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癌 > 皮肤癌护理 > 正文

外阴基底细胞癌在临床上有哪些显著特点?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0-07-06 10:51:07 浏览次数: 20

  外阴基底细胞癌其发病因素目前临床上尚未明确,但有报道可能与局部放射治疗有关。但其他部位的基底细胞癌,如头面部的基底细胞癌可能与日光有关,但这仍不能完全解释全部外阴基底细胞癌的原因。
该疾病肿瘤位于大阴唇,发展缓慢,很少侵犯淋巴结。有3种基本类型。3种类型可单独存在,也可混合存在。
1.结节溃疡型 表现为一实质性结节;中间形成深溃疡,边缘隆起呈围堤状隆起,为侵蚀性溃疡。
2.扁平型 病灶较表浅,扁平,表面粗糙呈蜡状、丘疹、红斑样,带有黑色素或呈微红色,质地较硬。
3.息肉型 息肉状赘生物表面完整。
镜下肿瘤组织自表皮基底层长出,伸向真皮或间质,轮廓如棒状,或不规则地图形分布。在细胞团巢的外线为栅栏状排列的一层细胞,呈柱形,梭长杆形、深色,其长轴呈栅栏状排列,相当于表皮的基底细胞。
在中央部分的细胞,核呈卵形,胞质也不多;有的含较多色素而呈深色。组织结构多种多样,有的呈巢团状,巢内有角化珠;也有巢内出现腺腔样空隙;有的细胞巢团与表皮基层相连,有的接近毛囊形状。
不管哪一种都具有一特征,即瘤组织边缘部总有一层栅状排列的基底状细胞。有的瘤组织被周围纤维组织挤压成索条状则称硬化型。这种癌有局部浸润的行为,但一般不发生转移,为低度恶性。如癌灶中部分为鳞状细胞癌则称为基底鳞状细胞癌,其恶性程度是根据这部分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而决定。
组织学上基底细胞癌应与皮肤汗腺癌和毛发癌区别,汗腺瘤有2层细胞排列特点,毛发癌有始基毛囊的结构。这两者皆无边缘栅状排列的基底细胞层的特征。此外尚应与基底样细胞癌鉴别,后者发病年龄较轻,组织学上有挖空细胞,对HPV DNA的检测呈阳性结果,这些是基底细胞癌所缺乏的。
外阴基底细胞癌病灶多为单发,偶为多发。该病病史长,初起无自觉症状。此后以外阴瘙痒、烧灼感为主要症状。有溃疡形成可出现疼痛或有出血、渗出,并有血性臭味分泌物。可有身体其他部位基底细胞癌的病史。
常表现为小的病灶,位于大阴唇,也可在小阴唇、阴蒂和阴唇系带出现。病灶早期呈灰色,几乎有些半透明,位于变薄的上皮下,小结节直径常常<2cm。有3种基本类型即结节溃疡型、扁平型、息肉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所见,诊断一般无困难,但需作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确诊。由于外阴基底细胞癌生长发展缓慢,很少侵犯淋巴结,所以从出现症状到诊断治疗,往往经过较长时间,有报道平均为6.6年。若在外阴部仅见一个病灶,应检查全身皮肤有无基底细胞癌。
外阴基底细胞癌的鉴别诊断:
1.与外阴未分化鳞状细胞癌鉴别 通常病灶发展较快,病史较短,易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
2.与外阴恶性黑色素瘤鉴别 如具有色素沉着者应与外阴黑色素瘤相鉴别,但往往难以鉴别,确诊需病理检查。外阴恶性黑色素瘤有痣的病史和恶变过程,恶变后发展较快,易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
3.与前庭大腺癌相鉴别。
4.与未分化鳞状上皮癌鉴别 未分化鳞状上皮癌通常病灶发展较快,病史较短,也易出现区域淋巴转移。
5.与乳头状瘤鉴别。
6.与外阴结核鉴别 易形成溃疡,溃疡底部可见干酪样分泌物。有结核病史,病理活检可证实。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