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的可能较高,本病指的是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所发生的癌肿。本病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死亡人数中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居第三位,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的约11万人,占全球肝癌死亡人数的4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49岁为很多,男女之比为2~5:1。
原发性肝癌护理常规
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有无腹痛、腹胀、腹泻情况,肝区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持续时间,有无恶心、呕吐症状及强迫体位。
2、意识状态有无烦躁不安或嗜睡。
3、有无门脉高压所致的出血现象,如肠呜音情况、有无黑便、呕血、便潜血。
4、皮肤的完整性和病人躯体活动能力。
5、进食情况及营养状态。
【症状护理】
1、疼痛的护理:遵医嘱给予适量止痛药。提供安静环境及舒适体位,进行心理疏导。
2、出现意识障碍按照昏迷护理常规执行。
3、出血的护理:动态观察血压变化及大便颜色、性质,肠呜音、便潜血、血红蛋白的变化。
4、腹水的护理
(1)大量腹水病人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
(2)每日液体摄入量不超过1000ml,并给予低盐饮食。
(3)应用利尿剂时遵医嘱记录24小时出人量,定期测量腹围和体重。
5、营养失调的护理
(1)与营养师和病人商量制订病人的食谱,成年休息者每日每公斤给予热量25-30kcal,轻体力劳动者每日每公斤给予热量30-35kcal。
(2)调整饮食色、香、味增进病人食欲。
(3)重症病人协助进食。
【一般护理】
1、视病情卧床休息。
2、病重时进行特殊口腔护理。
3、保持床单位整洁,避免某一局部长期受压,鼓励病人在床上活动或协助病人变换体位,定时翻身。
4、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证蛋白质摄人,有肝昏迷者应禁蛋白,清醒后恢复期给予低蛋白饮食 30g/d,没有肝性脑病者可正常饮食。 5。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保持心情愉快。对家属给予精神安慰,说明病情变化的可能性,加强与家属的联系。
【主要护理措施】
1、疼痛的护理 肝癌晚期病人一般疼痛较剧烈,护理人员除给予局部按压及心理支持外,按医嘱定期给止痛药,并观察药物治疗结果,可鼓励病人采用其他非药物止痛方法进行止痛,如听录音机或回想以往的美好事物以转移注意力。
2、饮食护理 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恶心、呕吐患者饭前应给予口腔护理,以促进食欲。进食少者可给予静脉补液,必要时给予白蛋白等。
3、心理支持 本病早期不易发现,一旦发现已属晚期,患者一旦了解病情,常会产生悲观、绝望。知道患者心态所处的情绪阶段,便于帮助患者迅速进入接受期,并乐观地对待疾病。同时向家属说明给予病人精神、物质支持极其重要。
4、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抗肿瘤治疗的治疗结果及病情的变化,如肝区疼痛、肝脏的大小变化,黄疸、发热和腹水、恶心、呕吐是否存在,有无肝性脑病先兆、上消化道出血、癌结节破裂等并发症。如有可疑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及时治疗。
5、化疗的护理 做化疗前应向患者讲解有关的副反应,帮助患者如何减轻副反应。如恶心、呕吐症状出现时,可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做深呼吸,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吐剂等以达到缓解;化疗时护理人员应避免化疗药漏入血管外。
6、肝动脉栓塞术后护理 ①饮食与营养:术后禁食2~3天,可减轻恶心、呕吐,进食初期可摄入流质并少量多餐。因术后肝缺血可影响蛋白质合成,应密切监测血浆蛋白,如少于25g/L应静脉输入白蛋白,适量补充葡萄糖液,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②遵医嘱在术后48小时内给予止痛药减轻腹痛。若腹痛加剧者,应及时报告医生。发热为术后正常反应,但持续高热应向医生报告;③鼓励患者深呼吸、排痰,预防肺部感染,若发现肝性脑病先兆症状如精神错乱、行为异常时应向医生报告。
【健康教育】
1、出院指导 当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家属进行有关肝癌居家自我护理方法及并发症预防的知识教育,如饮食、情绪、活动量等,并随时自我监测病情,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早就诊。
2、预防措施 积极宣传和普及关于预防肝癌的知识,如积极防治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可应用病毒性肝炎疫苗(乙型和丙型)预防肝炎;注意饮食卫生,做好粮食保管,防霉去毒;保护水源,避免污染,对肝癌高发区定期进行普查等。
3、预后 原发性肝癌过去一般病程为3~6个月,近年来随着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患者增多,因而治疗结果和存活的可能比过去有明显提高。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