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在肝癌的诊疗中,由于操作简便性和治疗后的情况迅速性,化疗是很常被采用的完全医治手段。肝癌化疗药物是化学治疗的主要手段,通过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具体药物的选择是需要根据癌发展程度,以及患者自身的耐药能力等选择的。肝癌化疗药物的应用疗程是需要根据治治疗结果果决定的,如果一种药物治治疗结果果下降,或者患者产生耐药性,则应换药治疗。
肝癌化疗药物对于敏感的癌肿抑制效果是不错的,但是不可避免的弊端是其副作用并没有很好的针对性,导致患者的免疫功受到抑制,机体正常细胞受到损伤,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这是肝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痛苦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对于肝癌化疗药物的应用应注意首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患者的体质能够耐受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时方可执行,否则应放弃。
二、治疗肝癌的化疗药物
1、顺氯氨铀(DDP)及其衍生物
DDP的作用机制类似于烧化剂,引起DNA的交叉联结、干扰细胞的正常分裂而起作用。DDP的抗瘤谱广,抗癌作用强,对多种肿瘤有较好的治疗结果。DDP治疗肝癌也有一定的效果,是常用的肝癌化疗药物之一。有学者曾比较DDP的栓塞化疗与MMC(丝裂霉素)的栓塞化治疗结果果,发现DDP的效果明显优于MMC。
此外,DDP对5-FU(氟尿嘧啶)有生化调节作用,两者合用有协同效应,近年有学者采用DDP结合5-FU肝动脉内持续灌注的方法治疗复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肝癌、经栓塞治疗无效的肝癌等,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效果。
DDP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与肾毒性,可引起肾脏远曲小管变性坏死,近曲小管透明变性,甚至发生不可逆的肾功能衰竭。全身静脉应用一次性剂量超过60mg时应充分水化,以减少其对肾脏的损伤,局部应用则可减少不良反应。
为减少DDP的毒性,近年来合成了不少铅类络合物,主要有第二代的卡铂(CBP)与第三代的草酸铂(L-OHP)。CBP对多种肿瘤有效,肾毒性较DDP明显减轻,但骨髓抑制较明显。L-OHP的肾毒性更低,但有一定的神经毒性。L-OHP在胃肠道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结果,但在肝癌的治疗中是否优于DDP尚待观察。
2、阿霉素(ADM)及其衍生物
ADM曾被认为是很有效的肝癌化疗药物,治疗肝癌的缓解比例较其他化疗药物稍优,也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肝癌化疗药物之一。
ADM的心脏毒性在化疗药物中很为严重,可引起早搏、5T-T改变、迟发性心肌损害,甚至导致不可逆性心力衰竭。ADM的终身累积剂量宜控制在500-550mg/m2以内,一般不致发生严重的心脏损害。对于70岁以上、原有心脏疾患、曾用过大剂量CTX、曾行纵隔放疗者,ADM的总量应<450mg/m2。
ADM的衍生物常用于肝癌的有MIT、E-ADM、吡喃阿霉素(THP)等。MIT的心脏毒性较ADM为轻,有报道采用MIT肝动脉内灌注可降低高复发倾向肝癌的术后复发的可能。E-ADM的心脏毒性仅为ADM的50%,骨髓毒性为ADM的70%。
有报道在栓塞化疗中应用E-ADM的效果与ADM相近,也有报道E-ADM的效果优于ADM。E-ADM的累积剂量不应超过700-800mg/m2。THP的心脏毒性较ADM轻,近年有不少应用THP栓塞化疗治疗肝癌的报道,但效果是否优于ADM、EADM尚待观察。
3、丝裂霉素(MMC)及其他
MMC曾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消化道肿瘤,尤在日本备受推崇。近年发现MMC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效果欠佳,且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延迟性骨髓抑制、肾脏损害、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MC在胃肠道肿瘤的化疗中己较少采用,但仍常用于肝癌介入化疗、栓塞化疗。
口服药物也是传统的化学治疗给药方法,由于肝癌的血供来自肝动脉与门静脉两路,在增生活跃的癌肿周边部分,更主要是接受门静脉的血供。口服吸收虽不完全,但口服给药能在门静脉造成较高的血药浓度,因此,口服药物治疗肝癌尚有独到之处。此外,口服给药还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三、肝癌化疗时化疗药物越多越好吗?
肝癌化疗药物区分正常细胞与恶性细胞的能力不强,对正常细胞也有毒害,会引起明显不良反应。有的人认为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化疗反应越大说明治疗结果越好,是这样的吗?
肝癌化疗药物中,有些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阿霉素等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治疗结果也会提高,而且还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恶性细胞的耐药性。当然,化疗药物的剂量加大,不良反应也就增加,从这个观点看,似乎不良反应越大,化治疗结果果越好有一定道理。
但是,有些肝癌化疗药物如博莱霉素、长春新碱、平阳霉素、优福啶、哺氟啶等药物,当超出一定剂量范围后,治疗结果并不增加,毒性反应则明显增加。
此外,随着化疗的辅助用药的进步,药物副作用所带来的问题得以尽可能地解决,例如化疗药物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通过在应用化疗药物后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如吉粒芬、惠尔血、格拉诺赛特等,白细胞降低的副作用并不明显,而且还能允许化疗药物的剂量增加,使治疗结果提高;又如大剂量顺铂化疗由于使用了枢复宁这一类止吐药物,呕吐的副作用并不强烈,而治疗结果比小剂量顺铂明显提高。
四、肝癌常用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骨髓抑制,如外周白细胞下降;肝功能损害如黄疸、转氨酶升高等;肝肾功能损害,如肝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周围神经损害,如四肢麻木、感觉异常等。不同的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又各有特点,如氟尿嘧啶胃肠道反应比较明显,多柔比星心脏毒性较明显,顺铂的肾脏毒性较明显,丝裂霉素的骨髓抑制作用较明显。
五、中药缓解肝癌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1、防止不良反应和后遗症等肝癌化疗副作用
中医认为,化疗主要损伤气血,使肝肾亏损,脾胃失调,累及骨髓。因此,治疗当以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为主。
(1)全身反应:主要症状为神疲乏力、气短、头晕、食欲不振、便溏。舌淡白苔薄白,脉沉细。属气血亏虚,治宜补益气血为主。
常用药物:黄芪、党参、白术、云苓、熟地、鸡血藤、骨碎补、阿胶、大枣。出现汗多、可酌加防风、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
(2)消化道反应:症见恶心呕吐,呃逆喛气,纳呆,腹胀,大便稀溏或便秘,舌苔白腻,脉细滑。这属脾失健运,胃气上逆。治宜健脾和胃理气。
常用药物: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半夏、陈皮、砂仁、木香。
(3)骨骼抑制:表现为外周血象下降,并伴有全身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失眠,气短心悸,舌淡红或淡白,脉细弱无力。此属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治宜健脾补肾,益气养
常用方药:太子参、白术、云苓、黄芪、阿胶、熟地、黄精、大枣、女贞子、骨碎补、鸡血藤、枸杞子。
(4)中毒性心肌炎:主要症状为心悸、胸闷痛、气短、甚至呼吸困难浮肿等。这属邪毒攻心,心脉瘀阻,治宜益心活血安神。
常用方剂:炙甘草汤加减:太子参、丹参、沙参、麦冬、五味子、川芎、柏子仁、大枣、黄芪、桃仁、红化。
(5)中毒性肝炎:症见肝肿大,肝区疼痛,甚则出现黄疸,以及肝功能改变。此属邪毒郁肝,疏泄不及。治宜疏肝利胆,清热利温。
常用方剂:茵陈蒿汤加减:茵陈、大黄、丹参、栀子、丹皮、柴胡、白芍、郁金、虎杖、猪苓、田基黄、五味子。若体虚甚,可酌加黄芪、太子参。
(6)肾功能损伤:可出现血尿,蛋白尿及肾功能改变。治宜益肾健脾利水。
常用方药:泽泻、猪苓、白术、生地、淮山、丹皮、山萸肉、茯苓、女贞子等
(7)药物性膀胱炎: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血尿。治宜清热利湿,解毒通淋。
常用方剂:木通、车前草、生地、泽泻、猪苓、白术、茯苓、白茅根、大小蓟。体虚者可酌加黄芪、太子参、大枣等。
(8)脱发:许多化疗药物可引起头发脱落,停药后脱发仍会继续。治宜补肾养血,活血生发。
常用药物:丹皮、赤芍、紫河车、何首乌、鹿角胶、阿胶、枸杞子、女贞子、黄精、仙灵牌、当归、鸡血藤、熟地。
(9)闭经:许多化疗药均可影响垂体和卵巢功能,引起闭经。治宜补肾活血,疏肝通经。
常用方药:女贞子、旱莲草、肉桂、附子、熟地、淮山、当归、柴胡、桃仁、红花、白术、云苓、山萸等。
六、如何选用肝癌化疗药物
肝癌的化疗药物应用的选择要根据机体器官功能状态及化疗药物的毒性特点来决定。如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尽量不用骨髓抑制毒性大的丝裂霉素,有心肌功能损害的患者应该尽量避免应用多柔比星,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应用顺铂等。在联合应用化疗药物时,应避免各种化疗药物的毒性重叠等。
在肝癌的诊疗中,由于操作简便性和治疗后的情况迅速性,化疗是很常被采用的完全医治手段。肝癌化疗药物是化学治疗的主要手段,通过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具体药物的选择是需要根据癌发展程度,以及患者自身的耐药能力等选择的。肝癌化疗药物的应用疗程是需要根据治治疗结果果决定的,如果一种药物治治疗结果果下降,或者患者产生耐药性,则应换药治疗。
肝癌化疗药物对于敏感的癌肿抑制效果是不错的,但是不可避免的弊端是其副作用并没有很好的针对性,导致患者的免疫功受到抑制,机体正常细胞受到损伤,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这是肝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痛苦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对于肝癌化疗药物的应用应注意首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患者的体质能够耐受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时方可执行,否则应放弃。
二、治疗肝癌的化疗药物
1、顺氯氨铀(DDP)及其衍生物
DDP的作用机制类似于烧化剂,引起DNA的交叉联结、干扰细胞的正常分裂而起作用。DDP的抗瘤谱广,抗癌作用强,对多种肿瘤有较好的治疗结果。DDP治疗肝癌也有一定的效果,是常用的肝癌化疗药物之一。有学者曾比较DDP的栓塞化疗与MMC(丝裂霉素)的栓塞化治疗结果果,发现DDP的效果明显优于MMC。
此外,DDP对5-FU(氟尿嘧啶)有生化调节作用,两者合用有协同效应,近年有学者采用DDP结合5-FU肝动脉内持续灌注的方法治疗复发性肝癌、伴门脉癌栓肝癌、经栓塞治疗无效的肝癌等,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效果。
DDP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消化道反应与肾毒性,可引起肾脏远曲小管变性坏死,近曲小管透明变性,甚至发生不可逆的肾功能衰竭。全身静脉应用一次性剂量超过60mg时应充分水化,以减少其对肾脏的损伤,局部应用则可减少不良反应。
为减少DDP的毒性,近年来合成了不少铅类络合物,主要有第二代的卡铂(CBP)与第三代的草酸铂(L-OHP)。CBP对多种肿瘤有效,肾毒性较DDP明显减轻,但骨髓抑制较明显。L-OHP的肾毒性更低,但有一定的神经毒性。L-OHP在胃肠道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结果,但在肝癌的治疗中是否优于DDP尚待观察。
2、阿霉素(ADM)及其衍生物
ADM曾被认为是很有效的肝癌化疗药物,治疗肝癌的缓解比例较其他化疗药物稍优,也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肝癌化疗药物之一。
ADM的心脏毒性在化疗药物中很为严重,可引起早搏、5T-T改变、迟发性心肌损害,甚至导致不可逆性心力衰竭。ADM的终身累积剂量宜控制在500-550mg/m2以内,一般不致发生严重的心脏损害。对于70岁以上、原有心脏疾患、曾用过大剂量CTX、曾行纵隔放疗者,ADM的总量应<450mg/m2。
ADM的衍生物常用于肝癌的有MIT、E-ADM、吡喃阿霉素(THP)等。MIT的心脏毒性较ADM为轻,有报道采用MIT肝动脉内灌注可降低高复发倾向肝癌的术后复发的可能。E-ADM的心脏毒性仅为ADM的50%,骨髓毒性为ADM的70%。
有报道在栓塞化疗中应用E-ADM的效果与ADM相近,也有报道E-ADM的效果优于ADM。E-ADM的累积剂量不应超过700-800mg/m2。THP的心脏毒性较ADM轻,近年有不少应用THP栓塞化疗治疗肝癌的报道,但效果是否优于ADM、EADM尚待观察。
3、丝裂霉素(MMC)及其他
MMC曾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消化道肿瘤,尤在日本备受推崇。近年发现MMC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效果欠佳,且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延迟性骨髓抑制、肾脏损害、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MC在胃肠道肿瘤的化疗中己较少采用,但仍常用于肝癌介入化疗、栓塞化疗。
口服药物也是传统的化学治疗给药方法,由于肝癌的血供来自肝动脉与门静脉两路,在增生活跃的癌肿周边部分,更主要是接受门静脉的血供。口服吸收虽不完全,但口服给药能在门静脉造成较高的血药浓度,因此,口服药物治疗肝癌尚有独到之处。此外,口服给药还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三、肝癌化疗时化疗药物越多越好吗?
肝癌化疗药物区分正常细胞与恶性细胞的能力不强,对正常细胞也有毒害,会引起明显不良反应。有的人认为在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化疗反应越大说明治疗结果越好,是这样的吗?
肝癌化疗药物中,有些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阿霉素等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治疗结果也会提高,而且还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恶性细胞的耐药性。当然,化疗药物的剂量加大,不良反应也就增加,从这个观点看,似乎不良反应越大,化治疗结果果越好有一定道理。
但是,有些肝癌化疗药物如博莱霉素、长春新碱、平阳霉素、优福啶、哺氟啶等药物,当超出一定剂量范围后,治疗结果并不增加,毒性反应则明显增加。
此外,随着化疗的辅助用药的进步,药物副作用所带来的问题得以尽可能地解决,例如化疗药物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减少,通过在应用化疗药物后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如吉粒芬、惠尔血、格拉诺赛特等,白细胞降低的副作用并不明显,而且还能允许化疗药物的剂量增加,使治疗结果提高;又如大剂量顺铂化疗由于使用了枢复宁这一类止吐药物,呕吐的副作用并不强烈,而治疗结果比小剂量顺铂明显提高。
四、肝癌常用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骨髓抑制,如外周白细胞下降;肝功能损害如黄疸、转氨酶升高等;肝肾功能损害,如肝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周围神经损害,如四肢麻木、感觉异常等。不同的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又各有特点,如氟尿嘧啶胃肠道反应比较明显,多柔比星心脏毒性较明显,顺铂的肾脏毒性较明显,丝裂霉素的骨髓抑制作用较明显。
五、中药缓解肝癌化疗药物不良反应
1、防止不良反应和后遗症等肝癌化疗副作用
中医认为,化疗主要损伤气血,使肝肾亏损,脾胃失调,累及骨髓。因此,治疗当以补益气血、健脾和胃、滋补肝肾为主。
(1)全身反应:主要症状为神疲乏力、气短、头晕、食欲不振、便溏。舌淡白苔薄白,脉沉细。属气血亏虚,治宜补益气血为主。
常用药物:黄芪、党参、白术、云苓、熟地、鸡血藤、骨碎补、阿胶、大枣。出现汗多、可酌加防风、浮小麦、糯稻根、五味子。
(2)消化道反应:症见恶心呕吐,呃逆喛气,纳呆,腹胀,大便稀溏或便秘,舌苔白腻,脉细滑。这属脾失健运,胃气上逆。治宜健脾和胃理气。
常用药物: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半夏、陈皮、砂仁、木香。
(3)骨骼抑制:表现为外周血象下降,并伴有全身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失眠,气短心悸,舌淡红或淡白,脉细弱无力。此属脾肾亏虚,气血不足,治宜健脾补肾,益气养
常用方药:太子参、白术、云苓、黄芪、阿胶、熟地、黄精、大枣、女贞子、骨碎补、鸡血藤、枸杞子。
(4)中毒性心肌炎:主要症状为心悸、胸闷痛、气短、甚至呼吸困难浮肿等。这属邪毒攻心,心脉瘀阻,治宜益心活血安神。
常用方剂:炙甘草汤加减:太子参、丹参、沙参、麦冬、五味子、川芎、柏子仁、大枣、黄芪、桃仁、红化。
(5)中毒性肝炎:症见肝肿大,肝区疼痛,甚则出现黄疸,以及肝功能改变。此属邪毒郁肝,疏泄不及。治宜疏肝利胆,清热利温。
常用方剂:茵陈蒿汤加减:茵陈、大黄、丹参、栀子、丹皮、柴胡、白芍、郁金、虎杖、猪苓、田基黄、五味子。若体虚甚,可酌加黄芪、太子参。
(6)肾功能损伤:可出现血尿,蛋白尿及肾功能改变。治宜益肾健脾利水。
常用方药:泽泻、猪苓、白术、生地、淮山、丹皮、山萸肉、茯苓、女贞子等
(7)药物性膀胱炎:主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甚至血尿。治宜清热利湿,解毒通淋。
常用方剂:木通、车前草、生地、泽泻、猪苓、白术、茯苓、白茅根、大小蓟。体虚者可酌加黄芪、太子参、大枣等。
(8)脱发:许多化疗药物可引起头发脱落,停药后脱发仍会继续。治宜补肾养血,活血生发。
常用药物:丹皮、赤芍、紫河车、何首乌、鹿角胶、阿胶、枸杞子、女贞子、黄精、仙灵牌、当归、鸡血藤、熟地。
(9)闭经:许多化疗药均可影响垂体和卵巢功能,引起闭经。治宜补肾活血,疏肝通经。
常用方药:女贞子、旱莲草、肉桂、附子、熟地、淮山、当归、柴胡、桃仁、红花、白术、云苓、山萸等。
六、如何选用肝癌化疗药物
肝癌的化疗药物应用的选择要根据机体器官功能状态及化疗药物的毒性特点来决定。如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尽量不用骨髓抑制毒性大的丝裂霉素,有心肌功能损害的患者应该尽量避免应用多柔比星,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应用顺铂等。在联合应用化疗药物时,应避免各种化疗药物的毒性重叠等。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肝癌化疗有效果吗? 下一篇:肝癌化疗后需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