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胃癌 > 胃癌症状 > 正文

胃癌症状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1-08-29 10:05:48 浏览次数: 20

    胃癌在我国发病的可能较高已是不争的事实,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每年的新发胃癌患者达40万人,死亡人数达30万人,胃癌将是中国的第三大常见肿瘤(在男性中排在肺癌和肝癌之后,女性排在肺癌和乳腺癌之后),从2000年到2005年间,胃癌的发病的可能和死亡人数轻微的下降了。但这种下降的趋势是由男性引起的,相反,女性的胃癌发病的可能和死亡人数都有上升的趋势,胃癌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至今仍不明确。
  一、胃癌症状
  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部分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症状。有些病人服用止痛药、抗溃疡药或饮食调节后疼痛减轻或缓解,因而往往被忽视而未做进一步检查。随着病情的进展,胃部症状逐渐明显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和贫血等。后期常有癌肿转移、出现腹部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黑便、腹水及严重营养不良等。
  中晚期胃癌也称进展型胃癌,癌性病变侵及肌层或全层,常有转移。有以下几种类型:
  (1)蕈伞型(或息肉样型):约占晚期胃癌的1/4,癌肿局限,主要向腔内生长,呈结节状、息肉状,表面粗糙如菜花,中央有糜烂、溃疡,亦称结节蕈伞型。癌肿呈盘状,边缘高起,中央有溃疡者称盘状蕈伞型。
  胃窦小弯后壁有一肿物突出胃腔,略呈分叶状,表面不平呈颗粒状,并见有糜烂。肿物基部稍狭小,呈亚蒂型,周围粘膜未见明显浸润。
  (2)溃疡型:约占晚期胃癌的1/4。又分为局限溃疡型和浸润溃疡型,前者的特征为癌肿局限,呈盘状,中央坏死。常有较大而深的溃疡;溃疡底一般不平,边缘隆起呈堤状或火山口状,癌肿向深层浸润,常伴出血、穿孔。浸润溃疡型的特征为癌肿呈浸润性生长,常形成明显向周围及深部浸润的肿块,中央坏死形成溃疡,常较早侵及浆膜或发生淋巴结转移。
  (3)浸润型:此型也分为两种,一种为局限浸润型,癌组织浸润胃壁各层,多限于胃窦部,浸润的胃壁增厚变硬,皱壁消失,多无明显溃疡和结节。浸润局限于胃的一部分者,称"局限浸润型"。另一种是弥漫浸润型,又称皮革胃,癌组织在粘膜下扩展,侵及各层,范围广,使胃腔变小,胃壁厚而僵硬,粘膜仍可存在,可有充血水肿而无溃疡。
  (4)混合型:同时并存上述类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变者。
  (5)多发癌:癌组织呈多灶性,互不相连。如在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发生的胃癌即可能属于此型,且多在胃体上部。
  二、胃癌的胃外表现
  胃癌患者,其症状则以"胃外"表现为主,主要包括贫血、伴癌综合征和转移引起的症状等。 我国是胃癌大国。胃癌的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上腹胀痛、呕吐、便血、食欲减退等。但有的胃癌患者,其症状则以"胃外"表现为主。由于人们对其警惕性不高,此类表现常被忽视。它们主要包括贫血、伴癌综合征和转移引起的症状等。
  贫血
  由于胃癌的溃疡面长期小量渗血,加之吸收功能下降,胃癌患者很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常感觉疲乏、倦怠,并有便血表现。有些严重的溃疡型胃癌患者还会呕血。
  伴癌综合征
  血栓性静脉炎:往往反复发作。表现为肢体苍白、发凉、酸胀、乏力、间歇性跛行等。有的患者还感觉肢体麻木、刺痛。
  黑棘皮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皱褶处色素沉着,尤其在两腋下。
  皮肌炎:主要表现为关节背面红斑、色素沉着,肌肉肿胀、压痛及运动障碍等。
  转移引起的症状
  以卵巢转移为首发表现。多发生于绝经前期或青年女性。临床表现多为急性腹痛、月经不调、下腹包块等,而胃肠道症状不明显。多为两侧卵巢同时受累,易误诊为单纯性卵巢肿瘤。
  以肝转移为首发表现。发生的可能较高,表现为肝区不适、黄疸、腹泻等,一般没有胃肠道症状。影像学检查常为多发性病灶,散在分布,呈圆形,边界清楚。AFP检查为阴性,多不伴有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等肝病表现。
  以腹腔包块为首发表现。这部分胃癌主要向胃的外表面(浆膜)侵犯,表现为腹部包块和腹腔淋巴结肿大;由于胃的内表面(黏膜)没有发生侵犯,因而不易被胃镜发现。常误诊为胰腺癌等。
  以体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胃癌可经胸导管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或通过静脉转移到脐周。体格检查时可在左锁骨上窝或脐周扪及肿大、不光滑、质地坚硬、周围组织粘连的结节。
  三、上腹部饱胀不适可能是胃癌症状
  美国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820名健康者和患有三种癌症(食管癌、胃癌、腺癌)之一的病人作了比较研究后指出,经常感到胃部灼热的人很可能患上了常见的食管癌。
  《新英格兰杂志》上刊登的这份研究报告中说,每周至少发生一次胃灼热或反胃的人,患食管癌的可能性要比其他人大8倍,患胃癌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2倍。
  胃灼热是一种上腹部或下胸部的烧灼痛,人们常常将它与辛辣食物或吃得过饱联系起来,反胃则是胃中的酸性物质返流到食道的一种症状。医生们怀疑,刺激性酸性物质会使细胞发生变化,并导致很严重的食管癌与腺癌。这种症状发生得越频繁、越严重持续时间长,患食管癌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症状较轻,则患胃癌的可能性较大。
  匹兹堡大学胸外科专家詹姆斯·卢克蒂尔说,尽管一些解酸药能缓解胃灼热的症状,但并不能够阻止胆汁和其他胃内物质进入食道。慢性刺激和炎症对几种组织有致癌作用。动物研究显示,胆汁倒流是导致食管癌的一个因素。专家们认为,对胃灼热必须高度重视。建议有严重胃灼热的人应积极治疗,使食道恢复健康,而不仅仅是解除胃部不适。
  胃癌早期信号有哪些?
  (1)上腹部饱胀不适:
  有一种说不清的模糊状闷胀感,常无明显诱因,多在安静时出现,活动、精神分散时消失,饮食调节效果欠佳。74%的患者有此症状。
  (2)上腹部疼痛:
  开始为间歇性隐痛,继之逐渐加重且持久。疼痛虽可忍受,但不易缓解或短时间缓解后又出现。
  (3)食欲不振、反酸、嗳气、消化不良:
  通常找不出诱因,表现为食欲差,继而对自己喜爱的食物也无兴趣,尤其厌恶肉类或油腻食物,更换菜谱后效果仍欠佳,或虽有改善,又出现食欲不振,有时伴反酸、嗳气、或消化不良,有这些表现约占68%。因与胃炎、溃疡病症状类似而易被忽视。
  (4)大便潜血阳性或黑便:
  潜血阳性,是胃癌较常见症状之一。在早期胃癌中占50%-65%。
  (5)不明原因的乏力,消瘦或进行性贫血:
  患者常感全身乏力,体重逐渐下降,2-3月内可下降3-5斤。
  (6)原有慢性胃病的疼痛规律发生改变:
  如以前空腹痛或进食后痛的规律性明显,近期规律性消失,或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现效果不佳。
  (7)早期胃癌的体征:
  常无明显体征,多数患者仅可有上腹深部压痛或轻度肌张力增强感。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