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癌的恶性程度很高,绝大多数绒癌与妊娠有关,是继发于流产、足月分娩或葡萄胎以后,也可原发性的出现于未婚女性。绒毛膜癌的发病的可能不是很高。其发病情况大约为0.0001%~0.36%,少数可发生于异位妊娠后,多为生育年龄妇女。偶尔发生于未婚妇女的卵巢称为原发性绒毛膜癌。在50年代,死亡人数很高,近年来应用化学药物治疗,使绒癌的预后有了显著的改观。
绒癌多发生在子宫,但也有子宫内未发现原发病灶而只有转移灶出现,子宫绒癌可形成单个或多个宫壁肿瘤,呈深红、紫或棕褐色,直径2~10cm,为出血坏死组织,肿瘤可突入宫腔,入侵宫壁或突出于浆膜层,质脆,极易出血,宫旁静脉中往往发现癌栓,卵巢可形成多囊性黄素囊肿。
组织学上绒癌与一般癌肿有很大区别,绒癌没有一般所固有的结缔组织性间质细胞,只有滋养细胞、血块及凝固性坏死组织物构成的坏死灶,也没有固有的血管,癌细胞直接与宿主血液接触取得营养。在癌灶中心部,往往找不到癌细胞,越是靠近边缘部,肿瘤细胞越明显,但见不到绒毛结构,只能见到成团的滋养细胞。
一、绒毛膜癌晚期临终前症状
1、阴道不规则流血,在葡萄胎清宫后、流产后、产后阴道不规则出血,血量多少不定。
2、假孕症状,由于肿瘤分泌的HCG及雌、孕激素的作用,使乳头、外阴色素加深,阴道及子宫颈粘膜也有颜色,并闭经、乳房变大、生殖道变软等假孕症状。
3、腹部包快,因增大的子宫内形成血肿,在下腹形成包块。
4、腹痛,癌肿侵及子宫壁或子宫腔造成积血,或因癌组织穿破子宫或内脏转移导致腹部疼痛。
5、绒癌晚期因阴道反复大出血,引起严重的贫血、失血性休克、盆腔和腹腔感染、发热、蛋白尿等。
6、癌肿发生转移后症状:
①肺转移 绒癌因其血运的特点,故转移肺部量较多,引起咳嗽、血痰、咯血。
②阴道转移 癌细胞转至阴道,形成的实质肿块突出阴道粘膜面,若表面破裂,可引起大量流血,甚至致命。
③脑转移 癌细胞扩散到脑部,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有头痛、偏瘫、呕吐、平衡失调、视觉障碍、失语、高热、抽搐、昏迷等症状。
④肝、肾、消化道转移 引发相应脏器被癌侵犯的症状。
二、绒毛膜癌晚期转移症状
绒癌转移途径,主要是通过血运,随着血运绒癌的滋养细胞播散至全身,病变原发于子宫,不久即侵入子宫肌层的血窦中,由此进入宫旁组织的静脉内,形成宫颈、宫旁转移,继续发展则在子宫静脉形成瘤栓,血运受阻,逆流至阴道静脉丛,瘤组织乘机进入阴道静脉,形成阴道、外阴转移瘤。侵入子宫和卵巢内的瘤细胞,随回心血流侵入肺动脉,形成肺转移瘤。瘤细胞继续繁殖生长,穿破肿瘤内的静脉,再随回心血流循环扩散到全身器官和各组织,在各处形成转移瘤。此时治疗不恰当,病人不久就会死亡。
1、阴道流血:在产后,流产后,特别在葡萄胎清宫后,有不规则流血,量多少不定。如绒毛膜癌已侵入子宫肌壁问而子宫内膜病变较轻者,可无阴道流血。
2、腹部包块:因增大的子宫或阔韧带内形成血肿,或增大的黄色囊肿,病人往往主诉为下腹包块。
3、腹痛:癌组织侵蚀子宫壁或子宫腔积血所致,也可因癌组织穿破子宫或内脏转移所致。
4、转移症状:绒毛膜癌的滋养细胞很早侵入宫旁组织的静脉内,由此逆行而转移到阴道,上行经右心而至肺,再由肺继发转移而扩散致全身各主要器官,如脑、肝、肾、胃肠等。
①肠转移:绒癌主要以血行转移,其中肺部转移的发生的可能占第一位,咯血是较早出现的症状,也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甚至胸腔积液。转移灶侵犯支气管粘膜时可造成咯血;侵犯胸膜时可出现胸痛,胸腔积液、积血。如广泛的微血管内出现细胞栓塞,可引起呼吸困难。
②阴道转移:仅次于肺,占第二位。其特征为紫蓝色的结节。突出于阴道粘膜面,为实质的肿块,如表面破裂,可引起大出血,也易感染。
③脑转移:常继发于肺转移之后,是绒癌病人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很早期,是脑动脉内瘤栓期,造成局部缺血,出现一过性症状。如突然跌倒,失语、失明、过几秒或几分钟后恢复。以后血管内瘤细胞继续生长发展,产生破坏性症状,造成蛛网膜下腔及附近脑组织出血,主要的症状为头痛、偏瘫、呕吐、平衡失调、视觉障碍、失语、高热、抽搐、以至昏迷,如引起脑癌,病人可突然死亡。
④肝转移:肝区压痛,肝肿大,破裂时可引起内出血。
⑤消化道转移:出现呕血或柏油样大便。
⑥泌尿系转移:有血尿等。
三、绒毛膜癌转移灶的治疗
1、外阴及阴道出血的处理:转移瘤未破溃,除5-Fu静滴外,可加用5Fu250~500mg转移瘤内注射。 绒毛膜癌
隔2~3天注射一次,至转移瘤明显缩小为止。若转移瘤已破溃出血,可用纱布条压迫止血,或纱布条上涂上无菌出血药物,如云南白药也有效。如经过以上方法仍不能止血时,可考虑手术切除或缝合。
2、腹腔内出血的处理:如有急性明显腹腔内出血时,应立即剖腹手术,切除子宫。术后继续全身化疗。
3、脑转移的处理:
①全身化疗。治疗药物是常用的5-Fu与ksm联合化疗;
②对症治疗,使化疗发挥作用,降低颅内压用甘露醇或山梨醇250m1、4~6小时一次,半小时滴完;
③镇静控制抽搐可用安定,巴比妥或杜冷丁等药物;
④防止并发症昏迷、抽搐跌倒、咬伤、吸入性肺炎等,要做好护理工作,同时要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4、咯血的处理:一旦发生大咯血时,处理较困难,目前尚无很理想的处理方法。
①用脑垂体后叶素20u加入5%葡萄糖液500m1静滴;
②出血药物可用止血芳酸及对羧基苄胺等;
③手术,如能确定出血部位,条件及时间许可,考虑急诊肺叶切除。同时注意抗休克,纠正贫血。抗感染及防止咯血而引起窒息。
四、绒毛膜癌分期
临床分期是了解病情发展、制定治疗方案与评价治疗结果的重要依据。目前,国际上对绒癌尚无能确切反映病变情况比较理想的临床分期。国内宋鸿钊等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制订了一个适合临床实用的临床分期已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FIGO考虑为国际统一分期标准。目前,国内均采用此分期,介绍如下:
Ⅰ期:病变局限于子宫(无转移)
Ⅱ期:病变转移至他部生殖器或/及其近旁组织、附件或阴道(近端转移)
ⅡA转移至宫旁或附件
ⅡB转移至阴道
Ⅲ期:病变转移至肺(远端转移)
ⅢA球形阴影直径<3.0cm或片状阴影总面积<一侧肺的1/2
ⅢB>ⅢA
绒毛膜癌临床特点和诊断
1、临床特点 凡流产、分娩、异位妊娠后出现症状或转移灶,并有hcg升高,可诊断为绒癌。葡萄胎流产后1年以上发病者,临床可诊断为绒癌;半年至1年内发病则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均有可能,需经组织学检查鉴别。
2、hcg测定 是诊断绒癌的很重要手段。一般β-hcg降至正常值在人工流产和自然流产后分别约需30日和19日,足月妊娠分娩后为12日,异位妊娠为8-9日。若超过上述时间,hcg仍持续在高值并有上升,结合临床情况,绒癌诊断可以确定。若临床疑有脑转移,可作腰穿测定脑脊液hcg。由于β-hcg不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当血清与脑脊液β-hcg值人数在20:1以下时,应考虑为中枢神经系统转移。
3、影像学诊断 b型超声用以诊断滋养细胞肿瘤子宫内病灶外,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可反映绒癌所致的低阻抗血流丰富信号,故能进一步提高子宫绒癌诊断的正确性。x线胸片作为肺转移的常规检查,ct用以诊断普通x线片难以发现的早期肺部病灶。mri主要用于诊断脑转移。
4、组织学诊断 检标本中,若仅见大片分化不良的细胞滋养细胞和合体滋养细胞以及出血坏死,而未见绒毛结构,即可诊断为绒癌。
五、易于绒毛膜癌混淆的疾病
1、妊娠性绒毛膜癌
与非妊娠性绒毛膜癌两者皆为滋养层细胞肿瘤,在病理形态上基本相同,但其组织发生及临床表现有明显不同。妊娠性绒毛膜癌主要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由这次妊娠时滋养层细胞发生恶性变而成;而非妊娠性绒毛膜癌多见于儿童或年轻妇女,临床上表现为性早熟,其组织发生是患者自己在胚胎时部分滋养层细胞异常发展的结果。常和卵巢其他恶性肿瘤同时存在。
2、卵巢妊娠
非常罕见。有闭经史及不规则阴道出血。妇科检查可发现卵巢肿块。破裂出血时,可出现急性腹痛内出血等症状。尿hCG呈阳性反应,应与卵巢绒毛膜癌鉴别。但卵巢妊娠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不出现全身转移症状及体征。阴道可有蜕膜管型排出,必要时可行诊断性刮宫协助诊断。
3、恶性葡萄胎
一般认为恶葡只发生于葡萄胎后而绒癌可发生于足月产后、流产后(包括宫外孕、自然流产或人工流产)。继葡萄胎后恶变者,绒癌及恶葡均有可能。但在发生时间上有差异。根据北京协和医院的经验,葡萄胎排出后半年内恶变者,绝大部分(96.5%)为恶性葡萄胎,一年以上恶变者绝大部分(92.85%)为绒癌。6个月至1年间发生者恶葡与绒癌各占半数。故就一般论,间隔时间愈长,绒癌的可能性愈大。
4、合体细胞子宫内膜炎
足月产后,特别是流产或葡萄胎排出后,刮宫或切除子宫病检可在浅肌层内尤其是胎盘附着部位,可见有散在的滋养细胞(以合体滋养细胞为主)及炎性细胞,乍看好象肿瘤图象,但深肌层亚无浸润。血或尿内hCG测定亦多为阴性。故不属于滋养细胞疾症范围。一般经过完全刮宫后即可逐渐恢复正常。Park(1981)认为合体细胞子宫内膜炎一词亚不适当,因参与良性侵蚀的细胞为单核,而非合体与多核,且无明显的炎症过程。
5、滋养细胞假性瘤
有种种名称,除滋养细胞假性瘤外,还有合体细胞瘤,非典型绒毛膜癌,均指组织学与临床不具有典型绒癌现象,亦不转移之“持续型良性绒毛膜侵蚀病变”,为胎盘附着处合体滋养细胞反应性增生,形成瘤状。在组织学上,合体滋养细胞也每每表现出多形性,也出现大的奇形怪状的核。不存在绒毛结构。与绒癌鉴别是困难的,但根据无核分裂象、缺乏细胞滋养细胞亚没有侵犯子宫深肌层而造成破坏的倾向等,可与绒癌鉴别。
六、早期绒毛膜癌发展成葡萄胎的可能低
我国葡萄胎的发病的可能并不低,但它发展为恶性葡萄胎和绒癌的可能性较小,葡萄胎预后几乎达100%,绒癌虽然恶性度高,但若能早期发现治疗,治疗结果也非常显著。有些病例不用切除子宫,单用化疗就能治疗,治疗后还可能生儿育女。所以,生育年龄的妇女若发现葡萄胎排出后流血,或流产、生产后有不规则阴道流血,都应警惕恶性滋养细胞瘤,并及时到医院做有关检查:
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
②B超检查。
③CT检查。
④核磁共振检查。
⑤x线检查。
⑥流式细胞术(FCM)检查。
七、绒毛膜癌晚期饮食原则
1、饮食要全面,品种丰富,如各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
2、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苹果、桔子、梨、油菜、荠菜、大白菜、胡萝卜等。
3、饮食宜清淡,不食羊肉、虾、蟹、鳗鱼、咸鱼、黑鱼等发物。 4、多吃有抗癌作用的食物,如蘑菇、黑木耳、大蒜、海藻及蜂王浆等食物。
5、多食用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维生素C和E有阻止细胞恶变和扩散、增加上皮细胞稳定性的作用。据专家介绍,维生素C还可防止放射损伤的一般症状,并可使白细胞水平上升;维生素E能促进细胞分裂,延迟细胞衰老;维生素B1可促进患者食欲、减轻放射治疗引起的症状。因此,应多吃含上述维生素丰富的食物,芝麻油、谷类、豆类以及动物内脏等。
6、进食适量糖类,补充热量。大剂量放射治疗的患者,可使其体内的糖代谢遭到破坏,糖原急剧下降,血液中乳酸增多,不能再利用;而且胰岛素功能不足加重。所以补充葡萄糖的效果较好,另外宜多吃蜂蜜、米、面、马铃薯等含糖丰富的食物以补充热量。
八、绒毛膜癌的预防
1、广泛开展优生优育、计划生育知识普及,做好避孕工作,减少妊娠机会。文明性生活,防止性病传播,人流术后组织送病理。
2、绒癌近期治疗后巩固化疗1~3个疗程,以后每周测定血β-hcg一次,正常者3个月后再巩固化疗一次,以后每半年化疗一次,2年不复发者不再化疗。
3、良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恶变机会,据目前文献报道约为10%~20%,故随诊工作持续至少2年,有条件者应长期随诊。
4、绒癌治疗后对要求生育期的妇女严格避孕2年,为防止β-hcg值受避孕因素影响,很好采取男用避孕套和女用阴道隔膜双生避孕法。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喉癌晚期死前症状 下一篇:口腔癌晚期临终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