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证论治?
【湿热蕴毒】
主证:腹部肿块,腹胀痛,或伴有腹水,不规则阴道出血,大便干燥,尿黄灼热,口干,苦不欲饮。舌质暗,苔厚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则:清热利湿,解毒散结。?
处方: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仙鹤益寿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
方药:半枝莲30g,龙葵30g,白花蛇舌草30g,白英30g,川楝子12g,车前草30g,土茯苓30g,瞿麦15g,败酱草30g,鳖甲30g,大腹皮10g.?
【气血瘀滞】
主证:腹部包块坚硬固定,腹胀,面色晦暗无华,形体消瘦,肌肤甲错,神疲乏力,二便不畅,尿黄。舌有瘀斑及暗紫,脉细、涩或细弦。?
治则:行气活血,软坚消积。?
处方: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癥消癀(癥痛康),每次1g,每日3次。?
方药:当归15g,川芎10g,三棱10g,莪术15g,延胡索10g,鸡血藤30g,生牡蛎30g,土茯苓30g、干蟾10g,生芪30g。?
【痰湿凝聚】
主证:胃脘胀满,时有恶心,面虚浮肿,身倦无力,腹部肿块及腹股沟皮下结节肿物。舌润,苔白腻,脉滑。?
治则:健脾利湿,化痰软坚。?
处方: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抗癌健康冲剂,每次1包,每日4次。?
方药:党参15g,生黄芪30g,白术10g,茯苓15g,车前子15g,山慈菇15g,夏枯草15g,赤芍10g,半夏10g,猪苓15g,海藻15g,厚朴10g。?
2.中西医结合治疗
卵巢癌的治疗应以综合治疗为主,其中手术切除为主要方法。虽然多数患者手术时己属晚期,但尚有不少病例存在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因卵巢癌常系种植病灶,一般较易剥离和切除。对切除后或者因故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例,则以放疗、化疗及中医药治疗。放疗、化疗对卵巢癌的效果较肯定,是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能延长生存期。一般在手术后应用化疗,但化疗全身用药反应较大,常引起严重骨髓抑制,中毒性肝炎损害亦常见。因此,我们主张化疗配合中药治疗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结果。?
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时,中医应以扶正培本为主,如调理脾胃、补气养血、滋补肝肾等,以作为放疗、化疗结束后的巩固治疗。中药可攻补兼施。晚期以中药治疗为主者,亦以攻补兼施,尽量创造条件,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以达到延长生命的目的。?
中晚期腹水者:甘芫(三元)逐水丸,每次1g,每日3 次。疼痛者:癥消癀(癥痛康),每次1g,每日3次;痛立停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配和放、化疗,扶正固本胶囊,每次5 粒,每日4次;仙鹤益寿胶囊,每次5粒,每日4 次;参灵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均可减轻放疗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
3.病案
佟某,女,34岁,1991年4月1日初诊。患者于1989年12月因腹泻在辽宁省肿瘤医院诊断为卵巢癌,并行卵巢切除术,术后以“铂类”药为主化疗8次,一段时间恢复良好。1990年7月发现右腿肿痛,9月11日行右腿腹股沟淋巴肿块切除术,术后疼痛逐渐加剧。今年3月2日在洗浴时无意中发现右侧乳房乳头下有一枣般大小质硬结节,用力按、揉、压感到疼痛加剧。3月4日经复查发现盆腔淋巴转移,乳腺小叶增生。症见:神疲乏力,痛苦面容,右下肢肿胀,疼痛剧烈,心悸,两乳部肿块大如核桃,坚硬如石,疼痛不已,动则心悸,手足麻木,不思饮食,头部昏晕,两侧发痛,月经长期紊乱,形体消瘦,舌质淡晦,脉细而弦。证属肝郁气滞,痰气内结。治则:疏肝理气,软坚散结。方药:①慈丹胶囊、复方莪术消瘤胶囊、癥消癀(癥痛康),各药连服60天。②汤药:柴胡10g,青皮10g,丝瓜络12g,瓜蒌13g,元参10g,牡蛎12g,穿山甲9g,鹿角霜9g,浙贝母9g,当归9g,赤芍9g,甘草6g,每日1剂,连服60剂。?
二诊(同年6月19日):药服8剂,乳部硬块变软,疼痛停止,饮食增加,再服完50剂乳部肿块全部消散,健康如常。效不更方,仍以上方去汤药,连服30天。?
同年7月13日、8月19日、10月21日,分别来诊,未见明显不适之症,前后共服药6疗程。于1992年3月7日至医院复查,报告未见病灶转移。遂自行停药。?
1997年7月1日在香港回归之际,特随访之,家人告之今已出差旅游,参加各种活动。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肿瘤治验之子宫内膜癌 下一篇:肿瘤治验之多发性骨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