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又叫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全世界每年约有22万人死于食道癌,我国是食道癌高发区,因食道癌死亡者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趋势。
食道癌的检查:
(一)钡餐、拉网均阴性
1、无吞咽不适症状,但年龄在40岁以上,来自食管癌高发区或家族史阳性者,每半年复查1次拉网细胞学检查。
2、有吞咽不适症状,并伴有上述高危因素者,每3个月复查拉网1次,并可应用隐血珠检查及吞水音图法(详见后述)。
3、若吞咽不适症状持续或隐血珠、吞水音图阳性,应进行纤维食管镜检查,如仍不能肯定诊断时应紧密观察病情,每1~2个月复查1次。
(二)钡餐阴性,拉网阳性
1、行胸部CT或胸片检查,排除上呼吸道的肿瘤。
2、行气钡双重造影,多方位观察食道,注意有无粘膜改变。
3、将拉网导管分别送至距门齿25厘米、35厘米、35厘米以下处进行分段拉网,帮助定位,有利于制定治疗方案。
4、行食管镜检查常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部位,进一步明确其范围、深度、大小和形态。若病变难以定性时,可取活检,行细胞学诊断。
(三)钡餐阳性,拉网阴性
1、重复细胞学检查,并在网囊拉至病变处时适当增加囊内充气量,以减少漏诊。
2、食管镜检查旨在直视下获取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肯定病变性质,除外良性疾患,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3、对少数不典型病例,症状持续,经上述检查仍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行开胸探查。
(四)钡餐、拉网或食管镜均阳性
属本范围内的病人,多为中晚期食管癌,症状和钡餐造影均较典型,一般不需作细胞学检查。但为了术前准确的分期和评估预后,根据条件争取作以下检查,以做好术前准备。
1、即使是中晚期病人,食管镜检查仍属必要,以便了解癌的外侵程度、内镜下分型和组织学类型。特别是近年来食管腺癌发生的可能增加,食管小细胞癌和多原发癌也屡有报道,上述发现都与术前肿瘤TNM分期和治疗方案有密切关系。
2、气管分叉是划分肿瘤部位、了解淋巴结转移特点的一个重要标志。癌位于气管分叉以上者,淋巴结转移方向主要向上至颈部和上纵隔区,反之则主要向下转移。因而,位于气管分叉以上的胸段食管癌术前行颈部B超和胸部CT扫描,有助于确定手术范围,并根据钡餐片观察有无纵隔、气管改变,必要时作支气管镜检查以辨别大气管受累情况。
3、内镜超声、胸腔镜检查、B超检查对浸润癌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亦会有所提示。
1 临床表现
1)进行性咽下困难是本病很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进食不顺或困难,一般为经常性,但时轻时重。至病发侵及食管全周时,则常为进行性吞咽困难,甚至滴水不入。
2)咽下疼痛,进食后出现咽下困难的同时,可有胸骨后灼痛,钝痛,特别在摄入过热或酸性食物后为明显,片刻后自行缓解。
3)食管反流多出现在晚期。
4)消瘦、脱水、恶液质、声哑及食管癌穿孔引起的并发症均为晚期症状。
2 实验窒检查
(1)x线食管钡餐捡查:食管粘膜紊乱、断裂,局部管腔狭窄或充盈缺损,食管管壁僵直,蠕动消失,或见软组织阴影。
(2)食管脱落细胞学捡查:咽下困难的患者应列为常规检查,对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阳性比例可达90%以上。
(3)食管镜捡查及活组织病理证实:食管镜检查总是放在x线钡餐检查和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之后仍不能定性或定位的时候方才进行。
(4)颈部淋巴结活检阳性。
总之,凡年龄在40岁以上,出现进食后胸后停滞感或咽下困难者,应及时作有关检查。如果实验室检查三项中任何一项阳性即可明确诊断。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如何早期发现食道癌? 下一篇:有效检查早期食道癌的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