘧啶类药物和抗真菌类药物联用。
不良反应:
1、骨髓抑制。
2、肝功能损伤,食欲减退,转氨酶升高
3、严重腹泻的发生的可能0.4%
4、严重肠炎的发生的可能0.2%
5、间质性肺炎的发生的可能0.4%
6、严重口腔溃疡和出血的发生的可能0.2%
7、可能发生急性肾衰。
8、可能发生皮肤毒性。
9、可能发生嗅觉缺失症。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