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肝癌 > 肝癌诊断 > 正文

怎样检查肝癌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1-08-22 09:32:32 浏览次数: 20

    很多人都想知道怎样检查肝癌?肝癌是一种严重的威胁我们健康与生命的疾病,因此我们要预防肝癌的发生。对于怎样检查肝癌的方法也是有多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检查肝癌的方法。
  在临床上,对于怎样检查肝癌其实肝癌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源也,即癌症发生的原地,癌症由肝部很先发生的,叫原发性肝癌;由身体的其它部位向肝脏转移而成的,叫继发性肝癌。
  肝癌在病理上的分型:传统分为巨块型、结节型和弥漫型。目前常分为浸润型:向非癌部份呈伪足样生长或与伪小叶置换性生长,易形成门静脉瘤栓;膨胀型:有包膜,向非癌部位呈压挤样膨胀性生长,肿瘤结节内有隔壁,各部组织型一致;混合型:由膨胀型向浸润型变化或两者并存。组织学分为肝细胞型:多见,约占80%~90% ;胆管细胞型:较少见,发展缓慢,病程较长,预后较好;混合型:较少见。转移途径:以肝内血行转移发生很早、常见,侵犯门静脉形成瘤栓,瘤栓脱落在肝内引起多发性转移灶,肝外多通过血道、淋巴道和种植转移,以肺转移的可能很高,其次为骨、脑、肾、锁骨上淋巴结等转移。
  怎样检查肝癌?主要方法有:
  (一)化验检查:肝功能检查:肝癌患者应作肝功能检查,多数正常,伴有肝硬化时可出现肝功能损伤,部份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高,肝癌造成肝功能损害仅见于晚期病人。
  (二)超声波检查:超声波检查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手段,A超回声图上常见为丛波或迟钝微小波,还可探测肝脏形态、厚度、各径长度。但由于A超不能直接观察到病灶的形态,临床中已被更先进的B超所淘汰;B超采用超声断层显像,声像图上表现为周围有明显反射光点、光团、光带的癌瘤实性暗区。超声波诊断操作简便、无创伤、分辨能力较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定位有一定价值。且由于它价格低廉,诊断快速,使它成为目前检查肝癌的治疗方法,缺点是小于一厘米的病灶难以分辨,诊断准确性可达90%以上。应用B型超声波检查,能发现直径2厘米左右的病变,可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所在部位以及肝静脉或门静脉内有无癌栓等,操作简单易行,是目前较好有定位价值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三)CT检查:CT检查分辩比例高,能发现较小的肿瘤,可检出直径约1.0厘米左右的早期肝癌,对肝癌的诊断有实用价值。缺点是价格昂贵。
  (四)核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是检查肝癌新的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定性与CT相妨——约95% ,同样是价格昂贵。肝癌结节一般呈T1加权像上的低信号,T2加权像上的高信号。其特征性影像为病灶内出现粗大引流或供血血管的流空信号,该信号提示有动静脉短路形成。此外,MRI对肝门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显示十分敏感。
  目前一般先行B超检查,发现问题再用CT或核磁共振复查鉴定。
  (五)肝穿活组织检查:可在B超或同位素定位下穿刺活检,阳性比例76.1%~92.3% ,另外可抽腹水查找癌细胞,转移淋巴结活检,剖腹探查取活组织检查。
  (六)甲胎蛋白测定:一般当影像学检查怀疑是早期肝癌时,甲胎蛋白可作为辅助诊断检查,是用免疫方法测定产生的胚胎性抗原,有一定的敏感性,其诊断标准为①检查AFP定量〉400ug/L且持续1个月者;②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且不降者;③ AFP〉200ug/L持续2个月以上并排除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等即可诊断为肝细胞癌。
  提醒的是:不能根据甲胎蛋白是否正常来肯定或排除肝癌的可能,因为在临床中发现也有部分肝癌患者的甲胎蛋白并不高,因此应相互结合才能更精确的检查出早期肝癌,将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
  (七)血液酶学检查:肝癌病人的血清检测中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和乳酸脱氢酶的同功酶等常可高于正常范围,但由于血液酶学检查缺乏特异性,多作为肝癌的辅助诊断检查。
  (八)肝功能检查:反映是否有肝实质细胞损害,了解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如白球比值、ALT等,从而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协助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常用的肝功能检查项目有:
  1、谷-丙转氨酶(ALT、GPT)参考值0。0-40U/L;
  2、谷-草转氨酶(AST、GOT)参考值0。0-41U/L;
  3、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参考值5-50U/L;
  4、碱性磷酸酶(ALP、AKP)参考值15-121U/L;
  5、总胆汁酸 (TBA)参考值0-12umol/L;
  6、总蛋白(TP)参考值60-85g/L白蛋白(Alb,A)参考值40-55g/L球蛋白(Glb,G)参考值20-30g/L;
  7、总胆红素(TBil)参考值0-20umol/L直接胆红素(DBil)参考值0.0-5.6umol/L间接胆红素(IBil)参考值1.7-17.3umol/L。
  主要临床意义有:
  1-4项为主要的酶类检查。肝细胞坏死时,肝细胞内的各种酶释放到血液中,导致酶指标增高。
  1、ALT:为肝细胞受损很敏感的指标之一,主要分布肝细胞内。轻-中度增高见于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血吸虫病、心脏疾病、胆囊疾病、使用某些药物后、化学药品中毒等,显著增高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中毒性肝炎等。
  2、AST:主要分布组织细胞内,心肌细胞内很多,其次为肝细胞中。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外伤、肝癌、激烈运动后、使用某些药物后等。特别要指出的是要注意ALT/AST的比值变化,>1提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轻型;<1提示肝硬化、肝癌、重症肝炎、肝坏死、心肌梗死;若<3通常为原发性肝癌。
  3、GGT:广泛分布于肝细胞毛细胆管和胆管系统。轻度增高见于急慢性胰腺癌、胆囊疾病,中度增高见于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癌、显著增高见于胰腺癌等。阻塞性黄疸的患者明显升高。
  4、ALP:大部分来自于肝脏、骨骼、小肠、肾脏等。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黄疸性肝炎、肝硬化、佝偻病、使用某些药物后,显著增高>500U/L者,应警惕恶性病变。
  5、TBA:是由胆固醇在肝内分解产生的。增高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对慢性肝炎尤其是肝硬化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6、TP、Alb,A、Glb,G、A/G:A/G比值为1.5-2.5:1,当肝功能受损时,可出现总蛋白降低、A/G比值减小甚至倒置,一般白蛋白降低程度与肝炎的严重程度相平行。慢性和重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白蛋白浓度降低,同时球蛋白产生增加,A/G比值倒置。
  7、TBil、Dbil、IBil:用于判断黄疸类型及黄疸程度。
  通过以上了解,我们知道了肝功能检查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如果检查有异常要结合病史综合分析,切不可掉以轻心!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