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胃癌病发比例的分布是以西北为很高、东北和内蒙古次之、华东以及沿海又次之、中南及西南很低,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几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且每年还有2万以上新的胃癌病人产生出来,胃癌确实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胃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约为2:1。其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多种因素,如生活习惯、饮食种类、环境因素、遗传素质、精神因素等有关,也与慢性胃炎、胃息肉、胃黏膜异形增生和肠上皮化生、手术后残胃 ,以及长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有一定的关系。
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根据癌组织浸润深度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中、晚期胃癌)。胃癌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如捉摸不定的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泛酸、食欲减退、轻度贫血等部分类似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慢性胃炎症状。有些病人服用止痛药、抗溃疡药或饮食调节后疼痛减轻或缓解,因而往往被忽视而未做进一步检查。随着病情的进展,胃部症状渐转明显出现上腹部疼痛、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和贫血等。后期常有癌肿转移、出现腹部肿块、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黑便、腹水及严重营养不良等。由于胃癌在我国极为常见,危害性大,有关研究认为其发病原因与饮食习惯、胃部疾病等有关,所以了解有关胃癌的基本知识对胃癌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胃癌病人体征:
绝大多数胃癌病人无明显体征,部分病人有上腹部轻度压痛。位于幽门窦或胃体的进展期胃癌有时可扪及肿块,肿块常呈结节状、质硬,当肿瘤向邻近脏器或组织浸润时,肿块常固定而不能推动,女性病员在中下腹扪及肿块,常提示为krukenbe瘤可能。当胃癌发生肝转移时,可在肿大的肝脏触及结节状块物。当腹腔转移肿块压迫胆总管时可发生梗阻性黄疸。有幽门梗阻者上腹部可见扩张之胃型,并可闻及震水声,癌肿通过胸导管转移可出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晚期胃癌有盆腔种植时,直肠指检于膀胱(子宫)直肠窝内可扪及结节。有腹膜转移时可出现腹水。小肠或系膜转移使肠腔缩窄可导致部分或完全性肠梗阻。癌肿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时出现腹肌板样僵硬、腹部压痛等腹膜刺激症状,亦可浸润邻近腔道脏器而形成内瘘。
一位被诊断为胃溃疡的年轻人,因反复发生胃出血被推到了手术台上,医生打开他的腹部一看,溃疡发生了癌变,腹腔广泛转移。虽经医生极力救治,还是于二个月后全身衰竭而死亡。人们传统认为胃癌多见中老年人,青壮年少见。但近年来的临床观察表明,青壮年胃癌并不少见,特别是在19岁至35岁的青年人中胃癌的发病的可能比70年代增加了一倍。由于青年人患的胃癌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加之容易误诊,使得预后往往不良。
在临床上我们对健康的了解不单单是指在生理上的,同时还包括患者心理上的健康,以及社会行为上的健康。患了癌症后,不但要治疗疾病本身,还要注意对心理过程的认识和调整。 一个人患病后,必然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癌症病人的心理变化更为明显。病人往往意志薄弱,情绪低沉,如果缺乏家庭的关怀,更容易产生绝望心理,放弃治疗,消极等待死神的降临。"哀莫太于心死",这样的病人在思想上失掉了生存的信念,常常过早地死去。面对癌症,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造成恐惧、焦虑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对癌症知识了解得不多,对医学发展知之甚少。其实,癌症并非绝症,大部分癌症患者可以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得到不同程度的健康。因此,得了癌症以后,要从心理上做到接受现状,为之当为。考虑到很坏的结果,从心里接受它,然后采取积极的步骤往好的方向努力,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一定要鼓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消极心态转化为积极心态,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合理进食,适当锻炼,与家人朋友多沟通,积极配合治疗。
许多病例已经证明,大多数恶性肿瘤,只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可以治疗的。得了胃癌,要主动配合治疗,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乐观地对待疾病,定能取得有效的治疗结果。一位患者说得好:"得了癌症,一是吓死的,二是愁死的,三是病急乱投医治死的,四才是病死的。一个人机体上得了癌并不是很可怕的,很可怕的是精神上垮了,那这个人就无可救药了。"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建议大家,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免错过治疗的有效时机。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胃癌病人晚期应怎么护理? 下一篇:老年胃癌的手术并发症应怎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