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道癌死亡人数
目前,我国食道癌的发病的可能和死亡人数相对较高,成为本病死亡人数很高的国家。据调查,全世界每年食道癌新发病例约31.04万,而我国占16.72万,食道癌是食管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进行性咽下困难为其很典型的临床症状,本病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一、食道癌死亡人数极高的原因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食道癌死亡人数较高的国家之一,随着对食道癌的深入了解,食道癌的预防和治疗也略减成效,但依然存在较高的发病的可能和死亡人数,我国食道癌的发病的可能和死亡人数是怎样的呢
食道癌的发病的可能和死亡人数
在全球数据的统计中得出:我国是食道癌发病的可能和死亡人数很高的国家,据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8亿5千多万人口的调查,在1974--1978年间,约有7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其中死于食道癌者15.7万(占22.4%),仅次于胃癌(占22.8%)。在各种恶性肿瘤的死亡人数中,以食道癌居首位的有豫(占40.55%)、苏、赣、冀、陕、皖、川、鄂和北京9个省、市。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食道癌死亡人数很高的国家之一,年平均死亡人数为15.59/10万,其中以云南省很低(1.05/10万),河南省很高(32.22/10万),两者相差31倍。
近年来,由于肺癌死亡人数的显著上升,我国食道癌死亡人数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中的位次有所改变。据1990年的统计资料,部分城市恶性肿瘤死亡人数位次为肺癌、胃癌、肝癌和食道癌,其死亡人数分别为32.89/10万、21.51/10万、20.10/10万和9.70/10万。
据卫生署近十年的资料统计,台湾的食道癌死亡人数,十年来无大变化。每年死于食道癌者平均约为600余人。其死亡人数为27.4/100,000。在台湾的医院每年有150人左右因食道癌住院治疗,名列各器官癌症的第七位。我国大陆河南省林县的食道癌罹患比例约为每十万人中有百人以上患者,而整个大陆的罹患比例却是十公分之三十左右。民国83年台湾的食道癌粗发生的可能约为十万分之三,其中尤以金门县居民罹患比例很高。
在所有恶性肿瘤中,食道癌的地域分布差异很大,在发病的可能很高的与很低的国家之间相差7倍之多,即使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或不同民族之间也可有明显差异。
食道癌死亡原因分析
许多患者因为癌细胞的远处转移而死亡。食道癌经全身广泛转移出现相应症状及体征如:黄疸、腹水、肝功能异常、呼吸困难、咳嗽、头痛、昏迷等症状;食道癌扩散转移至食管外膜引起食管穿孔,出现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等症状;食道癌阻塞食管引起完全梗阻、脱水、电解质紊乱、恶病质、全身衰竭等症状。
因为选用的治疗方法不正确也是食道癌患者死亡的一个常见原因。食道癌晚期一般不适合手术治疗,因为此期手术治疗会使机体免疫力进一步下降,加速了转移,在临床统计食道癌死因时死于食道癌术后的人群不在少数,如果患者进行放化疗治疗那对患者生命体征要更加严格,而且容易伤害正常组织以及白细胞,使骨髓功能、肝肾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还可引起并发症。
食道癌常用手术有:
①完全医治性切除手术:适于早期病例,可完全切除肿瘤,以胃、结肠或空肠作食管重建术、
②姑息性切除手术:多为中晚期病例,虽可切除肿瘤,但不易完全切净。
③姑息性手术:晚期肿瘤不能切除的病例,为减轻患者的吞咽困难,可采用食管腔内置管术、胃造口术、食管胃转流或食管结肠转流吻合术。
可以看出,中晚期食管癌病人的手术治疗是姑息性治疗,这是引起手术后一段时间虽然缓解了症状,但并不能对肿瘤进行根除,这是食管癌病人手术后仍过早离世的原因之一。
食道癌的临床治疗中,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一般认为手术治疗为食道癌的治疗治疗方式,虽然有的食道癌患者通过手术切除的办法延长了生命,但是为何现在食道癌仍有如此高的死亡人数,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中晚期患者手术不能完全医治:
对于中晚期食道癌患者,手术治疗仅仅是姑息性治疗,并未完全切净肿瘤。常用手术有:①完全医治性切除手术:适于早期病例,可完全切除肿瘤,以胃、结肠或空肠作食管重建术、②姑息性切除手术:多为中晚期病例,虽可切除肿瘤,但不易完全切净。③姑息性手术:晚期肿瘤不能切除的病例,为减轻病人的吞咽困难,可采用食管腔内置管术、胃造口术、食管胃转流或食管结肠转流吻合术。
可以看出,中晚期食道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是姑息性治疗,这是导致术后一段时间虽然缓解了症状,但并不能对肿瘤进行根除,这是食道癌患者术后仍过早离世的原因之一。
2、食道癌的术后并发症:
因食道癌患者肿瘤生长的部位,使患者自身免疫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术后并发症可能出现有以下几种情况:有吻合口瘘的可能:与局部感染、血液循环障碍、缝合张力过大及缝合技术欠佳有关。食管吻合口瘘的临床表现为高热、脉快、呼吸困难、胸部剧痛、不能忍受;患侧呼吸音低,叩诊浊音,白细胞升高甚至发生休克。
吻合口瘘为术后严重并发症,常造成病人死亡。有电解质紊乱的可能:术前因禁食、呕吐等原因致电解质失衡,术后与手术损伤胸导管、淋巴管引起乳糜胸有关,也可对患者生命造成危胁。胸腔引流液如发现有异常出血、混浊液、食物残渣或乳糜液排出,则提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食管吻合口瘘或乳糜胸,应采取相应措施,争取抢救时间。
术后复发和转移:术后患者有半数以上复发和转移,一旦复发和转移,治疗都很棘手,多数病人就死在肿瘤转移上(如淋巴转移、脑转移、骨转移等)。有时术后仍然进食梗噎、呕恶等等,严重者可能是复发的前兆。
3、患者身体虚弱,无法承受开胸手术,导致病情发展过快:
食道癌的发病原理导致老年患者居多,其常见症状是饮食困难、身体免疫力下降。如果进行开胸手术,创伤很大,术后恢复慢,需要强大的自身抵抗力,虚弱的老年患者无法承受,导致病情加速发展。
因此食道癌患者手术后绝不可掉以轻心,以为万事大吉,其实治疗仅仅是刚刚开始,但是也不能因此而造成了过大的心理压力,患者要正确地看待该病症,另外患者家属,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积极地开导,减轻病人的精神压力,能使其积极地接受治疗。
临床观察发现,治疗食道癌的过程中及时地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可以有效修复手术对患者身体的损伤,为之后放疗巩固做好准备,能有效的克服食道癌晚期患者死因,延长患者生存期。
二、食道癌死亡人数与患者心理因素的关系
面临出院,病人大都忧虑重重。他们担心因失去良好医疗环境而不能进一步健康,甚至病情恶化。
食道癌死亡人数与患者心理因素的关系?面临出院,病人大都忧虑重重。他们担心因失去良好医疗环境而不能进一步健康,甚至病情恶化。因而,医护人员必须耐心细致地做好病人思想工作,解除病人的各种顾虑。指导病人出院后如何坚持化疗,定期到医院做化疗。还可采用中医中药来治疗。很重要的是对于患者要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劳逸结合,适当到户外做一些简单的活动,同时注意饮食方面的问题,听指导医师的劝导,多注重个人卫生及饮食上的一些禁忌。
同时在放射治疗过程中,食道癌患者心理或生理上可出现一系列反应。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减少放疗反应的发生是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放射治疗,早日恢复健康的关键。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详细讲解放射治疗的必要性、作用及可能发生的反应,消除其心理障碍,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创造良好、整洁的病房环境,根据患者的舒适度调节病房的温、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进行空气消毒,预防因感冒而加重呼吸道的通气换气功能。
专家强调,标准的日常护理对食道癌患者来说,能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免疫机能,防止治疗后复发。那么,正确的食道癌护理措施有哪些呢?心理调理:食道癌治疗有些漫长,但您并不孤单。食道癌治疗的决策比较专业而复杂,治疗过程也比较漫长,治疗过程中还可能会遇到各种不良反应,这个过程中您个人的参与非常重要,但一定要记住您并不孤单,您的医生、护理人员、您的家人和您的朋友都是您对抗癌症过程中非常有帮助的一员,您随时可以获得他们的支持。
三、食道癌死亡人数与化疗不良反应
食道癌能有如此高的死亡人数,专家研究发现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治疗后的副作用,尤其是化疗,因此处理好化疗中出现的问题是极其重要的,化疗是全身治疗,化疗药物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杀伤或损害的作用。这就需要在食道癌治疗中尽可能避免和减轻治疗的副作用,在治疗后注意身体的保健和健康。
确定治疗目标和治疗性质。要明确治疗目的,制定适宜的化疗方案,不能随意减少或加大药物剂量,不能任意缩短或延长用药周期的间隔时间。化疗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处理好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问题。不良反应与治疗结果一样,通常是剂量依赖性的,增加治疗剂量、强度,可能提高治疗结果,但毒性也随之增加。
化疗中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
1、消化道反应;
2、局部刺激;
3、骨髓抑制;
4、皮肤粘膜的损伤;
5、有些化疗药对中对脏器造成损害恶心呕吐、厌食的防治及营养,出现消化道副反应时,应酌情考虑不进食,或减少进食,避免吃油腻、不消化或刺激性强的食物。
化疗引起血象下降的防治:使用一些升白细胞或升血的药物,必要时可输注浓缩血小板或白细胞,也可使用造血生长因子。化疗引起脱发的防治:脱发病人在化疗停药后3—6个月,头发仍能生长。脱发的病人可用中性香波洗头,并尽量减少洗头次数;头发湿时不要三硬梳通,待干后慢慢梳理,梳理次数也应减少;很好不要烫头发。
在治疗期在饮食上可作一些适当调整,一般不主张过多的高蛋白饮食。使用镇静止吐药,必要时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在健康期,膳食应符合营养平衡要求,适当增加动物蛋白和较为丰富的豆类食品;避免高盐饮食,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10克。每天有一定量的新鲜蔬菜,增加多种维生素;尽量少吃或不吃腌制食物;提倡吃一些粗粮,保证有足够的饮食纤维素。
四、食道癌死亡人数改水可降一半
通过改善饮水条件能降低食道癌的发病的可能和死亡人数。昨天,食道癌专家提出该研究结论,得到全国专家的认可。从1973年起,从多外科专家开展了“氮循环与食道癌关系,鸡鼠食道癌诱发及改水降低食道癌发病的可能死亡人数研究”。该课题组专家多次到食道癌高发区实地调研,并进行现场改水试验,降低了当地居民的食道癌发病的可能和死亡人数。
该课题组的研究表明,干旱、半湿润气候的土壤包带、农肥、污水构成了食道癌高发的必要且充分条件。其中,由于亚硝化农肥水中存在具有致癌作用的N(氮)-亚硝基甲基脲、二甲基亚硝胺, 人类饮用受严重污染的河水后,食道癌的发病的可能和死亡人数都会上升。而通过改水,饮用远离河流的深层地下水5年~10年后,食道癌的发病的可能和死亡人数下降了一半。
国内外专家一直对食道癌发生的原因没有定论。亚硝化农肥水可诱发食道癌,通过防止水污染就能有效地预防食管癌,这项研究成果是在全球首次提出并获认可,其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通过改水进行防癌治癌的措施简单、经济,适合在发展中国家推广。我国每年死于食道癌的病人约18万人,居世界首位。而我市专家找到食道癌病因后,可每年节约医疗费用18亿元。
五、阿司匹林使食道癌死亡人数降低了60%
这份报告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研究人员跟踪了25570个患癌症早期并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实验结果是总体死亡人数降低了25%,其中胃肠癌的死亡人数降低了35%,肺癌死亡人数降低30%,大肠癌死亡人数降低40%,食道癌降低了60%。
此项研究由牛津大学的彼得·罗斯维尔牵头进行,以8项旨在评估阿司匹林效用的临床实验数据为基础。研究人员审议了参与者长达20年的病历,聚焦于癌症。
实验中,阿司匹林的用量并没有特别的要求,数量在75至100毫克,但服用阿司匹林的时间越久,降低癌症死亡人数的作用越大。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教授沃森表示,很新研究"进一步证明,阿司匹林是世界上遥遥领先的很神奇的药物"。
小剂量服用对中年人有益
卡地夫大学的埃尔伍德研究阿司匹林将近40年,他表示,阿司匹林对成年人的主要副作用是加大胃岀血风险,但这只影响2000人中的一人,小剂量服用几乎从不致命。
埃尔伍德表示,阿司匹林可能增强细胞对DNA损伤的修复能力,从而帮助预防癌症。但是,人们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时候还是需要谨慎注意,不要在没有询问医生之前就乱用。
4年来坚持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罗斯维尔认为,这些结果表明,总的来说,几乎所有中年人每日服用小剂量(每日服用75毫克,阿司匹林用于止痛的剂量为300毫克)阿司匹林都将受益。
是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手段
今年6月,世界心脏病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心血管病领域的权威专家呼吁,合理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正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方法之一。
据介绍,心血管疾病大约有一半病例发生在亚太地区。仅在中国,预计从2006年至2015年,由于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的并发症所导致的费用将达5580亿美元。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中国人心血管疾病风险迅速赶超美国等发达国家,但是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控却与发达国家有着不小的差距。
逆转中国心脑血管疾病上升关键在于一级预防。然而在中国,普通人群以阿司匹林作为一级预防手段的使用比例尚不到10%,而在美国,40岁以上普通人群的这一使用比例为50%。
专家提醒:阿司匹林不能随便用
医学专家表示,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服用阿司匹林,胃溃疡患者、哮喘患者、过敏者尤其是对阿司匹林过敏者以及一定程度的凝血障碍者,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引起潜在的危险,因此,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时必须要遵医嘱。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食道癌化疗后能活多久? 下一篇:食道癌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