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很为多见的胃肿瘤,其病发于上皮的恶性肿瘤,即胃腺癌。在胃的恶性肿瘤中,腺癌占95%这也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乃至名列人类所有恶性肿瘤之前茅。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晚期。因此,要十分警惕胃癌的早期症状,以免延误诊治。
胃癌患者的存活的可能都不高,主要是由于胃癌早期不易被察觉,发现就是晚期。晚期胃癌治治疗结果果不理想所致。哪些原因影响胃癌病发?
胃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其涉及许多因素,包括环境,遗传,感染,胃本身因素等。
1环境因素 不同国家与地区胃癌的发病的可能与死亡人数有明显差别,这说明胃癌的发生可能受地理位置,地质,气候及饮食习惯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1)N-亚硝基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在癌前病变演变成胃癌的阶段起着重要作用。这些亚硝基化合物来源于某些发酵食品,如鱼虾酱,酸菜,咸菜等物,胃癌病人对这些食物的摄入量明显高于非胃癌病人。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资料证明,胃癌高发区人群所处环境中蔬菜中硝酸盐物明显多于低发区人群所处的环境;胃内亚硝基化合物量的测定结果也证实胃癌高发区明显高于低发区,且随胃内萎缩性病变,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呈梯度增加。基因检测亚硝基化合物可引起烷化作用与ras基因活化有关。在烷化作用中烷基化的DNA发生突变可能增高。这种作用是亚硝基化合物入体后在肝肝使细胞色素P450微粒体酶活化,直接供亲电子烷基与DNA亲电子部位结合形成加合物为基础的。
2)多环芳烃化合物:如3,4苯并芘等,这些物质在油炸,熏烤等食物品中含量多,而爱吃这类熏,油炸物的国家中人们发生呼吸道癌,胃癌者多。威士忌酒中也含3,4苯并芘。冰岛等胃癌高发国家近30年来减少此类熏制食品的吃入后,胃癌发病的可能下降了,相反在日本由于食用烤鱼的增加而胃癌发生增加,因烤鱼中含有多环芳烃化合物。
3)吸烟:吸烟可可使肠上皮化生危险度增高,在异型增生病变阶段危险度进上步增加,显示对胃癌变中的晚期效应。烟雾中含多种致癌物,如二级胺和二乙胺等胺类物质。因此吸烟是胃癌的发病因素。还发现吸烟人口腔中硫氰化物含量增多,入血液后,可使硝酸盐还原在亚硝酸盐,后者为致癌物。
4)营养,饮食:有充足证据说明高盐饮食,盐渍食品大量摄入与胃癌发生有关。我国河南调查,盐用量与胃癌死亡人数呈正相关。1960年世界家庭冰箱拥有比例仅为9。4%,至1978年上升到99。1%,盐渍食品用量减少,胃癌死亡人数有所下降。在1985年以来中国,日本,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资料对2876例胃癌与8516例作对照调查,结果证实高盐与盐渍食品为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其机制:高盐破坏胃粘膜屏障;使粘膜细胞水肿,腺体丢失,在亚硝基物存在下,高盐诱发癌前进而胃癌变,而盐本身无致癌作用,是一危险因素。经调查动物蛋白食量过少,碳水化合物食量过多,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食理小,营养素,微量元素失调均可影响胃粘膜正常代谢。增加了内外来源的致癌因素的易感性,而易致胃癌。经研究,我国胃癌高发区人群中维生素C,A,E,β胡萝卜素含量低于低发氏正常人群。在研究中发现新鲜蔬菜,含巯基食物如大蒜,大葱,韭菜,洋葱,蒜苗等有防癌作用。
5)其他:如煤矿,石棉矿中粉尘,某些职业如橡胶业工作环境中亚硝基化合物浓度高,食物(发霉花生,大豆,玉米,小麦)中有杂色曲菌,构巢曲菌等致癌物也胃癌发生有关。
2。遗传因素 现认为所有疾病发生与环境遗传因素均有关,仅是影响程度不同而已。国内外资料已证明胃癌家庭史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子之一。A型血者患胃癌比其他血型者高20%。胃癌属多基因遗传,并是多基因参与和多基因变异的结果,如胃癌病人非整倍体DNA异常发生频度达70%;肿瘤抵制基因等位缺失有P53,APC,MCC等基因等;或rae基因突变均为致癌因素。
3。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因人类有1/2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经研究认为此菌感染与胃癌发生有因果关系。长期幽门螺杆菌(Hp)感染会导致胃粘膜和肠上皮化生,尤其是CagA基因阳性的Hp更易上皮损伤,促使细胞增殖以及胃粘膜炎症加重。经大规模调查感染了CagA基因阳性的Hp病人,其发展为胃癌的危险性高于CagA基因阴性的Hp者。现已初步认定Hp是胃癌发生的启动因素之一。
4。胃本身因素 胃癌发生常有癌前病变。胃癌的癌前病变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襞和慢性溃疡等。
伴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肠上皮化生病人发生胃癌的危险度比正常胃粘膜者高25倍,对胃癌高发区追踪15年,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10%发展了胃癌,并发现高发区结肠型肠化生和重度肠化生者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在萎缩性胃炎者发现有肠上皮化生并伴有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其癌变比例高达4。5%,但仅有肠上皮化生者癌变比例仅0。95%,说明萎缩性胃炎是否癌变,还应结合病理检查来具体分析。
胃息肉癌变一般由息肉顶端开始,一般是直径大于1厘米的息肉,恶变比例在4。5%-13。5%。腺瘤性息肉恶变比例在5%-10%,且恶变者腺瘤性息肉直径多在2厘米以上,腺瘤性息肉发生在十二指肠比胃内更多见。恶变与息肉体积大小成正比,如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其癌变比例为7。5%;大于2厘米,其癌变比例达50%。胃息肉的恶变以多发性息肉为高。胃息肉总的恶变比例小于3%。
溃疡病恶变成胃癌的发病的可能一般仅占溃疡病病人的0。5%-5%,而且各地区统计数字不一。溃疡病人癌变时大多在40岁以上,癌变者的特点有:溃疡常好发于胃小弯侧;溃疡直径大于2。5厘米;溃疡边缘不整齐;溃疡基底不平;也有部分的溃疡位于胃大弯处。
残胃炎是胃癌前期疾病之一。原因是幽门,胃窦切除后,胆汁大量反流,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残胃粘膜反复受炎性刺激,出现异型增生,导致癌变。一般残胃癌变均在手术后的10-15年发生,残胃发生癌变为正常胃的2倍。
胃巨大皱襞病中10%的病人可发生癌变,而巨大溃疡者大部分系早期胃癌继发溃疡形成的结果,也说明胃癌与胃疾病自身还存在一定关系。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引起胃癌的其他疾病因素有哪些? 下一篇:胃癌的发病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