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胃炎一般来说都会发展成慢性胃炎,对于有慢性胃炎的患者来说,要小心胃部的癌变。一般认为萎缩性胃炎是癌前病变,长时间的不予治疗,会导致部分患者恶化发展成胃癌。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多数人终生也不会发展为癌变。即使少部分人出现癌变也是一个漫长过程。很多老年人都会出现胃萎缩的改变,过去有糜烂性胃炎或溃疡的病人在病变愈合时也可出现肠上皮化生,即肠的粘膜长到胃上面了。所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的病人也无需惊恐,关键是看这种萎缩到底与癌变有多大关系。
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癌前病变
一般认为异型增生是萎缩性胃炎真正的癌前病变。现在临床上可以直接通过病理观察异型增生的程度,只有中重度的异型增生才需要引起高度警惕,比如重度的异型增生(现在也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需要马上进行处理。轻度的异型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只需过1-2年进行内镜检查复查便可。所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必须要找有经验的医生进行评估。
萎缩性胃炎出现重度的异型增生可以在胃镜检查的同时直接将病变在内镜下切除,无需外科手术或化疗。所以萎缩性胃炎发展为胃癌是可以预防的,因为当出现癌变前,可以内镜下处理。至少服药是否能预防癌变,目前证据不足。因此萎缩性胃炎若无什么症状并不主张长期服药,因为即使病变往癌变发展时,内镜随访可以很容易发现,可以马上进行处理。
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1、定期复查胃镜单纯萎缩性胃炎(指无肠上皮化生或仅有小肠型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和无不典型增生)3年1次;单有结肠型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或单有轻度不典型增生两年1次;结肠型不完全性肠上皮化生同时伴轻度不典型增生一年1次,伴中度不典型增生3个月1次;如有重度不典型增生应视为癌变,宜施行手术。
2、内科治疗
①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慢性胃炎致病菌,故应首先抗菌治疗。现认为能抑制或杀灭HP很好的药物是: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甲硝唑、红霉素和四环素等。通常将上述药物中的三种或两种联用(称三联或二联诊疗理念),取得的治疗结果很好。
②口服硫糖铝、胃膜素和生胃酮等胃粘膜保护剂。
③口服胃蛋白酶合剂或稀盐酸合剂等提高胃酸浓度。
④有胆汁反流者应口服胃动力药(如吗丁啉、西沙必利或胃复安等),使胃蠕动加强,防止胆汁反流,以保护胃粘膜。
3、饮食诊疗理念胃酸过低或有胆汁反流者,宜多吃瘦肉、奶类;进食时应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避免长期饮浓茶、浓咖啡、烈酒和吃辛辣、过冷、过热和粗糙食物。
4、消除某些致病诱因如吸烟、情绪紧张或低落,以及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刺激的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保泰松和水杨酸钠等。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的肿瘤专家提醒:萎缩性胃炎一般都是老年性变化,也并不一定发生癌变,即使癌变也会是一个慢性过程,所以有萎缩性胃炎也不用害怕,只要定期复查,万一有癌变征象也来得及处理。可以完全治疗。病理活检发现癌变迹象很重要,所以有萎缩性胃炎很好先找有经验的医生评估癌变潜能更为放心。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