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胃癌的防治现状为一高三低:病发比例很高,近年虽然部分城市或地区有下降趋势,但全国发病仍高居恶性肿瘤之首。早诊比例低,胃镜检查普及20年,而总体早诊比例仍低于10%;手术切除的可能低,确诊后完全医治切除者低于70%。5年生存的可能低,全部患者仅有40%生存5年以上。从胃癌患者状况分析,确诊时已处于Ⅳ期患者占10%~20%,可手术者仅做非完全医治术(姑息切除、改道或探查)占30%,做完全医治切除术后有30%复发转移不能再切除,这些晚期患者均需化学治疗,处于进展期患者行新辅助化疗与术后辅助化疗已为临床认可。可见绝大多数胃癌者确诊后的不同阶段均需接受化学治疗。
关于胃癌的治疗,从100余年前的手术切除发展至现代的多种方法的综合治疗,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和演变过程。这里简要地分别加以概述,详细内容可以参阅有关内容。
(1)手术治疗是胃癌治疗采用的很早手段。当时限于历史条件,只施行胃部分切除及胃肠吻合术。手术死亡人数高,以后虽逐渐有所下降,但限于晚期病例,切除的可能低,5年生存的可能较低,复发的可能较高,故在20世纪40年代有些医疗中心采用全胃切除术作为治疗胃癌的常规手段。除手术死亡人数高外,对淋巴结清除很不完全。另外,无胃的食管空肠吻合术后,由于食物不经过十二指肠与胆汁、胰液及十二指肠液首先接触进行消化,从而导致病人术后营养不良,全身浮肿,衰竭死亡。因此,一段时间又很少应用。 1950年以后发现胃癌与淋巴结转移和手术清扫与否对胃癌的预后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从而扩大胃癌完全医治手术,除了清扫胃周的4组淋巴结外,还扩大到胰脾组及肝组淋巴结群的清扫,以及胰体、尾及脾切除术,更有作者施行远端胃切除加胰十二指肠切除,以及包括右半结肠及左上腹内脏在内的超完全医治术,胃全切加胰体、尾及脾脏以及结扎切断腹腔动脉的Appleby术,以及扩大清扫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的R4扩大清扫术。60年由于胃镜的广泛应用以及早期胃癌的发现的可能增多,使胃癌的5年生存的可能可达到90%以上。故近年来对部分年老体弱或伴有心、肺、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不能承受手术或拒绝手术者,可以采用内镜直视下早期胃癌切除法进行治疗,因为早期胃癌病灶小而表浅,淋巴结转移的可能低。该手术适用于病灶<2cm的早期胃癌,尤其是施行超声胃镜检查证实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
目前常用的高频电刀切除的5种方法:①早期胃癌内镜高频电息肉样切除术;②早期胃癌内镜剥离活检术(SB);③早期胃癌内镜双套息肉样切除术(EDSP);④早期胃癌局部高渗盐水及肾上腺素注射下内镜切除术(ERHSE);⑤早期胃癌EMRC切除术,即胃镜头端套一透明中空塑料套管,将胃癌病灶负压吸引入套管内,置入圈套器在套管内套扎住病灶,用高频电刀切除,标本送病检。切除成功的可能为90%。总完全医治比例为87。6%,累计5年生存的可能85。2%。随着早期胃癌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增多以及早期胃癌内镜治治疗结果果的优良,使胃癌的手术治疗由过去不断的扩大化,有可能演变为将来的缩小化和简单化。尤其是配合应用不断增多的有效化疗药物、放射治疗以及生物学等综合治疗,有_]能使胃癌的手术治疗原则发生重大的变革。
(2)胃癌化疗:传统上认为胃肠道腺癌对化疗药物不敏感,但相对而言,胃癌尚较敏感,5-FU是研究的很多和很广泛的药物,单剂药物对胃癌的治疗结果,有效情况约在8%~25%。此外近来加用四氢叶酸钙可增强5-FU的治疗结果,使胃癌有效情况达48%,对大剂量化疗药物有解毒作用。丝裂霉素总有效情况为30%。阿霉素的有效情况约为25%。另外在用药方式上如肿瘤体内注入,腹腔内化疗及胃癌动脉介入灌注化疗与栓塞治疗。提高胃癌组织内、腹腔组织液、淋巴液及门静脉内的化疗药物浓度,对预防胃癌腹腔种植和肝转移有较好效果。预期还可能生产出更好的新药。
(3)胃癌放射治疗:过去认为胃腺癌对放射敏感性低,甚至是抵抗性的。但近年来由于新放射源的发现、放射方法的改进以及放射生物学的进步,放射治疗作为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配合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残留病灶用金属夹圈夹后照射治疗,都可起到提高治疗结果的作用。术前放疗可以提高切除的可能5%~20%。80年代日本对胃癌患者于术中照射20~25GY,使Ⅱ、Ⅲ期胃癌病例5年生存的可能提高10%,使Ⅳ期胃癌病例从单纯手术无5年生存者提高到术后5年生存的可能达20%。术后放疗,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有生存8年6个月的病例报告。
(4)其他治疗:除中药不断的筛选外,当今很有广阔前途的是生物学治疗。肿瘤的导向治疗,冷冻、激光、微波(包括热疗)和栓塞缺氧等治疗。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尤其是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施行综合治疗,使有些胃癌病人出现奇迹般的治治疗结果果。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早期胃癌的腹腔镜手术治疗有哪些? 下一篇:胃癌手术治疗在外科治疗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