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温家宝总理的一封信
敬爱的温总理:?
您好!?
我叫郑伟达,是福建省政协委员,农工党的一名普通党员,也是一名普通的中医医生。总理,您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同志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日理万机、日夜操劳、殚精竭虑,其重任在肩、任劳任怨,我们都能理解。?
党中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我国13亿人民皆能安居乐业,这是一个多美好的理想和多伟大的目标。但我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占世界人口的1/4,农村人口占70%。由于农村、农业基础薄弱,经济增长缓慢,是全面奔小康社会的一大阻力。我认为要解决农村、农业问题,首先要解决农民健康保健问题,使9亿农民健康,才能使广大的农民富强起来。我建议党中央国务院“在农村实施中医药医疗保健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是否妥当,请温总理在百忙中给予指示为盼!?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我国近70%的人民生活在农村,农村散居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由于农村的农业生产比较落后,经济基础也比较薄弱,长期以来,农民没有享受医疗保障,农民由于生病而返贫、因病而致贫问题较严重。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其一:影响和阻碍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二:直接关系到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党中央已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纠正近年来出现的结构失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失衡、人与自然失衡等系列问题。治理国家讲究的“统一平衡”四个字,与我国中医讲的“阴阳平衡”和“整体观”似乎很相似。古人曰:“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是有一定道理的。目前党中央国务院也是着眼和顾及全局、整体的利益,因此在考虑城市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还要同时考虑三农问题。我认为三农的主要问题是要解决好农民的医疗卫生保障问题,防御疾病的传染,提高农民素质,保健身体,使富起来后不再“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目前限于我国的经济和国情条件,用西方医疗保障模式来解决农村的医疗保障固然行不通,西方西医成就之伟大不言而喻,但西医费用之昂贵也有目共睹,西医越现代化,投资就越大,收费就越高。而中医中药就显然不同。几千年来,中医药发展形成了一套以“简便廉验”为特点的医疗办法和经验,且中医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与未来医学发展方向极具一致性。因此建议采用“在农村实施中医药医疗保健工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农民享受到更高的待遇,得到更大的实惠,使9亿农民强壮起来,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安居乐业,民强了国就富了。具体实施模式简述如下:?
一、农村的医疗卫生保障实施中医药防病治病:凡农村农民(干部除外)不论大小疾病,看中医药皆能报销或直接登记冲帐,看西医西药自己掏腰包。农村中医院不能搞市场经济,要以大医精诚、仁心仁术,以看好每个病为本,不以赚钱搞经济为目的。这个农村中医院采取国家财政补贴,地方财政支付和社会各界捐款,其中中药材部分来自农村农民种植,这部分费用就可以自主解决。?
二、鼓励自学成才,师带徒:各省市创办中医药大学培养铁杆的中医师来解决中医药后继乏人、后继乏术的问题。每个村中医卫生所要有两名中医师,每个乡中医卫生院要五名中医师,每个县的中医院至少要有十名中医师或主任中医师、副主任中医师的配备,或按人口多少配备,500人配1名中医师,按这样的配备要培养200万左右中医队伍。每个中医师每月600元工资,一年7200元,200万中医师每年的工资约144亿人民币,由国家和地方共同负担应该可以承受。?
三、中医师队伍建设要培养德才兼备、仁心仁术、大医精诚的人才:中医师原则上要以自愿安心农村、立志农村的人才和培养本地本土的中医师人才。这支队伍不但医术要高,理论要深,经验要丰富,且政治思想要正确,可吸收其中德才兼备的中医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利于广大农村的安定团结,也是农村建设的一支好的队伍。?
四、要建设一支合格的中医药领导班子: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省市县乡村都要成立中医药管理机构,这个机构要由热爱中医、尊重中医、对中医有热情、德才兼备的人担任领导职务,或从合格的中医师里选拔担任。只要他符合条件,不惟学历、年龄、资历所限制。?
尊敬的温总理,这是一个农工党普通党员、普通中医师的肺腑之言,是否可行,请您在百忙中给予指示。如蒙恩准,我将进一步上呈此方案的实施细则。?
再次向您致以很崇高的敬意!?
中医师郑伟达?
2005年1月5日
附:国家信防局信复字【2005】235号
郑伟达同志:
您致温家宝同志的信收悉,我局已将来信转请卫生部办公厅参阅。感谢您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关心。?
谨此函复。?
国家信防局?
2005年1月31日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政协提案--弘扬仁义礼智信,推行中 下一篇:卫生言论--给吴仪副总理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