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胃癌的致病因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的阐明,虽然大多数癌症的形成原因,至今仍然不是很明确,可能是由许多因子,在其他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结果。对不同癌症而言,则也会出现不同"事物"会增加其癌变发生的机会。一般认为外界环境和饮食因素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很为密切,人体还有某些利于胃癌发生的条件,也是不容忽视的。
胃癌的病发比例呈上升的趋势,而且据近调查,在胃癌的病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的因素是地理、环境因素等。除此之外,胃癌在世界性地理分布有明显差异。近年有人调查,在胃癌的高发区,人体对硒的摄入量明显低于低发区。
(一)遗传因素 临床工作者都曾遇到一个家族中两个以上的成员患有胃癌的情况,这种好发胃癌的倾向虽然非常少见,但至少提示了有遗传因素的可能性。有资料报道胃癌患者的亲属中胃癌的发病的可能要比对照组高4倍。
在遗传因素中,不少作者注意到血型的关系。有人统计,A型者的胃癌发病的可能要比其他血型的人高20%。但也有一些报告认为不同血型者的胃癌发生的可能并无差异。近年来有人研究胃癌的发病与HLA的关系,尚待进一步做出结论。
(二)地理环境因素 世界各国对胃癌流行病学方面的调查表明,不同地区和种族的胃癌发病的可能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有些资料说明胃癌多发於高纬度地区,距离赤道越远的国家,胃癌的发病的可能越高。也有资料认为其发病与沿海因素有关。这里有不同饮食习惯的因素,也应考虑地球化学因素以及环境中存在致癌物质的可能。
全国胃癌综合考察流行病学组曾调查国内胃癌高发地区,如祁连山内流河系的河西走廊、黄河上游、长江下游、闽江口、木兰溪下游及太行山南段等地,发现除太行山南段为变质岩外,其余为火山岩、高泥炭,局部或其一侧有深大断层,水中Ca/SO4比值小,而镍、硒和钻含量高。考察组还调查胃癌低发地区,如长江上游和珠江水系等地,发现该区为石灰岩地带,无深大断层,水中Ca/SO4比值大,镍、硒和钴含量低。已知火山岩中含有3,4苯并芘,有的竟高达5。4~6。1μg/kg,泥炭中有机氮等亚硝胺前体含量较高,使胃粘膜易发生损伤。此外,硒和钴可引起胃损害,镍可促进3,4苯并芘的致癌作用。以上地理环境因素是否为形成国内这些胃癌高发地区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索。
(三)饮食因素 饮食因素对于胃癌发病的影响,已受到各国肿瘤研究工作者的重视。可能的饮食致癌因素为经常食用烟熏、烤炙食品(含苯并芘)或腌渍食品、酸菜(含N-亚硝基化合物)。近年来的研究又提出了保护因素,如牛奶、动物蛋白、新鲜蔬菜和一些水果等。近日本和美国胃癌发病的可能的下降都被归于饮食情况的改善。但是饮食与肿瘤的关系及其致癌机理的研究是极其复杂的。食物中既可能存在起直接作用的致癌物,不论是自然存在或在食物烹调、加工、贮藏过程中产生的;食物摄入人体后也可能在体内一些因素作用下形成致癌物。在致癌过程中,有的物质起着启动致癌物的作用,有的起着促癌或抑癌的作用,而且还与人体内复杂的代谢、生物转化过程交织在一起,因此很难从这些复杂的因素中找到肯定的联系。实验资料可用于评价饮食和代谢因素在人类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如其结果与流行病学证据相一致时,其结果才令人信服。
我国胃癌综合考察流行病学组对国内胃癌高、低发病区的调查结果表明胃癌与饮食关系密切。在杂色曲霉毒素诱发大白鼠肝癌的实验中,曾见到胃腺癌的发生。从调查地区的主副食品及患者的胃液中可以检出杂色曲霉和构巢曲霉等真菌,胃癌高发地区的检出比例显然高于低发地区,可以提示霉粮是一个与胃癌有关的危险因素。
高盐的盐渍食品被认为是胃癌发生的另一种危险因素。我国胃癌高发地区居民每人每年摄盐量为9kg以上,而低发地区居民的摄盐量则为4~7。5kg。 对比调查还发现胃癌高发地区的食物品种多较单纯,而低发地区的副食品种类多,新鲜蔬菜、豆类及动物蛋白的摄入量也多,这可能表明胃癌与营养素失去平衡有关。此外,调查统计提示新鲜蔬菜进食量与胃癌调整死亡人数呈负相关,可以认为新鲜蔬菜是一种保护性因素。新鲜蔬菜富含维生素A、C和矿物质。维生素A与上皮再生和维持其正常功能有关,维生素C可阻断亚硝酸盐与仲胺在胃内合成亚硝基化合物。已证实铁缺乏与Plummer-Vinson综合征有关,后者与食管和胃癌的发生有关,故铁缺乏与胃癌的发病有间接关系。
(四)胃部疾患:临床上发现,胃癌的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原有胃部病变,胃癌是由原来的尾部病变导致的。与胃癌关系密切的胃病有以下几种:①萎缩性胃炎;②胃溃疡;③胃息肉;④幽门螺旋菌感染。
胃癌的症状表现:
对于胃癌的症状主要有腹部肿块,偶尔有压痛感,但是贲门癌时不容易被摸到。当远处的淋巴转移时,会在左锁骨上内侧摸到质硬的结节、不能移动。也有些胃癌患者会经常出现癌综合症,例如反复发作性血栓性静脉炎,黑棘皮病、皮肤皱褶有色素沉着,皮肌炎等。但是也有些患者会出现癌前先有伴癌综合症,应提高警惕和提高自查能力。
1、上腹痛 早期多为隐痛或不适感,晚期可有剧痛。疼痛无规律性,餐后反而加重,但也有些患者疼痛类似溃汤病,用抗酸剂可缓解。
2、上腹部饱胀不适。
3、食欲减退,厌食油腻肉类,但给以喜爱饮食,仍能照常进食,晚期则呈厌食。
4、贲门部癌可表现为吞咽时剑突下梗阻感。
5、病情发展至晚期可出现厌食、体重减轻、进行性贫血、幽门梗阻、持续黑粪、腹水、上腹肿块、恶液质等症状。
6、早期无体征。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哪些因素可引起胃癌? 下一篇:胃癌的病因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