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传统的中医里认为食道癌的发病是与气滞血瘀,痰结湿聚有关,其根本在于气血亏虚。故临床上常应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扶正培本等治法。其中,活血化瘀法能改善机体微循环,增强抗肿瘤作用,提高化疗、放疗的治疗结果,降低其不良反应,同时可减轻肿瘤引起的疼痛,即“通则不痛”。常用的药物有丹参、当归、赤芍、川芎、红花、乳香、没药、血竭、莪术等。
扶正培本是选用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药物来消除虚弱症状,提高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适合治疗久病体衰、营养不良、术后体弱的患者,常与放疗、化疗配合应用。常用的药物有:黄芪、党参、人参、灵芝合剂、白术、淫羊藿等。
清热解毒是中医祛邪诊疗理念之一,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属热症和实症者,现代医学已经证实确有抗癌作用的中草药多属此类,如长春新碱、秋水仙碱等。有人先在术前应用山豆根、断肠草、薏苡仁等治疗,术后对切除的食道癌、贲门癌标本进行病理检查,与对照组相比,发现癌肿实质确实有不同程度的退化,说明该类药物有较强的祛“邪”效果。此类药物有冬凌草、山豆根、龙葵、草河车、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牛黄、苦参等。
祖国医学治病强调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的原则,临床具体用药时,要根据食道癌的不同阶段如早、中、晚期,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或化、放疗等,选用针对性强的抗癌药物,但必须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不可“一药百用”。
辨证施治体现了中医理、法、方、药的高度统一,是中医治病并获得治疗结果的主要手段和有力保障。
此外中医药与放疗化疗相结合也是进一步提高治疗结果的重要途径。中医治疗可克服在手术、化疗、电疗过程中所产生的副作用,及对人体所可能造成的伤害或损伤。也是放疗后可采用的一种较佳的接力临时性治疗,坚持长期扶正驱邪中药治疗是提高远期治疗结果,减少肿瘤复发的关键。放疗后多以益气养阴扶正为主,辅以清热解毒散结等祛邪治疗,可提高治疗结果。中药与化疗相结合,在化疗期间治疗以补为主,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限制肿瘤的发展,减少骨髓抑制所造成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下降,肝肾损害,使化疗顺利进行,有利于肿瘤的完全治疗。
食道癌的中医常见治疗方:
【药方一】
癞蛤蟆10只,焙干研面,每服9克,黄酒冲服,每天3次。
【药方二】
食道癌患者,噎膈反胃,咽下困难,吃东西即吐,胸脘隐痛。有这种症状的患者,取韭菜或韭菜根,洗净捣汁。每次取此汁一匙,和入牛奶半杯,煮佛,乘温暖缓咽下,一日数次。此法也可用来治疗胃癌患者。
【药方三】
活蜘蛛50个,生桃仁50个,白糖、蜂蜜、香油各120克,油炸蜘蛛和桃仁,捞出碾成细面,再和蜂蜜、白糖,一同放入油锅内煮开,把油锅从火上端起来,用筷子搅,搅冷后装入罐内备用。每日3次,一次服如枣大一块,开水送服。(适用于初期食道癌)
【药方四】
海藻30克,水蛭6克共为细末,用黄酒冲服,每次服6克,一日两次,连用1—2个月。
【药方五】
以菱实、紫藤榴、诃子、薏米仁各9克,煎汤服,一日两次。
【药方六】
蒲葵子30克、红枣6枚,水煎,一日分两次服,连服20剂为一疗程。此方对幼稚型白细胞增生(即白血病)也有效。
【药方七】
鲜番杏叶90—120克、薏苡仁30克、草决明子12克、鲜菱草120克。水煎服饮。
【药方八】
大活鲫鱼一尾,去肠留鳞,大蒜切细,填入鱼腹,纸包泥封,烧存性,研成细末,或做成丸状,每服3克,以米汤送下。每日2至3次,对食道癌初期有治疗结果。
【药方九】
全蝎、蜈蚣、马前子(油炸)、鸡内金、丹参各用15克,雄黄30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约1克,每天3次,黄酒或温水送下。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食管癌的四位一体治疗 下一篇:食道癌的中医不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