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肝癌 > 肝癌诊断 > 正文

肝癌的早期诊断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1-08-29 14:29:55 浏览次数: 20

    肝癌早期诊断至关重要。从20世纪70~80年代起,由于血清甲胎蛋白(AFP)、实时超声显像和CT的逐步普及和广泛应用,大大促进了肝癌的早期诊断。由于早期诊断比例明显提高,手术切除的可能随之提高,预后亦获得明显改善,肝癌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是临床诊疗和预后的关键。
  就早期诊断而言,对于患者的肝病背景应予充分重视。我国95%的肝癌患者具有乙肝病毒(HBV)感染的背景,10%有丙肝病毒(HCV)感染背景,还有部分患者HBV和HCV重叠感染。
  对下列危险人群应特别加以关注:中老年男性中HBV载量高者、HCV感染者、HBV和HCV重叠感染者、嗜酒者、合并糖尿病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者。此类人群在35~40岁后,每6个月应定期进行筛查(包括血清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当出现AFP升高或肝区"占位性病变"时,应立即进入诊断流程,严密观察,力争早期作出诊断。
  一、肝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目前,在我国肝癌的定性诊断仍以检测血清AFP为主,应高度重视:
  1、在我国,60%以上肝癌病例的血清AFP>400 μg/L;
  2、目前还没有其他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可与AFP相媲美;
  3、AFP检测较少依赖影像学设备和新技术。
  肝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近年来,医学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进步明显,为临床上肝癌的"四定"(定位、定性、定量、定期)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为非侵入性检查,对人体组织无任何不良影响,其操作简单、直观准确、费用低廉、方便无创、广泛普及,可用于肝癌的普查和治疗后随访。
  实时超声造影对于小肝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常用于肝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肝癌与肝囊肿和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较有参考价值,而术中超声直接在开腹后的肝脏表面探查,避免了超声衰减和腹壁、肋骨的干扰,可发现术前CT、超声检查皆未发现的肝内小病灶。但是,超声检查容易受到检查者经验、手法和细致程度的影响。
  2、多层螺旋CT
  CT的分辨比例远远高于超声,图像清晰而稳定,能全面客观地反映肝癌的特性,用于肝癌常规诊断检查和治疗后的随访检查。
  CT 有以下方面的优势:CT增强扫描可清楚地显示肝癌的大小、数目、形态、部位、边界、肿瘤血供丰富程度,以及与肝内管道的关系;对门静脉、肝静脉和下腔静脉是否有癌栓,肝门和腹腔淋巴结是否有转移,肝癌是否侵犯邻近组织器官都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还可通过显示肝脏的外形、脾脏的大小以及有无腹水来判断肝硬化的 轻重,因此CT已经成为肝癌诊断的重要常规手段。特别是CT动态增强扫描可以显著提高小肝癌的检出比例;肝动脉碘油栓塞3~4周后进行CT扫描也能有效发现小肝癌病灶。
  3、磁共振成像(MRI)
  MRI具有很高的组织分辨比例和多参数、多方位成像等特点,而且无辐射影响,因此MRI是继CT之后的又一高效而无创伤性的肝癌检查诊断方法。
  应用肝脏特异性MRI造影剂能够提高小肝癌检出比例,对肝癌与肝脏局灶性增生结节、肝腺瘤等的鉴别亦有较大帮助;另外,对于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结果的跟踪观察,MRI较CT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对肝内小病灶的检出、血管的情况以及肿瘤内结构及其坏死状况等的显示有独到之处,可以作为 CT检查的重要补充。
  4、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
  PET-CT是将PET与CT融为一体而成的功能分子影像成像系统,既可由PET功能显像反映肝脏占位的生化代谢信息,又可通过CT形态显像进行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并且同时全身扫描可以了 解整体状况和评估转移情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的目的,同时可了解肿瘤治疗前后的大小和代谢变化。
  5、选择性肝动脉造影
  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是侵入性检查,同时进行化疗和碘油栓塞还具有治疗作用,可以明确显示肝脏小病灶及其血供情况,选择性肝动脉造影适用于其他检查后仍未能确诊的患者。
  二、防肝癌,重点在防乙肝、治肝炎
  防乙肝 肝癌患者中与乙肝相关者占70%~80%,与丙肝、丁肝相关者为15%~20%,另有5%的肝癌患者可能与酗酒、寄生虫感染、长期服用避孕药等因素有关。随着人们饮食卫生习惯的改善,摄入黄曲霉毒素及饮用被污染的水而导致肝癌的现象正日益减少。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乙肝疫苗是可以预防原发性肝癌的疫苗,并认为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很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科研证实,应用乙肝疫苗诱发保护性抗体的成功的可能可达97%以上。对于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双阳性孕妇,在怀孕后期(7、8、9三个月),每月注射1次高效价的抗乙肝免疫球蛋白,能中和孕妇体内的乙肝病毒,减少胎儿宫内感染的可能。新生儿出生后进行乙肝疫苗联合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也可获得有效保护。
  治肝炎 已经感染乙肝或丙肝的患者,应该认真治疗,避免慢性化。肝癌的形成是长期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肝炎病毒长期复制、破坏肝细胞和肝细胞再生过程,可使部分患者的肝细胞转化为肿瘤。目前,清除体内肝炎病毒的药物主要是干扰素、拉米夫定和抗乙肝免疫球蛋白。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因此,患者千万不能道听途说随便使用,否则有害无益,加重病情。当然,上述药物并不能完全清除肝炎病毒,部分患者将转变成肝硬化。
  肝癌高危人群很好3个月体检一次
  * 35~59岁乙型肝炎患者,有慢性肝炎或乙肝抗原阳性,尤其已发生肝硬化者;
  * 有肝癌家族史者,即家族中父母、兄弟姐妹有人患肝癌;
  * 长期酗酒者。
  建议:上述高危人群每半年(很好3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甲胎蛋白和B超。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原发性肝癌的诊断 下一篇:肝癌的诊断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