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肉瘤的致死的可能较低,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帮助预测病人的存活情况。重要的因素有肿瘤在发现时是否已扩散、原发肿瘤的部位、手术能否完全切除以及组织类型(显微镜下的肿瘤外观)。其中很重要的是肿瘤的切除情况。Ⅰ类(完全切除)横纹肌肉瘤的儿童的治治疗结果果很好,90%以上不会复发。Ⅱ类(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残留肿瘤)的80%和Ⅲ类(肉眼能观察到残留肿瘤)的70%会长期存活。即使复发,一半左右的儿童通过再一轮治疗也能治疗。Ⅳ类(诊断时发现有远程转移)儿童的前景不是太好,他们的5年存活的可能不到30%。
5年存活的可能是指诊断出癌症后存活5年以上的病人的百分比例。许多病人诊断出癌症后,存活的时间远远大于5年。5年存活的可能只是讨论预后的一种习惯标准,它基于病人的诊断和初次治疗在5年以前。治疗手段的提高使新近诊断出的病人的前景更加光明。
患腺泡型横纹肌肉瘤的儿童的预后情况不如患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儿童的好,他们要接受强度更大的化疗。由于患横纹肌肉瘤儿童的治疗和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术切除的完全性和组织类型,因此,由经验丰富的病理医生、外科医生和肿瘤医生来对患癌儿童进行诊断和治疗就尤显重要。这意味着儿童应在具有丰富治疗经验的治疗中心接受很好的治疗。
儿童横纹肌肉瘤的流行病学和遗传学:
在我国尚缺乏大规模的详尽的统计学调查。据我国高解春主持领导的全国小儿实体肿瘤协作组(全国20家医疗单位)进行的为期2年的小儿恶性肿瘤的统计调查,共426例小儿恶性实体肿瘤,其中横纹肌肉瘤34例,占总数的8%,与肝母细胞瘤相同,并列居第五位。在小儿恶性实体肿瘤中所占的发病的可能列序略低于欧美学者的统计数据。
据美国的全国性统计报道,15岁以下儿童横纹肌肉瘤发病的可能为4-7人/100万,而白人为4.3,黑人为3.3。在美国大约每年250个新病人被确诊,在儿童的颅外实体肿瘤中,横纹肌肉瘤是继神经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之后发病居第三位的肿瘤,约占全部小儿恶性肿瘤的4~8%。而据日本小儿外科学会肿瘤研究委员会报道,占全部小儿恶性肿瘤的1.8%。几乎三分之二的病人是在6岁之前被确诊,在青春中前期有一个小发病高峰,男性比女性发病的可能略高(大约男是女的1.3-1.4倍)。
近一项新的国际研究证实了以前报告的横纹肌肉瘤在种族和性别上发病的可能是不同,在美国,非裔美国人女性是高加索女性发病的可能的一半,然而两个种族男性的发病的可能相同。在大多的亚洲国家,横纹肌肉瘤发病的可能比大多数西方工业化国家白种人发病的可能低,证明了居住在英国的南亚种族的儿童横纹肌肉瘤发病的可能低这样一个早期发现。
虽然这些肿瘤可起源于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但是在诊断年龄、原发瘤位置和组织表现等方面仍有某些明显令人关注的特点,例如:头颈部肿瘤大多发生在8岁以前的儿童,如果起源于眶部,大多数为胚胎型改变;另一方面,肢体肿瘤多发生在青春期,并且多是腺泡型;起源于膀胱或阴道的横纹肌肉瘤的形式是能看到葡萄簇状的特有改变--葡萄状肉瘤。
儿童横纹肌肉瘤的病因学:
虽然绝大多数横纹肌肉瘤病例散发出现,但目前已经证实横纹肌肉瘤的发展和某些家族的综合征是联系在一起的。如多发性神经纤维瘤和横纹肌肉瘤家族性多发的里一费综合症(Li-Fraumeni Syndrome,LFS),还有其他的儿童软组织肿瘤。另外,还常见到成人亲属发生肾上腺皮质癌和早期发生的乳腺肉瘤。
在一组近报道的33例偶发横纹肌肉瘤病例,3岁前被诊断的13个儿童中发现3名儿童P53基因种系突变,而大于3岁的20个儿童中没有一个出现类似表现。这个发现表明至少一些看起来偶发的横纹肌肉瘤儿童,可能具有癌症遗传素质或者对潜在的毒性环境因素的易感性。确诊患有横纹肌肉瘤的小于3岁的儿童的家族成员是否能从癌症风险筛选中发现可能的其他易感者。对于具有P53突变的儿童,能否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变,从而使他们暴露于可能的致癌环境中的机会减少,如避免接触电离辐射、烷基化因素等是值得今后加以关注的流行病学问题。
根据患软组织肉瘤的151个恶性软组织肿瘤儿童家庭的流行病学发病模式调查中发现,遗传因素对癌症诱发的可能可能估计为7-31%。151个病例(2/3是横纹肌肉瘤)的家庭中50个家庭确定为对癌症有危险性的一类,这些家庭里三分之一有里——费综合征或里——费综合征的变型。在部分家庭里有胎儿流产或婴儿死亡的既往病史。
曾有一组大规模的对照研究报导,322例在横纹肌肉瘤协作组一直登记的小于20岁的横纹肌肉瘤病人与同等数量的在年龄、性别和种族配对方面随机选择的病人作对照。在婴儿出生之前,母亲吸大麻可使儿童患横纹肌肉瘤的风险增加3倍,母亲使用可卡因可增加5倍,父亲使用大麻、可卡因或其他毒品的,大约可使患肉瘤的风险增加2倍。在横纹肌肉瘤病人的发生病程中,与遗传易感性(如种系P53突变)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一致,母亲使用可卡因或父母双方使用大麻可使横纹肌肉瘤的发生明显提前。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横纹肌肉瘤? 下一篇:哪些疾病易与横纹肌肉瘤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