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癌是我们口腔内比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男性多于女性。舌癌多数为鳞癌,尤其在舌前2/3部位,腺癌较少见,多位于舌根部,舌根部有时也可发生淋巴上皮癌及未分化癌。舌癌多发生于舌缘,其次为舌尖、舌背及舌根等处,常为溃疡型或浸润型。一般恶性程度较高,生长快,浸润性较强,常波及舌肌,致使舌运动受限,使说话、进食及吞咽均发生困难。舌癌向后可以侵犯舌腭弓及扁桃体,晚期舌癌可蔓延至口底及颌骨,使全舌固定。发生继发感染或舌根部癌肿常发生剧烈疼痛,并放射至同侧头面部。
由于舌体具有丰富的淋巴管和血液循环,并且舌的机械运动频繁,因此舌癌转移较早且转移可能较高。舌背或越过舌体中线的舌癌可以向对侧颈淋巴结转移;舌前部的癌多向颌下及颈深淋巴结上、中群转移;舌尖部癌可以转移至颏下或直接至颈深中群淋巴结,舌根部的癌不仅转移到颌下或颈深淋巴结,还可能向茎突后及咽后部的淋巴转移。舌癌还可发生远处转移,一般多转移至肺部。
一、舌癌症状
大多数舌癌是从正常粘膜上发生,一开始就是癌;少数足从良性病变而成,如从白斑转变而成。
舌癌好发于舌缘中1/3,其次为舌腹和舌背。舌癌早期可见到耳下及颌下淋巴结肿大。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表现为粘膜表面一块边界清楚、范围固定、颜色异常的区域。此区域大多呈红色或红白相间,表面可光滑或呈细颗粒状,多数无溃疡,少数有溃疡;可不高出粘膜面或高出粘膜面1毫米左右。体征明显时,表现为舌部肿块、溃疡伴疼痛不适。当肿瘤向舌根侵犯时,可出现放射性耳痛;肿瘤还可侵入舌外肌引起舌运动受限;当全舌受侵则引起舌固定、流涎、进食困难、语言不清。
肿瘤可因缺血、缺氧,引起坏死、溃疡与继发感染,伴发出血、恶臭。舌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的可能为29%~38%,与病程早晚期相关。治疗舌癌,先采用放射治疗而不应急于手术。直径在2厘米以下的治疗可能,可高达88%。
二、舌癌治疗
舌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放疗和中医中药治疗。舌癌完全医治术是舌颌颈联合完全医治术+胸大肌皮瓣移植术。手术可致患者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影响病人的生命质量,病人有绝望、恐惧、拒绝治疗的心理。护士应进行耐心解释、疏导工作,介绍术前术后及预后情况,很好让同样手术成功的患者与其沟通、交谈体会,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配合治疗。
三、舌癌的饮食护理
舌癌手术后护理:
1.去枕平卧位、头偏向健侧、颈部制动,防止牵拉胸大肌血管蒂。术后24小时后可予半坐卧位、拍背、勤翻身,防止坠积性肺炎和褥疮的发生,保持室温22~25℃。
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呼吸,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气管切开,注意及时吸痰,防止阻塞致窒息,做好气管套护理,予α糜蛋白酶+氯霉素眼液滴套管q2h。超声雾化吸入冶疗、拍背有利于痰液的咳出,指导病人有效咳痰。
3.观察引起流管是否通畅,防止引流管脱落、扭曲、漏气。记录引流液的颜色、质、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术后观察皮瓣存活,可用皮温计测量温度。如术后72小时发现皮瓣苍白,皮温低于2~3度为动脉供血不足,若皮瓣暗红,皮温低于3~5度,多为静脉回流障碍。应报告医生,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或复方丹参液静滴,扩张血管,改善皮瓣供血。
舌癌中医辨证治疗
(一)辨证分型治疗
舌癌的辨证,初期以邪实为主,呈火毒结聚之证,继则虚实夹杂,晚期往往邪盛正衰,呈气血两虚状态。临床上可按病程辨证论治,并作随证加减。
1.初期
证候:舌部生一小硬结,形如豆粒,常在舌边,触之较硬,或长大如菌。或有糜烂、溃疡,久治不愈,疼痛不适,涎唾腥臭,口干,尿少色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治法:清心泄火,解毒散结。
方药:导赤散化裁。川连、木通、生甘草各6g,淡竹叶、赤芍、草河车各15g,山栀、山豆根、丹皮各10g,生地20g,车前草、白茅根、蒲公英各30g。
见疼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各10g以活血止痛;溃疡出血者,加仙鹤草30g、地榆10g以止血;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川朴各10g以通便泄热。
2.中期
证候:舌癌硬结增大,可见糜烂、溃疡、容易出血,疼痛难忍,面颊耳部亦痛,舌体活动困难,妨碍饮食言语,涎唾多量臭秽,舌质红,苔黄厚或黄腻,脉弦数。
治法:泄火解毒,散结止痛。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减。黄连6g,黄芩、黄柏、桃仁、生甘草各10g、栀子12g,山豆根、半枝莲各15g,草河车、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仙鹤草、薏苡仁各30g。
若兼见口干甚者,加知母10g、玄参15g滋阴降火;纳呆气短,夜寐不安加白术当归各10g及茯神15g以健脾安神。
3.晚期
证候:舌体肿大满口或溃疡明显,易于出血,舌伸缩不能,开口、饮食困难,口气臭秽,项及颌下肿块累累,或透舌穿腮,汤水流出,形体消瘦,气短乏力,精神委顿,舌淡苔腻,脉弦细而数。
治法:补血益气,解毒散结。
方药:四君子汤合当归补血汤化裁。白术、知母、生甘草各10g,当归12g,山豆根、党参、茯芩、玄参各15g,生地20g,黄芪、仙鹤草、半枝莲各30g。
若出血较甚,加白及15g、地榆10g以止血;颈及颌下肿痛甚者,加夏枯草30g、海藻15g以加强散结之力;若证见阴虚不足,虚火内生,则加沙参、天冬、石斛各10g,或知柏地黄丸为主方化裁。
以上分期,为舌癌演变之概况,三期之间并无严格界线,总以清热解毒、散结攻实为主,尤其是邪盛正不衰之初、中期。然本病的发生与正虚有关,苦寒之品易伤脾,病程日久易损正,因此,要注意顾护正气,祛邪而不伤正。
(二)验方与中成药
1.青吹口散、锡类散吹之,一日数次。
2.六神丸或梅花点舌丹 取适量置病变部位,或含化后开水或黄酒送服,用量根据常规使用。
3.白花蛇舌草30g,连翘、夏枯草24g,茯苓、赤芍各15g,苍术、陈皮、半夏、莪术、香附子各9g,焦山楂12g,水煎服,日1剂。可根据病情加减:感受风邪加防风、蔓荆子、藁本等;头痛加地龙、丹参;纳呆加神曲、麦芽、炒莱菔子;火盛加龙胆草、黄芩、黄连;便干加大黄、枳实等。同时以冰硼散外敷患处。
4.龙蛇点舌汤 白花蛇舌草30g,野菊花、蒲公英、海藻、象贝母、车前子、生大黄各,生牡蛎12g,龙葵15g,水煎服,日1剂。梅花点舌丹每次1粒,每日2次,随汤药吞服。
(三)针炙诊疗理念
1.体针:取合谷、承浆、地仓、内庭、天突、翳风、内关、足三里、太冲、心俞、脾俞、颊车、下关等穴。每次3-4次个穴,补泻兼施,每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
2.耳穴:取心、脾、肾、内分泌、舌、肾上腺、面颊等,每次取2-4个穴,日针1次每次留针30分钟,行较强刺激。或每次埋针3-5天,2-3天后再行第二次埋针。亦可用王不留行籽,胶布固定于穴位上,并反复按压。
(四)穴位激光治疗
选取足三里、肾俞、脾俞、心俞、痞块、癌根、再生穴等,应用氮分子激光聚焦照射穴位治疗,频比例10-25次/秒,每次照射3-5个穴,每穴照射4-5分钟,隔日一次或隔三日照射一次,很多可照射6个月。
(五)饮食调养
1.藏青果、鲜石榴、鲜乌梅,每日各式各样1枚,分别口含噙化,连续服用。
2.放疗时可食用甘蔗、苹果、香蕉、菠萝等。
3.化疗时可常食用扁豆、莲子、山药、龙须菜、薯蓣鸡子黄粥等。
4.米粥 粳米120g ,鸡蛋1个,精盐3g ,清水1650g 。有补肾填精,利尿通淋之功,可作为本病的辅助治疗。
5.苡米粥 薏苡仁50g白糖适量。具有健脾除湿之功,可用于术后调养。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