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转移在临床恶性肿瘤病例中非常常见,是恶性肿瘤患者致死的一个主要原因。肿瘤转移指恶性肿瘤细胞脱离其原发部位,通过各种渠道转运到不连续的靶组织继续增殖生长成同样性质肿瘤的过程。原有的肿瘤称“原发瘤”,新形成的肿瘤为“继发瘤”或“转移瘤”。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点之一。
据统计6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于初次诊断时已发现有转移。如美国每年诊断约80万实体癌患者,很初诊断时发现有肿瘤转移者约50万。我国临床肿瘤患者约有80%~90%以上死于侵袭和转移。
某些肿瘤转移有其特异的亲和性器官,如结肠癌易转移到肺和肝、乳腺癌易转移到肺、骨和脑,脑肿瘤极少发生颅外转移,而脑却是其它肿瘤转移的好发的靶器官。肿瘤的器官转移倾向性的机理尚不太清楚,可能与肿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器官组织结构、血流、生化环境(氧化、营养)、受压及操作情况以及宿主局部防御功能有关。
不同脏器发生转移的可能也各不相同。如肺、肝、肾上腺很易出现转移灶,相反,有的脏器尽管有丰富的淋巴、血管网络,却绝少接受转移,如肌肉、肾脏虽接受近1/4的全身血液,却很少成为转移部位。
从转移的时间上分析,小细胞肺癌、绒毛膜上皮癌、成骨肉瘤等很早就可发生转移。而唾液腺癌、基底细胞癌却很少发生早期转移。
肿瘤转移的特异性:
1、癌组织的分化程度:一般癌症的细胞分化程度越低,浸润性越明显,转移发生也越早。
2、被转移器官的特点:癌症一般容易转移到血液供应丰实的器官,如骨骼、肝脏、肺、脑。
3、对原发癌的机械刺激:对恶性肿瘤,尤其是血管丰富的肉瘤所在部位的肌肉收缩、内脏蠕动、摩擦、挤压等机械刺激,以及穿刺和活检,都促使癌细胞进入血液系统,有增加转移的危险;
4、机体的状态:病人的一般状况差,或者免疫功能低下,都能增加癌症转移的机会。
肿瘤复发转移原因何在?
肿瘤转移的原因
一是由肿瘤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
肿瘤的恶性程度快,只要病人免疫力低下,那么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危险性就存在。
二是跟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关
单纯西医治疗往往给病人身体造成损伤,为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埋下了隐患。
三是肿瘤患者没有进行巩固性治疗
医院常规治疗后,许多患者认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即使在健康期复发和转移的可能仍然很高
肿瘤转移的途径
1、淋巴道转移
淋巴道转移是肿瘤特别是癌的常见转移途径。循淋巴道转移的肿瘤以癌为多见,尤其是胃、胰、肺、乳腺、结肠、鼻咽等部位的癌肿。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也趋向于淋巴道转移。神经母细胞瘤、睾丸精原细胞瘤等也可有淋巴道转移。淋巴瘤以淋巴道转移为主要转移方式。
2、血道转移
在大多数情况下,肿瘤细胞是顺血流方向转移的,与淋巴道转移一样,血道转移也可有“逆行”或“交叉”方式。
3、种植性转移
种植性转移指除淋巴道、血道以外的另一种恶性肿瘤转移途径,导致浆膜面、粘膜面或其他处转移瘤的生长。由浆膜破口或直接由粘膜面脱落进入腔道。种植性转移有时也在肿瘤的淋巴管或血管渗透的基础上发生。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的专家指出,肿瘤转移复发与体质有关
对于肿瘤的转移和复发,中医有“体质说”,即不同体质的人,肿瘤转移的可能不同,转移的特点和途径也各异。例如内寒、阳虚、气虚者,肿瘤的毒性较小,转移速度较缓慢;湿热、阴虚、火盛者,肿痛的毒性较明显,转移速度较快。所以肿瘤患者在综合调理时应根据体质,进行药物及食物治疗。
中医认为,预防肿瘤的复发与转移要从多方面做起,首先是遵循饮食禁忌,对有“毒”及“发”的食品的禁忌。如牛肉、虾蟹、竹笋类。其次是精神因素,患者要保持豁达的心态,如乳腺癌、肝癌。而对于中青年患者来说,还要注意房劳不能过度 如生殖器官肿瘤。 除此以外,刘和强还强调肿瘤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包括原发病灶的复查,肿瘤相关指标的复查,性激素有关指标的定期复查,癌变前病灶指标的复查等。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