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无明显症状,出现典型症状时已属晚期,预后及生存的可能极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我们多在胃癌完全医治术后1周内进行腹腔化疗,在严重手术创伤和巨体能消耗的情况下,加上化疗药物的剧烈毒性作用,病人身体虚弱,免疫机能低下,如护理上稍有不慎,病人可因种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加强安全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常见药物及主要毒性反应
1、药物及治疗方案 阿霉素,于疗程开始的第l、7日给药。顺铂,于疗程开始的第2、8日给药。VP-16,于疗程开始的第4、5、6日给药;给药方式:由术中腹腔内预置的硅管中滴入,8日为一疗程。
2、主要毒性反应 化疗药物所致的毒性反应主要有:(1)组织坏死;(2)胃肠道反应如剧烈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3)明显的骨髓抑制;(4)肾脏损害(以顺铂很为明显);(5)心肌损害致心肌炎;(6)皮肤粘膜反应如脱发、口腔溃疡等(以阿霉素很为明显)。药物局部刺激引起的反应有:腹痛、腹胀、便秘、呃逆、肠粘膜坏死脱落、肠出血等。
二、护理方法
1、谨慎操作,保证安全
1.1 将化疗药物按程序稀释于200ml生理盐水中,连接腹腔预置的硅管缓慢滴入。
1.2 给药用生理盐水冲管5min,确定无渗液后再给药,给药后再用生理盐水冲管5min,以防硅管内药液残留。给药后每15-20min翻动病人一次,共8-10次,使药液均匀分布于腹腔内以达到治疗结果。
1.3 给药后应扎紧硅管并包以无菌纱布,以防渗漏及污染;硅管应妥善固定,防止拖拉致硅管脱出。
1.4 顺铂遇光后会增加毒性,应采取避光措施。
1.5 拔管时,应用手反折并捏紧硅管,轻轻松动,慢慢拔出,当末端接近腹壁时应快速拨出,防止末端药液渗入组织间引起组织坏死。
1.6 加强自我防护,抗肿瘤药物有癌诱发和致癌作用,在配药、给药过程中,应避免药物与皮肤粘膜直接接触,不慎接触药物应用生理盐水及清水反复冲洗。凡与药物接触的用具及病人排泄物,均应进行消毒处理。
2、病情观察
2.1 观察给药过程是否顺利,有无药液外渗,如有应立即停止给药,换注入部位并更换床单,药物接触部位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冲洗,并进行局部封闭(地塞米松5mg+普鲁卡因1ml+NS10ml),再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24h。
2.2 观察给药后病人发生毒性反应的时间和程度,以指导治疗并为掌握科学用药时间提供依据。经观察,腹腔化疗药物吸收较慢,一般在给药后8-12h发生反应,如在上夜给药,反应发生在次日白天,既有利于病人休息,又能减轻夜班护士工作量。
2.3 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及各项检查结果,掌握病情有利于合并症的预防;定期留取标本送检,加强心、肝、肾功能监测,预防和减轻化疗药物对机体组织器官的损害,每2日检查血象1次,每周查心电图1次,以便早发现病情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
2.4 观察腹部情况变化及胃肠道反应、观察尿量及排便情况,以估计病情,保证安全。
3、预防合并症
3.1 做好基础护理,保证病人舒适和口腔清洁,预防褥疮及口腔溃疡。
3.2 记录出入量,以观察病情变化,为补液提供参考指标。
3.3 维持尿量,水化尿液。为促进药物排泄,减少肾脏损害,每日入量维持在5000ml以上,尿量维持在3000ml以上。在保证足够入量的基础上而尿量仍少者,应按医嘱给予利尿剂如速尿或甘露醇。
3.4 碱化尿液。为预防化疗药物在酸性环境下易形成结晶体影响肾脏排泄,增加肾脏毒性,应于每次排尿后测定尿pH值,当尿pH值<6。5时,应即输入5%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以促进化疗药物的排泄,减少肾脏损害。
3.5 静脉营养支持,以防病人体能消耗过大而致切口不愈,补充液体以纠正因剧烈频繁呕吐所致的水、电解质紊乱。腹胀、便秘多因腹腔化疗药物刺激引起肠蠕动减弱所致,可腹部热敷,风油精按摩腹部以刺激肠蠕动,必要时给予缓泻剂及1、2、3灌肠(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温度38℃)。呃逆给按压合谷、内关穴,或用中药柿蒂煎水服。如大便中见大量脱落肠粘膜或出血应配合医生及时处理,以策安全。
4、并发症的护理
在使用抗癌药物后不良反应在临床反应上分类 即刻反应:过敏性休克、心律不齐、注射部位疼痛。早期反应:恶心、呕吐、发热、过敏反应。中期反应:骨髓抑制、口腔炎、腹泻、脱发。后期反应:皮肤色素沉着、重要器官系统损伤、肠麻痹、肾毒性、免疫抑制。
4.1 心理疏导 胃癌患者对疾病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在化疗前应向患者说明化疗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同时介绍所采取的对应措施,让病人放心地接受化疗,解除心理恐惧及副作用带来的心理压力。化疗过程中,经常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心理感受,并尽量满足其需求,熟悉化疗方案,按时按量给药,向病人讲清可能引起的反应,并说明这些反应多是暂时性的,待停止用药后多可恢复正常。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度过治疗期。
4.2 血管选择 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组织损伤较大,护士要有熟练过硬的穿刺技术,化疗时均选择前臂中上段桡侧粗直血管行浅静脉置管,穿刺侧肢体制动,严防渗漏。输注时避光,奥沙利铂不与生理盐水、碱性溶液或碱性药物配用,禁止与其他药物混合或与其他药物共用一条输液通道。输注时间大于3h。先用生理盐水进行穿刺,确定在血管内再推注化疗药物,如用两种以上化疗药物,中间要静脉滴注100 mL生理盐水,减少对局部血管的刺激。注射完毕,用生理盐水冲洗稀释药物在穿刺血管壁的浓度。如有外渗,立即停止输液,并回抽。
4.3 胃肠道护理 患者化疗后大多数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化疗前给予格拉司琼3 mg入壶以及维生素B6和地塞米松液体静滴。盐酸格拉司琼是高强度、高选择性的5-HT3 受体拮抗剂,拮抗外周和中枢神经元5-HT3受体,从而阻断化疗引起小肠的5-HT3释放而介导的呕吐反射。在应用过程中可有头痛、倦怠、发热、便秘及无症状暂时性转氨酶升高。应用格拉司琼止吐效果显著,甚至无任何反应,当天即可进食,患者情绪稳定,精神状态良好,安心接受治疗,有利于身体的恢复。
4.4 按医嘱用药,防止发生贫血 奥沙利铂骨髓抑制发生的可能相对较高,定期检查血常规,化疗后每周复查血常规1-2次,未达标准者及时给予相应治疗,口服利血生、维生素B4、鲨肝醇片,白细胞影响较大的给予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后均继续完成化疗,对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影响。
4.5 预防和减轻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反应 化疗期间嘱进食清淡易消化无刺激食物,多饮水(>3 000 mL/d),介绍奥沙利铂的毒性反应及神经反应的常见症状,如手足口周感觉迟钝、麻木、蚁行感等,使患者重视神经反应的症状,能及时报告,以得到有效处理。化疗期间注意保暖,穿袜子、戴手套至少3-7d,不喝冷开水,禁冷食冷饮,水果用温热水加热后食用,用温水刷牙、洗漱、沐浴,不接触冰冷的物体。保持适宜的病室温度,避免冷风刺激。冬天在输液管下方放一热水袋加温。输液过程中避免接触铝制品,以免加重毒性反应。对有手脚麻木者对症处理,局部用50%葡萄糖加维生素B12,局部湿热敷,1次/d,30 min/次。
4.6 液体外漏的处理 常规处理适当抬高患肢,局部制动,禁忌按摩、挤压局部。定时测量臂围及肿胀范围,了解肿胀消退情况。奥沙利铂外渗者禁忌冷敷(以减轻对末梢神经的毒性反应),用50% GS 20 mL+硫酸镁+维生素B12 和蜂蜜加蛇药交替湿敷消肿,3次/d。或局部应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封闭后,再用50%葡萄糖加维生素B12热敷。
5、卫生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早期腹腔化疗的必要性及其应用知识。尤其应讲明不良反应,告知用药后可能发生的反应、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
三、体会
晚期胃瘤患者术后早期腹腔化疗的治疗结果和安全,与护理人员正确的操作、观察和护理密切相关,应特别细致慎重。护理人员应全面了解和掌握化疗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毒性反应,了解和掌握毒性反应发生的时间特点及症状,把好每一环节,加强各项护理措施;同时,要进行必要的卫生宣教工作,取得病人配合,确保预期治疗结果和病人安全,以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使病人在得到很好治疗结果的同时,将副作用降低到很低限度。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