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癌是一种起源于食管黏膜上皮组织(也就是食管很内层表面组织)的恶性肿瘤疾病,其在恶性肿瘤中占2%。经过多年努力和积极救治,食道癌总的5年生存的可能达到了40%左右。但是进一步提高5年生存的可能却非常困难,其原因在于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因为早期症状不明显时往往得不到患者的重视,因而得不到及时检查。实际上,早期食道癌的治治疗结果果很好,5年生存的可能可达到70%~80%。
一、食道癌早期诊断难在哪儿?
我们见到过许多患者,他们不是没感觉到身体不适,而是由于经济、工作或心理上的原因而不愿意就医,小病拖,大病挨,重病了才送往医院。例如一位食道癌高发区的肿瘤专家,尽管在感到进食不顺利时做了检查,但由于害怕面对现实而把检查结果放在办公桌里好几个月,到不得不治时才来医院诊治,结果耽误了治疗时机。食道癌的诊治观念应该转变
其实,食道癌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十个癌症九个埋,剩下一个不是癌”。大量的临床资料证明,早期食道癌的治治疗结果果非常理想。
“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救护车一响,一群猪白养”的窘境已经得到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就医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因此,一旦有了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
二、食道癌高发人群
1、食道癌的易患人群
50~70岁的老年男性;生活在北方地区或农村并有烟酒史、肿瘤家族史和饮食习惯不良者,如喜过热、粗硬饮食和进食过快;长期食用酸菜、腌制、熏制和霉变食物者;长期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B、胡萝卜素者,原因不明的食道或者胃内隐血试验阳性者。
2、食道癌高发人群有哪些特征?
①原因不明的食管或胃内隐血试验阳性者。
②抽烟、抽烟加饮酒,长期大量食用发酵霉变酸菜、霉变食物,缺乏维生素C、维生素B、胡萝卜素等的人群。
③慢性食管炎伴有不典型增生(特别是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为高危人群。
④有消化系统症状。
⑤有食道癌、胃癌家族史。
⑥以前初筛普查时发现食管粘膜上皮重度增长,或食管炎患者。
三、生活中的危险因素
1、吸烟
吸烟与肺癌的相关性是众所周知的。研究发现,吸烟还会增加食管鳞状细胞癌及腺癌发生的可能!吸烟者食道癌发病的可能高出正常人4~10倍,不分男女。饮酒又抽烟,比单纯喝酒或吸烟更有害。已有研究表明,饮酒加抽烟不仅会加倍损害心血管以及肝、肺等器官功能,还很容易使人患上食道癌。有报道称,如果每天少量饮酒不会增加食道癌风险,但常饮烈性酒,患食道癌的可能增加24倍,而饮酒同时又吸烟,患食道癌风险骤增100倍。
2、常吃酸菜、腌制食品
酸菜中亚硝酸盐和亚硝酸含量较多,酸菜中还测出致癌化合物苯并芘和其他多环芳烃化合物,调查发现高发区居民食酸菜者较普遍,食道癌的发病的可能与食酸菜量正相关。一些食品的腌制过程中常有霉菌污染,霉菌能促使亚硝酸盐和食物中二级胺含量增加。
3、硬、烫、刺激性食物
进食狼吞虎咽的人,和喜食偏硬、过热、过烫和刺激性食物的人,很好改变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因为进食过快、进食粗硬食物可能引起食管粘膜损伤,反复损伤可以造成粘膜增生间变,导致癌变。
四、常用的食道癌检查和诊断办法
胃镜目前医院常用的检查和诊断方法有胃镜、食管造影、胸部CT等。以往的脱落细胞学检查已逐渐被较为实用的胃镜所取代。早期病灶在镜下主要表现为:与周围组织不一致,具体可分为隐伏型、糜烂型、斑块型和乳突型。
碘染 由于食道癌是由不典型增生发展而来的,而它可以被碘染色,因此使用碘染的方法可以早期发现食道癌和癌前病灶。特别是配合食管超声内镜,有利于准确估计肿瘤病情、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
食管造影 这是一种通过造影剂在下咽过程中,受到肿瘤阻挡而形成不连续而不顺畅的影像进行诊断的方法。对于早期食道癌一定要照出黏膜像。
CT成像 CT对观察肿瘤是否浸润周围组织及确定术前手术方案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多数患者出于经济原因而很少在患病早期进行CT检查。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