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辨证论治?
【肝胃不和】
主证:胃脘胀满,时时作痛,串及两胁,口苦心烦,嗳气陈腐,饮食少进或呕吐反胃,舌苔薄黄或薄白,脉弦细。?
治则: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扶正固本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
方药:柴胡10g,郁金10g,枳壳10g,旋覆花(包)10g,代赭石15g,半夏10g,杭芍15g,甘草6g,焦三仙30g,玫瑰花10g,白屈菜10g。?
【脾胃虚寒】
主证:胃脘胀痛,喜按就温,或暮食朝吐,朝食暮吐,或食入经久仍复吐出,时呕清水,面色苍白无华,肢凉神疲,或便溏浮肿,舌质淡胖,齿迹,苔白滑润,脉沉细缓或细濡。?
治则:温中散寒,健脾和胃。?
处方: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扶正固本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
方药:人参10g,白术10g,云苓10g,半夏15g,良姜6g,荜茇10g,梭罗子10g,陈皮10g,甘草6g,生芪30g,草蔻6g。?
【瘀毒内阻】
主证:胃脘刺痛,灼热灼痛,食后痛剧,口干思饮,脘胀拒按,心下痞块,或有呕血、便血,肌肤桔燥甲错,舌质紫暗或见瘀点,脉沉弦、细涩或弦数。?
治则:解毒祛瘀,清热养阴。?
处方: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复方莪术消瘤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扶正固本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
方药:生蒲黄10g,五灵脂10g,蛇蜕6g,血余炭3g,仙鹤草30g,蜂房12g,延胡索10g,棕榈炭20g,玉竹15g,白屈菜20g,藕节20g。?
【气血双亏】
主证:晚期胃癌,重度贫血,面色苍白无华,面目虚肿,畏寒身冷,全身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虚烦不寐,自汗盗汗,纳少乏味,形体赢瘦,上腹包块明显,舌质淡胖,白苔,脉虚细无力或虚大。?
治则:补气养血,健脾补肾。?
处方:慈丹胶囊,每日4次,每次5粒;复方莪术消瘤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
方药:黄芪30g,人参30g,党参30g,白术10g,云苓10g,黄精10g,甘草6g,当归6g,谷麦芽各15g,仙灵脾10g。?
临床辨证加减用药:呕吐加半夏、生姜、竹茹、旋覆花、赭石、丁香、威灵仙、佩兰等。口干加石斛、麦冬、天花粉、知母等。胃疼加延胡索、香附、白屈菜、降香、梭罗子、五灵脂、乌头、荜茇、八月札等。便干加火麻仁、郁李仁、大黄、芒硝、瓜蒌等。便溏加儿茶、老鹳草、石榴皮、苍术、扁豆、罂粟壳等。呕血、便血加仙鹤草、血余炭、棕榈炭、棉叶、白及或云南白药2g拌安络血40ml内服。腹胀加枳壳、厚朴、莱菔子、焦槟榔、砂仁、沉香、大腹皮等。
2.中西医结合治疗
(1)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可以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胃癌的远期治疗结果。?
Ⅰ期:①手术完全医治为主。②手术前不用中药或化疗。③手术后一个月内调理脾胃,健脾益气,以恢复胃肠功能增进食欲,促进手术后体力恢复。如手术后表现为气阴两虚,则以益气养阴为主;如营卫失和,表虚自汗,则益气固表。术后配合选用扶正固本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
Ⅱ期:①完全医治手术为主。②为观察中药对癌灶的作用,可于手术前短时间(不超过半个月)服用中药,手术后作病理分析。③手术后1个月内,调整脾胃以利健康。④化疗两个疗程之间,扶正祛邪,观察3~5年。术后配合用慈丹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扶正固本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
Ⅲ期:①争取作完全医治手术。②手术前可作化疗、放疗或中药治疗。③手术后(完全医治手术或姑息性切除手术)1个月内调理脾胃。④手术后化疗或放疗开始时,用中药配合防止不良反应。⑤放疗、化疗结束后或休息期,用扶正祛邪基本方加减治疗。?
Ⅳ期:①无法手术者以化疗和中药治疗为主,必要时作短路旷置手术,为服药创造条件。②以中药治疗为主,辨病辨证相结合。扶正祛邪,配合单方、偏方、验方及效方治疗,必要时配以小剂量化疗。③形体尚实,一般情况尚好者,以联合化疗为主,配合中药扶正,定期化疗。化疗期间,坚持服用扶正祛邪方药。慈丹胶囊,每日5粒,每日4次。癥消癀(癥痛康),每次1g,每日3次。如晚期出现腹水可用甘芫(三元)逐水丸,每次1g,每日3次。疼痛者可选用痛立停胶囊,每次5粒,每日4次。?
(2)以手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手术仍是目前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只要患者全身情况许可,又无明确远处转移者,均应手术探查,争取切除。视情况作完全医治手术、姑息性切除手术或短路手术。部分Ⅲ期及Ⅳ期患者,如已有肝腹膜或腹腔淋巴结广泛转移已超出所能切除的范围,在患者情况允许时,尽管病情已属晚期,仍尽量争取作病灶胃大部切除术,待症状有一定缓解后,则更有利于发挥其他治疗方法的作用。如原发肿瘤无法切除,如有可能作一个胃肠吻合短路手术,可以使患者得以进一步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著者曾治疗过几例这种情况的患者,有的手术后用化疗加中药治疗,生存时间达二、三年以上,比预期手术后生存三至六个月有了明显延长,而且生存质量较好,食欲体重如常。?
早期胃癌手术后单纯服中药者,应坚持用药数年,然后再酌情改变间断服药。中药服用扶正祛邪基本方,其他期胃癌手术后,在开始能进食时,即可用中药调理,待全身情况好转后,再作其他治疗。?
①手术后调理脾胃方:生黄芪30g,党参15g,陈皮10g,枳壳10g,半夏10g,厚朴10g,石斛15g,砂仁6g,鸡内金10g,生三仙30g,甘草6g。?
自汗及虚汗多者加浮小麦、五味子、防风。阴虚者加沙参、麦冬、生地。腹胀加莱菔子、大腹皮。便干加火麻仁。便溏加白术、云苓。?
②扶正祛邪基本方:生黄芪30g,太子参30g,白术10g,云苓10g,陈皮10g,补骨脂10g,半枝莲30g,藤梨根30g,白英30g,白花蛇舌草30g,草河车15g,焦三仙30g。肿节风片3片,每日3次。?
(3)以药物为主的综合治疗:大多数胃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周围淋巴结已有转移,手术单纯切除的远期治疗结果不佳,手术后还需要以药物治疗(化疗、中药及免疫)以延长生命,提高远期治疗结果。?
胃癌化疗的同时运用中药治疗,除直接祛邪外,还可扶助元气,增强机体抵抗力,减轻毒性作用,保证化疗能正常进行。可给予健脾和胃、滋补肝肾方药,如黄芪、太子参、白术、云苓、焦三仙、鸡血藤、黄精、半夏、沙参、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等,另可选用地黄延年胶囊等。
如血清谷丙转氨酶高,可加茵陈20g,蒲公英30g,虎杖30g;如麝香草酚浊度试验升高,予乌鸡白凤丸1丸,每日两次。?
(4)放疗加中药治疗:胃癌放疗开展较晚,但实践证明,手术前放疗对防止手术后复发有所裨益,放疗时配以和胃降逆、养阴益胃中药,可以减轻放疗反应。?
胃癌放疗时配合方:北沙参30g,麦冬15g,石斛15g,玉竹15g,鸡血藤30g,橘皮10g,竹茹15g,木瓜10g,女贞子15g,内金10g,甘草5g,每日1剂,水煎服。选用仙鹤益寿胶囊,每日4次,每次5粒。?
3.病案
例1:简某,女,32岁,教师,1996年6月19日初诊。缘于数月前朋友结婚宴请,多喝了几杯酒后感到脘胀不适,甚则恶心欲呕,经外院给予胃复宁、654-2等药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但终不能去。于5月20日在温州三医院胃镜检查示:①胃窦部溃疡型癌;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建议手术治疗。因患者惧怕手术,又转至上海某医院检查治疗,检查结果相同,亦建议手术加化疗。因患者怕手术,又知道化疗的不良反应,于6月5日自动出院,千方百计寻中医治疗,经一胃癌健康患者介绍,千里迢迢来本院求治。症见胃脘痛剧,食入则加重,上腹部痞闷胀满,不思饮食,辗转不安,大便3日一行,疼痛拒按,喜暖,喜进热粥,舌苔白、后部略浮现黄色。查体:未见淋巴结转移。既往两次怀孕6个月后不产,至今未有小孩。辨证:寒瘀互结。治则:温胃化瘀。处方:癥消癀(癥痛康)30瓶,每次1g,每日3次;慈丹胶囊、扶正固本胶囊每日各4次,每次各5粒。汤药:高良姜9g,干姜6g,吴茱萸9g,木香5g,枳实9g,厚朴9g,酒军9g,槟榔12g,焦神曲12g,三棱9g,延胡索12g,每日1剂,连服15剂。?
二诊(1996年7月20日):胃脘痛已止,胃脘痞满亦除,不拒按,且能进米饭,喜热饮食。脐左处重按之尚有轻痛感,大便干燥,舌苔薄白,脉滑,重按有力。据此脉症,可知寒邪已祛,瘀结渐行,故用温下法,以涤邪外出,仍以上方出入。中成药方同前。汤药方原方加附子3g,当归9g,桃仁易三棱,内金9g,再进20剂。?
三诊(1996年8月21日):大便通畅,胃脘痛未再作,腹部已舒适。舌苔已正常,脉象已缓和。嘱再续服中成药3个月,汤药停之,另以饮食调之,嘱多饮怀山粳米粥。?
1997年9月21日来信,已临床治疗,仍从事教师工作。??
例2:王某,男,69岁,工人。1999年10月20日行胃癌完全医治术,10月21日病理检查示: 胃窦部低分化腺癌,术后行10次化疗。2001年7月13日因腹部疼痛,CT检查为胰腺转移瘤,大小约4.5cm×4.0cm ,为控制其瘤体增大和继续转移,2001年8月28日来我院就诊。症见:腹中疼痛,面色苍白无华,面目虚肿,畏寒身冷,全身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虚烦不寐,自汗,纳少乏味,形体赢瘦。苔白,脉虚细无力。临床诊断: 胃窦癌术后,胰周淋巴转移。中医辨证:脾胃虚弱,瘀毒蕴结。治宜:健脾益胃,化瘀解毒,软坚散结。予以:慈丹胶囊5粒/次,4次/日,复方莪术消瘤胶囊 5粒/次,4次/日,归脾丸30丸,1丸/次,2次/日,早晚服。?
二诊(2001年12月5日):患者服上药后自觉胃部疼痛减轻,精神较好,自觉有力,纳好、睡眠较好。但患者咽肿、大便干,小便黄,说明前诊辩证准确,用药基本正确,活血化瘀力强些,遂调整处方:.慈丹胶囊,健脾丸 服法同上,再服一个月。?
三诊(2002年1月21日):家属来电告之,近CT检查见胰周淋巴结已明显缩小,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患者康健,要求继续巩固治疗,予以:慈丹胶囊 60粒×20盒,服法同上;汤 剂:八珍汤。服后患者一般情况较好,病情稳定,至今无复发和扩散,健康生活。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