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胃癌 > 胃癌常识 > 正文

胃癌会不会遗传?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1-08-19 10:27:55 浏览次数: 20

    胃癌会不会遗传?这是很多胃癌患者都担心的一个问题,因为关心子女的健康。新闻上有报道称胃癌在家族的遗传性是非常高的,有家族聚集的现象。那么权威的机构对胃癌遗传的研究结果呢?研究结果发现,胃癌的确有一定的遗传性,不过可能是比较小的,也就是说胃癌的家族史可能是一个危险因素,只不过家族发病的可能高于普通人群2-3倍。这与一些遗传病来说,已经是非常小了。
  研究:基因突变引起的癌症可能会遗传
  人们都非常关心恶性肿瘤是不是会遗传的问题。的确,有关"癌症家族"或"家族遗传性肿瘤"的报道也很多。很著名的例子是拿破仑胃癌家族的例子,拿破仑本人和他的爷爷、父亲,以及一个兄弟和三个姊妹都患有胃癌,并都死于胃癌。动物试验证实某些癌症的发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让患有同一种肿瘤的小鼠交配,它们的后代也会发生同样的肿瘤,连续传代,癌的发生的可能一代比一代增加。
  但是,所谓的肿瘤遗传,实际上并不是肿瘤本身在遗传下去,遗传的不过是一种易患肿瘤的倾向性或称易感性。在此基础上,加上环境中致癌因素的作用,经过复杂的癌变过程,才能产生肿瘤。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近日科学家揭开了一个困惑医生长达一个世纪的医学谜团:罹患癌症的怀孕母亲能把癌症传给未出生的胎儿。
  患癌症的怀孕母亲究竟会不会把癌症传给未出生婴儿,医学界一直没有定论。不过全世界共报告过大约30例母亲和新生儿患上同一种癌症的病例,尽管数量很少,但是科学家一直在努力揭开怀孕妈妈和未出生婴儿患同一种癌症背后的关联。很新的研究发现,基因突变导致癌症能传给未出生婴儿。
  美国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梅尔-格里夫斯领导进行了这一很新研究,并将很新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期刊》上。科研人员利用基因指纹技术证明,一名婴儿体内的白血病细胞来自于其母亲。
  据悉,在这一病例中,一名28岁的日本女性和她的女儿都患有白血病。白血病又称血癌。这对母女体内的白血病细胞都有相同的变异癌症基因BCR-ABL1,不过这名婴儿并没有从她妈妈那里遗传这一基因,这个女儿是在11个月大时被检查出患上白血病的。这表明这名婴儿并不是孤立地患上白血病的。
  格里夫斯教授透露说,那名28岁的日本母亲在生下女儿后不久被诊断出白血病,数周后去世。目前那个小女孩正在接受白血病治疗,目前状况良好。
  除了遗传外,胃癌还与以下因素有关:
  ⑴ 饮食因素:饮食与胃癌发病关系密切,可以说是胃癌病因中无所争议的一点。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中胃癌发病的可能呈下降趋势,这主要和饮食因素有关。其特点是:以往保存食物采用烟熏(熏鱼、熏肉)、盐腌的方法,食品中含有相当高的致癌物,如苯并芘、亚硝胺等,而高浓度的食盐被认为是促癌物质。用高温油煎炸的食品也含有一定量的多环芳烃类致癌物。在日本常用滑石粉处理大米,滑石粉含致癌的石棉纤维。高盐食品如腌肉、腌鱼、腌禽类、咸菜、腊肉、腊肠也受到注意,因为高盐食物可损伤胃粘膜,使致癌物容易被身体吸收。我国河南省调查显示,食盐消费量与胃癌死亡人数呈显著性正相关。
  ⑵ 亚硝胺等化学物质:目前通过实验发现,多种不同结构的亚硝胺类化合物,可以引起动物的胃癌。对胃癌高发区调查发现饮水及粮食内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含量明显高于低发区,在适宜的PH 值或细菌的作用的条件下,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可在人胃内合成致癌的亚硝胺类化合物。在一些腌制的肉类、鱼类、禽类、蔬菜类食品、还有经亚硝酸盐处理的食品如香肠、火腿、午餐肉及腌制的肉类制品中也含有少量亚硝胺类致癌物质。此外,有报道在国内外部分的干酪、牛奶、面粉、啤酒及其它酒类中也能检出。亚硝基化合物在工业上用作溶剂、润滑剂、防锈剂等,在农业上用作杀虫剂、除莠剂等,可以有职业性接触。
  ⑶ 霉菌毒素: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胃癌高发区粮食及食品的霉菌污染相当严重。高发区慢性胃病患者空腹胃液中霉菌及其毒素检出比例明显高于胃癌低发区。胃液中检出杂色曲霉菌、黄曲霉菌、构巢曲霉等霉菌,由其产生的杂色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等可诱发大鼠胃癌。
  ⑷ 吸烟饮酒:长期吸烟的人胃癌发病的可能明显提高。烟龄越长,胃癌发病越多。吸烟对胃有致癌和促癌作用。长期饮酒与导致胃癌的其它因素有协同和促癌的作用。
  ⑸ 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幽门螺杆菌定为人类胃癌发生的一级致癌物。HP 细菌的菌型差异可出现胃癌发生的差异。1994年,英国福曼(Forman )认为发达国家胃癌病例中35%、发展中国家胃癌病例中的85%同HP 感染有关。有的学者认为,HP 感染可能是胃癌的协同致癌因子。
  ⑹ 慢性胃炎:胃癌与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之间有密切关系。这类胃癌的发生的可能与萎缩性胃炎严重程度及病史长短有关。由于患萎缩性胃炎,粘膜功能及结构异常,胃液游离酸减少,胃液内细菌增加,使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增加,亚硝基化合物已证实可引起胃癌。
  ⑺ 其它:如胃粘膜肠上皮化生,胃溃疡,胃息肉患者也是胃癌的高危人群。 此外,肿瘤的发生,还与环境因素(气候、工作等)精神因素、年龄、性病、内分泌因素等有一定的关系,但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胃癌。 所以胃癌高危人群需学会自检,熟悉各种胃癌前兆表现,一旦发现异样,一定要尽早就医,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样才能提高胃癌的预后。
  胃癌的大量资料表明,胃癌的发生与患者所处的环境、饮食、癌前病变以及遗传等因素有比较密切关系。
  对于胃癌会不会遗传,专家指出,癌症(胃癌)和遗传确有一定关系,有癌症家族史的人,一方面要认识到自己虽然可能因遗传而有癌症素质,但并不意味着一事实上得癌症,应避免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要更加注意防癌争取做到早期发、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饮食方面:相关人群在平时的饮食方面应注意,平时应以新鲜的瓜果蔬菜、粗粮为主食,肉类少吃,做到饮食搭配合理,防止体液偏酸,摄入的饮食应该做到“二酸八碱”使体液达到弱碱性。
  预防胃癌首先要管住自己的嘴。
  (1)尽量的少吃或者是不吃盐腌、烟熏、油炸和烘烤食物如咸鱼、火腿、腊肉等盐腌食品均含有较多的盐,会有损胃粘膜的完整性的,同时这些食物在制作的过程中能够使致癌物质3-4苯并芘含量增加而促进胃癌发生。
  (2)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饮食不定时定量、暴饮暴食、进食过快过烫,对胃是一个损伤性的刺激,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3)不吃霉变食物,少吃或不吃腌菜。因此类食物中含有或能产生大量亚硝酸盐和二级胺,进入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能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质。
  (4)不吸烟、少饮酒。吸烟能诱发肺癌已引起人们的共识。同样。吸烟与胃癌也有一定的关系,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或促癌物质,是食管癌和胃癌的病因之一。酒精本身虽不是致癌物质,但烈性酒会刺激胃粘膜,损伤粘膜组织,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如果饮酒同时吸烟,其危害性更大。因为酒精可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加强对烟雾中致癌物质的吸收。
  (5)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牛奶。新鲜的蔬菜、水果和牛奶富有维生素,可参与修复机体的天然屏障,阻止化学致癌物质在体内的合成。
  (6)积极治疗与胃癌发生有关的疾病。比像是如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异常增生、久治不愈的胃溃疡、胃息肉等。
  中年男性是承受工作压力、家庭压力很多的人群,随着社会竞争的越来越激烈,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的养成是导致中年人是高发人群的主要因素。很多中年男性都不同程度的有胃病,像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疾病,所以都有演变成胃癌的可能。
如果有轻度消化不良等症状,如上腹隐痛不适、轻微饱胀、嗳气、恶心、疼痛等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延误治疗。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