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医疗技术已经得到很大改善,对初期胃癌的诊疗已不再有任何困难,但是,现在的某些医院为了收入,乱来,B超根本不能检查胃的,胃癌早期发现和胃癌的早期检查是早期治疗的基础,也是减低胃癌死亡人数的关键一环。
一、如何发现并进行胃癌的早期检查
自然人群的普查有资料表明,间隔期为1.5-2年的大规模筛查有助于检测早期胃癌。如日本医学界采用放射影像学的气钡双对比方法进行普查,然后对可疑病例进行胃镜精检,结果胃癌早期手术比例达到50%以上,5年存活的可能达90%以上。我国目前主要在胃癌高发区进行选择性局部普查,如年龄大于35岁,有食用高盐、霉变食物等不良的饮食习惯,有肿瘤家族史等,然后综合分析筛选出高危个体,再行内镜及X线摄片检查。综合我国各地普查结果,普查中胃癌检出比例约0.037-0.6%,在检出的胃癌中,早期胃癌占15~25%,大大提高了无症状患者胃癌的发现的可能。据统计,无症状胃癌患者中半数左右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绝大部分无淋巴结转移;而有症状胃癌中有57%已经发生了淋巴结转移。所以对自然人群的普查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
二、门诊筛选是胃癌的早期检查中很重要的环节
门诊筛选凡有相关症状前来就诊者,即进入筛选,这是胃癌早期诊断的重要环节。早期胃癌表现有上腹部隐痛、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均不为早期胃癌所特有,故易被当作一般胃病而被忽视,这也是患者就诊过晚的原因之一。所以应强调在40岁以上的男性(嗜烟酒者应放宽到35岁)稍有上腹部不适,应予筛查,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之目的。此外消化不良症状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经临床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者,应考虑有胃癌的可能性。对于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恶性贫血、胃息肉、残胃及良性胃溃疡等疾病者,更应警惕其演变为胃癌。我国门诊筛选早期胃癌检出比例0.27%,低于日本(0.88%)而介于西欧(0.37%)和美国(0.1%)之间。现在普遍认为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很好的筛选方法。如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门诊胃镜检查26634例,检出胃癌951例,占胃镜检查术的3.57%,其中早期胃癌72例,占全部胃癌的7.6%。由于患者的传统习惯以及部分医院胃镜检查适应证偏严,致使早期胃癌的检出比例难以提高。
三、胃癌的早期检查的方法
1.胃癌标志物:胃癌细胞产生的多种物质能在胃液、血液及其他组织中被检测到,可作为胃癌的标志物应用于胃癌筛选普查,如各种酶和来源于胚胎的标志物。
2.放射学检查。虽然病变绝大多数能被发现,但恶性漏诊比例仍然较高。胃部影像学检查包括双对比像、黏膜像、充盈像、压迫像等多种检查方法。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双对比像与黏膜像能清晰地显示病变,压迫像对胃下部前壁病变的显示尤其重要,4种检查方法可相互补充证实,提高恶性病变的检出比例。
3.内镜检查法。早期胃癌并不具有特异性临床症状,所以对40岁以上,有明显消化不良症状或癌前期病变患者,应常规作胃镜检查。与影像学检查比较,内镜具有显著优势。它可以直接观察病变形态,视野阔,分辨力强,活检准确性高。
4.超声内镜检查。增加了内镜的诊断范围,同时缩短了超声探头与靶器官的距离,使超声分辨比例更高。超声胃镜检查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准确性达90%,判断癌种类型以及浸润深度的准确性可达70~80%。超声内镜还有助于发现早期胃癌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总之,胃癌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是早期治疗的基础,也是减低胃癌死亡人数的关键一环。在诊断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的今天,是完全有希望做好早期胃癌的临床筛选工作的。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胃癌病人可以做CT吗? 下一篇:常胃痛要注意排查胃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