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肝癌 > 肝癌常识 > 正文

肝癌肝去动脉血管手术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3-03-29 08:54:23 浏览次数: 20

    肝癌肝去动脉血管的手术是一种姑息性治疗。
   1.手术依据
   (1)以肝癌的腐蚀标本和肝动脉造影观察,发现肝癌组织的血液主要来自肝动脉。
   (2)用133Xe进行人体生理血流的研究证明,肝动脉结扎可使肿瘤的血流减少90%~95%,而正常肝组织血流仅减少35%。因此使肿瘤组织产生缺血性坏死。
   (3)动物实验表明肝动脉结扎可使实验性肝肿瘤发生坏死并延长动物的生存时间。
   因此,结扎肝动脉可使肝肿瘤缺血、坏死,而导致肿瘤缩小或生长速度减慢,以达到增加二期切除的机会或延长患者生命的目的。国内外统计,经肝动脉结扎后,有50%~85.7%患者主观症状改善,30%~50%患者肝脏肿瘤有缩小,可见作为治疗晚期肝癌的一种姑息性手术,肝动脉结扎术的治疗结果应予以肯定。
   2.分类
   肝去动脉血管的手术方法有三种术式。
   (1)单纯肝动脉结扎:本法是在胃十二指肠韧带的远端近肝处结扎肝固有动脉,或分别结扎肝左或肝右动脉。对于缓解肝癌的临床症状有一定的帮助,但因肝动脉系统解剖变异较多,即使结扎了肝动脉主干也很难完全阻断肝动脉血流,此外,结扎后侧支循环过早建立(早至术后10小时,一般在4天左右),故肿瘤缺血仅为暂时性。因此,本法不能完全阻止肿瘤的发展和转移。为了提高本法的效果。采用在结扎动脉的同时,经胃十二指肠动脉、胃右动脉或胃网膜右动脉置入全埋入式药物输注装置(DDS),灌注抗癌药,或结扎术后再加用放射治疗以及其他中西医综合治疗。
   (2)肝去动脉术:本法是在结扎肝固有动脉后,切断结扎所有的肝周韧带,包括镰状韧带、三角韧带、冠状韧带和肝胃韧带,仅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保留胆总管和门静脉。
   (3)暂时性肝去动脉术:本法又称“间歇性肝动脉阻断术”。除不结扎肝动脉外,余同肝去动脉术。肝动脉于阻断一定时间后重新开放以延缓肝脏侧支循环的建立,同时可经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
   3.适应证与禁忌证
   原发性肝癌在手术探查中,如发现肿瘤无法切除,而又符合以下条件时,可做肝去动脉手术:①门静脉主干无阻塞现象(如门静脉癌栓),无严重门静脉高压;②无严重肝硬化以及黄疸和腹水等;③术前肝肾功能无严重损害;④肿瘤不超过全肝3/4者;⑤肝动脉造影示肿瘤属多血供型。
对于下列情况则不宜使用:①有严重肝硬化或晚期;②肾功能不全。应当指出肝门淋巴结有转移者,则预后不良。
   4.手术步骤
采   用从腹直肌切口,用Rissler自动牵开器暴露手术野。首先分离肿瘤与周围器官的粘连,再剪断镰状韧带及左侧冠状韧带和三角韧带。切断结扎左膈动、静脉的分支,解剖小网膜,分离切断来自胃左动脉的分支,左肝叶完全游离后再剪断右三角韧带和冠状韧带,用钝性加锐性解剖法游离肝裸区直至接近下腔静脉处。先游离肝左叶的优点是可使肝脏向左侧转动,便于抬高肝右叶有利于裸区及后腹膜粗糙面的止血。接着剪开十二指肠韧带的表层,解剖出肝固有动脉,切除胆囊并完全游离出胆总管,分离后切断与之相连的周围细小淋巴管和血管,这样可暴露出门静脉。如术前进行血管造影可显示有无异位肝动脉以利于手术解剖和操作,常见者为肝动脉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
   单纯动脉结扎的方法是在显露肝门区后分离出肝动脉左、右支,尽量靠近肝门处将患侧肝动脉结扎;如肿瘤累及两侧肝叶时,可结扎肝固有动脉或肝总动脉,同时也应结扎胃右动脉和胃十二指肠动脉,以减少术后对肝动脉分支的侧支循环。
暂   时性肝去动脉的方法是用两根细的聚乙烯导管(PE50或PE60)绕住已游离的肝动脉,一根在分出的胃十二指肠动脉远端,一根在其近端,每根导管的两端同时经过一段粗导管(PE30)中穿出,两段粗导管分别经腹壁另戳切口引出体外,当收紧作为索带的细导管时,肝动脉即被阻断。如有两根供血的肝动脉,较粗大的一支可备作暂时性阻断用,另一支予以结扎。此法需同时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Persson(1984年)设计了全植入式系统,其中包括内侧面贴有橡胶球囊的袖套,球囊经一支导管与带有硅胶膜的普列克斯玻璃制成的输液器连接,后者置于右肋缘的皮下,袖套部分则围绕肝动脉缝合对拢,如经输液器注入数毫升生理盐水,球囊即会隆起压迫阻断肝动脉。抽出液体后即会恢复肝动脉血流,此法是对暂时性肝去动脉术的重大改进。由于阻断肝动脉血供常会引起胆囊的坏死,故必须常规行胆囊切除术。如术后灌注化疗药物,则可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插入一导管,导管尖端指向肝动脉的近端,这样可使药物有更广泛的分布。插入导管用丝线双重结扎固定。导管允许成襻状留在腹腔内然后经腹壁另一切口引出体外。由于肝动脉的变异较为常见,插管的原则是从侧支插向主干动脉的近端,同时结扎所有的剩余供血血管,因而术前血管造影极有帮助。另一插管途径是经位于幽门下方的胃网膜右动脉,用细的婴儿鼻饲管经此动脉通过胃十二指肠动脉插向肝动脉的近端1cm,用丝线围绕胃十二指肠动脉予以结扎固定。暂时性肝去动脉诊疗理念与抗癌药物灌注合并应用尤为适当,可避免药物沿导管反流刺激肝十二指肠韧带的邻近器官以及导管脱位出血等并发症。尚有应用泰氟隆(Teflon)、硅胶或聚乙烯制成的输药导管另一端与输液器连接埋入皮下。术后数天当患者可起床活动时即可开始阻断肝动脉,阻断前给广谱抗生素防止肿瘤坏死形成脓肿,同时肌注镇痛剂并经导管注入肝素5000IU防止阻断时凝血。然后收缩束带阻断肝动脉1~2次,每次16小时,并可用生理盐水充满球囊压迫肝动脉,每天2~6小时,共4~6周。大多数患者均有上腹不适或发热等不良反应的症状。肝动脉阻断常会造成正常肝细胞中度可逆性损害,引起转氨酶升高,而其他肝功能多无明显变化。阻断放松后给氟尿嘧啶(5-Fu)10~15mg/(kg?d),开始用球囊式输液装置定量给药,当患者起床活动后改用可携带袖珍微量输液泵给药装置,内装5–Fu 5g和肝素3~5ml,供3~5天之用。
   5.术后处理
   术后24小时内应充分给氧,以增加门静脉中的氧分压;术后进行胃肠减压2~3天,以防止肠帐气,保证门静脉系统有很高浓度的含氧量。此外,还应尽量避免可能增加肝功能负荷的因素,如感染和低血压等。目前有人主张用胰高血糖素来提高门静脉血流量,以保证肝功能恢复。
   6.肝缺血的病理生理改变
    正常情况下,肝动脉占全肝供血的30%,供氧的50%。虽然手术结扎或阻断肝动脉或经皮插管行肝动脉栓塞,仍会有小部分动脉血来自门静脉前区的动静脉短路。肝动脉结扎后不但引起动脉血供减少及肝缺氧而造成肝功能的损害,而且肿瘤生长和网织内皮系统的防御功能以及糖原储存、脂类、蛋白质以及凝血因子的合成均会受到严重影响。一般在暂时性肝动脉阻断数小时或永久阻断1周后,肝功能才能恢复正常。肝动脉结扎的肝功能恢复主要依靠来自膈、肋间以及肝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因此,阻断动脉血供治疗肝肿瘤的方法是基于两个基本原则的认识,一是肝动脉结扎所致除肿瘤外的正常肝脏的缺血相对比较安全,因尚有来自门静脉的血流以及迅速建立的侧支循环的血供;二是肝肿瘤主要接收动脉血供,故当其被阻断后易发生肿瘤细胞坏死。过去认为这是由于无氧到缺氧的过程,现认识到这并不是促使肿瘤坏死的因素。因为缺氧不影响肿瘤细胞的无氧代谢,肿瘤细胞仍能继续扩增。有人将此归咎于肝缺血后同时缺乏营养因子的供应和分解代谢物的积聚是促成肿瘤坏死的主要因素。单纯肝动脉结扎、肝去动脉术或肝动脉栓塞等虽能阻断肝动脉血供,但仍不能得出哪一种方法较好的结论。因单纯肝动脉结扎和肝去动脉后,门静脉前区器官的动静脉分流和迅速建立的侧支循环会影响肝缺血的作用。重复用微球行肝动脉栓塞虽能阻断侧支的血流,但会造成门静脉血流不能代偿的肝坏死。此法的另一缺点是增加门静脉血流导致门静脉高压症,这是由于门静脉前区器官动静脉短路的开放以及胆管周围小动脉侧支循环建立的缘故。因而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杀伤耐受缺血的肿瘤细胞的联合治疗方案。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