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在临床上较为多见,我国传统中医认为,肝癌是由七情、劳倦内伤、外感六淫所致的疾病,饮食失调,脏腑虚损,气血不和,气滞血瘀,痰气凝聚日久而成,早期多表现湿阻、气滞症状和脾虚体质;中期出现气滞、血瘀、湿热、热毒的表现,晚期则常见阴虚、津亏之症候。
中医治疗肝癌偏方
1、肝肾阴亏型(晚期)
主证:膨胀肢肿,蛙腹青筋,四肢柴瘦,短气喘促,唇红口干,纳呆胃食,烦躁不眠,溺短便数,甚则神昏摸床,上下血溢。舌光无苔,舌质红绛,脉细数无力,或脉如雀啄。
治则:滋水涵木,益气育阴。天福星特粉辅以天福星Ⅰ号基础方加五味子酸甘入肝为引。
加减法:本型已属终末期重症,多有危殆险症出现,如腹水胀顶酌加木香、半枝莲。肝性脑疾病神昏加羚羊角送服安宫牛黄丸,上下血溢加鲜旱莲叶、鲜藕汁、水牛角。
2、辨病常用方
2.1肝癌辨病中草
斑蟊:辛、温,有毒,有攻毒蚀疮、破血散结的功效,《本经》谓:"破症瘕"。《纲目》谓:"通血闭症块"。抗肿瘤有效成分为斑蟊炮制后每次用1-3只,入丸散剂,一般不入煎剂。不良反应为皮肤起泡或尿血。
干蟾皮:甘、辛、温,有毒,有攻毒草消瘤、通窍止痛、强心利尿的功效。《纲目》谓:"治发背疔疮一切恶肿"。《日华》谓:"破症结――傅恶疮"。抗肿瘤有效成分为蟾毒内酯类。干蟾皮每天量从10克开始,可遂渐递增至20克,水煎服,入丸散剂用量为水煎剂的1/3。
蜈蚣:咸、寒,有小毒,有破积消肿、解毒止痉的功效。《别录》谓:"疗积聚"。《日华》谓:"治症瘕"。抗肿瘤有效成分为组胺样物质。
2.2辨病常用中成
大黄庶虫丸(《金匮要略》方):含大黄、庶虫、虻虫、蛴螬、水蛭、干漆等,有活血祛瘀、清肿散结的功效,适于各期肝癌正气未全虚者。服量每次3-6克,每天3次。有消化道出血慎重,大便溏者慎用。
3、急证和兼症的治疗
血证:可选用西医血管套扎,可用冰、冻、紫地合剂或田七阿胶浆灌胃。
肝性脑病:见于肝癌晚期合并肝性昏迷,可用安宫中黄丸。
黄疸:方用"福星Ⅳ号"基础方加田基黄、车前草、茵陈等。
根据肝癌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及转归规律,将肝癌分为气滞血瘀型、脾虚湿困型、肝胆湿热型和肝肾阴虚型四型。
(1)气滞血瘀型:
主证:胸闷腹胀,纳呆乏力,两肋窜痛或胀痛,肚腹结块,推之不移,舌淡红或暗红或边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平。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佐以健脾。
主方:小柴胡汤合大黄zhe虫丸加减。
主药:柴胡、黄芩、郁金、莪术、陈皮、大黄、赤芍各10g,白术、鳖甲各20g,广虫6g,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石见穿各30g。
(2)脾虚湿困型:
主证:神疲乏力,纳呆消瘦,腹胀腹泻,肋痛肢楚,足肿臌胀,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或濡。
治则:益气、健脾、化湿、佐以疏肝活血。
主方:四君子汤合逍遥散加减。
主药:党参、大腹皮、石上柏各15g,白术、苡仁、马鞭草、白花蛇舌草各30g,茯苓、丹参各20g,陈皮、柴胡、当归、半夏10g,生甘草5g,泽泻12g。
(3)肝胆湿热型:
主症:黄疸日深,经久不退,色晦暗,面黧黑,发热胁痛,恶心纳差,口苦干,小便短赤,舌红或绛,苔黄糙或焦黄,脉弦或滑数。
治则:清利肝胆湿热,佐以活血化瘀。
主方:茵陈蒿汤合鳖甲煎丸加减。
主药:茵陈、金钱草、半枝莲、半边莲、败酱草、生苡仁、红藤各30g,栀子、大黄、黄芩、郁金、八月札、赤勺、金玲子各10g,鳖甲煎丸6g(分吞)。
(4)肝肾阴虚型:
主症:烦热口干,低热盗汗,形体消瘦,肌肉酸痛,小便短赤,吐衄便血,或腹水经久不退,舌红少苔或光滑有裂纹,脉弦数或细涩。
治则:滋补肝肾、利水解毒。
主方:一贯煎合知柏地黄丸加减。
主药:生熟地、丹皮、麦冬、何首乌、赤白芍各15g,鳖甲10g、青蒿15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枸杞子12g。
根据肝癌的常见临床表现,以下为临床辨证加减用药参考:
低热加青蒿15g,地骨皮20g,白微10g,银柴胡10g,丹皮10g,生地15g,鳖甲20g。
高热加生石膏30g,知母10g,寒水石15g,滑石15g,或加水牛角15g,羚羊角粉3g(分吞)。
黄疸重用茵陈50g,加姜黄10g,虎杖30g,金钱草30g,龙胆草3g。
齿衄及鼻出血加茅根30g,侧柏炭10g,仙鹤草15g,血见愁20g,蜂房4。5g,生地15g,丹皮10g,水牛角15g,参三七粉3g(分吞),云南白药0。5g(分吞)。
呕血,便血加生大黄15g,参三七粉3g(分吞),云南白药0。5g(分吞),白芨粉10g,花蕊石10g(煅)。
疼痛加降香9g,元胡10g,郁金10g,云南白药0。5g,(吞)乳香3g,没药3g,川楝子10g,苏木10g,徐长卿20g,或外贴镇痛消肿膏或蟾皮。
腹胀加木香10g,厚朴10g,青陈皮10g,大腹皮12g,莱服子10g,花槟榔10g,枳实10g。
腹水加泽泻15g,泽漆5g,猪苓30g,车前子l0g,商陆10g,玉米须30g,二丑6g。
恶心呕吐加半夏10g,竹茹l0g,伏龙肝30g,旋覆花10g,代石30g。
腹泻便溏加炮姜5g,草蔻仁5g,苍术15g,炒扁豆30g,赤石脂12g。
昏迷加安宫牛黄丸一粒(吞)或至宝丹一粒(吞),亦可用醒脑注射液4ml以静脉推注。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