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癌的发病相对少见,这是一种发病于腮腺的恶性肿瘤,属于涎腺癌中发生的可能很高的一种恶性肿瘤。临床多于无意中或体验时发现,以耳垂为中心的下方或后方有生长缓慢的无痛性肿块,生长较快,多呈结节状,表面平整或略圆,质地硬度不一,与深部组织粘连,活动性差,大小一般为3-5厘米,有包膜,病史长,除局部酸胀感,麻木不适,张口困难,部分病人有部分或全部面神经瘫痪,浸润皮肤可溃破,创口不愈,分泌物恶臭,可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肺、骨、肝、脑等)。
病因 目前尚未明确。有学者认为与病毒或感染有关。
临床诊断 主要依据病史、症状、全身及局部检查;唾腺X线造影可见主、支导管被挤扭曲、扩张、狭窄性断续、中断;腺泡充盈不良或缺损或造影剂外溢呈片状;主导管梗塞时,支导管及腺体全部不显影。活体组织针吸或术中取活体组织作冰冻切片病理检查可确诊。
治疗方法
主要采用外科手术切除。应常规接受颈清扫术(口腔学术界有争议)。
据报道腮腺癌术后的5年生存的可能在95%左右。当患者的恶性肿瘤已侵犯周围组织,术后边缘遗留有残存癌时,则应考虑辅加放射治疗。
早期腮腺癌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对於高恶性的癌细胞(侵犯范围较大的,复发),则合并手术治疗及术後放射线治疗。
目前治疗腮腺癌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医师会依据侵犯范围的大小切除。腮腺癌手术,因为腮腺腺体中有面神经经过,所以在切除腮腺肿瘤时,必须精心先将颜面神经剥离後,再切除肿瘤.若不小心伤及面神经,术后可能会发生面神经麻痹,瘫痪或功能丧失.但若癌细胞直接侵犯颜面神经时,则就必须切除.至於是否为了预防,而将附近淋巴结切除, 对大部份的腮腺癌是不需要的,因为很少转移。
放射线治疗:对於高恶性的癌细胞(侵犯范围较大的,复发),则手术治疗完后再给予放射线治疗.对於无法切除或转移时,则单独使用。疾病会因个别差异,而有不同的症状及治疗,当身体有不适的情况应立即就医诊治。
放射线可治疗不同大小口腔癌,其治疗之剂量,一般为50~70格雷(格雷为放射线的剂量单位),分五至七周给予;但治疗时间,治疗次数及治疗剂量,医师会依肿瘤大小,患者身体的承受力,及癌症对治疗之反应等因素来决定。
手术切除腮腺癌后可能发生的情况:
面神经麻痹:因为腮腺的中间有颜面神经经过,手术时医师需要小心保护面神经,但术后可能会发生面神经麻痹的现象.可出现暂时性及永久性麻痹.暂时性面神经麻痹的情况通常在三个月内会完全恢复正常,若超过六个月仍尚未恢复就可能是永久性麻痹.目前临床上以内视镜手术进行切除,可以清楚的分辨颜面神经及血管,可以降低神经伤害,并且避免留下疤痕。
Frey氏症候群,又称味觉性出汗,是因为病人外伤或腮腺手术后,病人进食时脸颊有出汗,发红的情形;约在手术后数月至数年间发生。
舌下神经麻痹或舌神经麻痹:出现半边舌头的运动迟缓或舌头的味觉,感觉迟顿.
放射治疗后,被照射部位组织(包括正常组织)会产生纤维化的现象,出现颈部僵硬,开口受限,这些情形随着颈部及张口运动改善或消除。
预防
颌面部、颈部肿块常无明显症状,容易被人忽视。一位年轻女性患者,一年前她在美容院按摩时发现右耳垂后有一较小肿块,因不痛不痒也没在意。可近一个月内逐渐增大,到医院CT检查显示腮腺肿瘤。医生当即安排其手术,术中病理显示腮腺癌,肿瘤只是发展到与面神经主干有所粘连,没有形成神经破坏及转移。
成人如果发现自己颌面部、颈部有肿块,尤其是有吸烟、饮酒习惯者,应尽早进行全面系统检查,以便及时明确肿块性质,必要时可做穿吸细胞学检查或活组织检查。
腮腺癌中医“四位一体”诊疗理念
药物诊疗理念
是抗癌诊疗理念的关键,药疗的基本用药方案是根据病人的不同病种、病情和不同治疗阶段,有针对性的制定用药方案,克服了一种药治疗多种癌症的传统用药治癌效果的局限性,采用中西医结合用药,是现代抗癌史上的重大突破。
常见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的临床各种药物诊疗理念和物理诊疗理念主要是:慈丹冲击诊疗理念、电化学治诊疗理念、超声雾化吸入诊疗理念、抗癌中药滴注化瘤法等。这些诊疗理念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辨证论治,对症下药,整合各种治疗为一体,目的是大量杀灭癌细胞,维护人体免疫功能,为癌症健康、提高生存治疗、延长生命提供先决条件。
心理诊疗理念
是抗癌诊疗理念的前提,是以医学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包括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行为或通过某些仪器以及一定的训练程序,改善病人的心理条件,增强抗病能力,以消除身心症状。心理治疗的机制是通过改变病人的心理活动,达到治疗的目的,具体地说是通过影响或改变病人的认知、情绪、行为等来达到治疗目的。
食物诊疗理念
是抗癌诊疗理念的基础,是针对许多癌症患者在手术、放化疗后出现骨髓及重要脏器的损伤和免疫功能的下降、食欲不振、严重的胃肠反应等严重干扰正常治疗和患者身体健康的副作用,“四位一体诊疗理念”将抗癌食疗作为其中要的后方保障,在调节手术、放化疗等副作用方面充分显示了其独特的优势。郑伟达教授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中国中医科研院的食疗专家经过了多年的研究,根据肿瘤疾病的寒热表现及患者自身阴阳盛衰,辩证施膳,从组方、筛方到实验,制定出各种抗癌药膳,。其优势主要体现在:(1)亦食亦治;(2)治疗结果确切;(3)无不良作用;(4)应用广泛;(5)原料充足;(6)制作方便;(7)便于久服。
有氧抗癌操治疗
是抗癌诊疗理念的补充,其治疗方案主要以健康体操为主,通过锻炼达到强身固本的目的。患者要养成起居有序的良好生活习惯,通过科学、适当的健康运动,激发患者体内抗癌因子的活力,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与药疗、食疗、心疗共同发挥抗癌作用。
实验研究表明:抗癌健身法对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理生理均有明显的作用。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