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于肝的血液循环都不是特别的了解,而近些年来我国患上肝癌的人数是越来越多,所以大家很好是对肝的血液循环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患病后可以更好的进行治疗。既然如此,下面就请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的郑伟达教授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肝的血液循环,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
肝的血液循环具体介绍如下:
(一)肝血流
平均肝血流量为每分钟100~130ml,其中75%来自门静脉,25%来自肝动脉。当门静脉血流减少时会有相应的肝动脉血流增加,相反,则无此现象。门腔分流或结扎肠系膜上动脉几乎会100%造成肝动脉血流增加,但不能完全代偿到正常肝的总血流量。
反射性神经控制和自身控制也是调节肝动脉血流的重要因素,但与门静脉血流无关。入肝的门静脉血流系由肝外因素来调节小肠和脾脏的血流速比例,食物、胆盐、分泌素、缩胆囊素、五肽促胃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活性肠肽、胰高血糖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等均能增加门静脉的血流。虽有认为门静脉血流量增加与营养状态有关,但肝脏的总血流量不会因机体的代谢状态改变而有所变化。
控制肝动脉血流的变化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二者均很重要。调节血流的内在因素是在门小静脉和肝小动脉周围的腺嘌呤局部浓度的基础上来完成肝小动脉血流的自身调节。腺嘌呤对小动脉有强烈的扩张作用。如门静脉血流增加可冲刷掉血管周围的腺嘌呤而造成肝小动脉的收缩,因此可以保持稳定的肝血流量。外在控制因素目前知之甚少,可能与胃泌素、胰高血糖素、分泌素等激素和胆盐有关。肝动脉周围有丰富的交感神经支配,对α肾上腺能受体刺激有收缩反应,肝动脉血流和压力也反映体循环系统的情况。
门静脉血流可能由尚不明确的横跨肝静脉的区带产生的阻力所控制。正常的门小静脉或血窦均无阻力,但动物模型中的肝静脉有括约肌,其对组胺、肾上腺素和血管升压素的刺激产生反应性收缩。门静脉压约710mmHg ,血窦压为2~4mmHg,均高于下腔静脉压。肝内血流在某种程度上与海绵类似,但具各种不同的调节机制。微循环的调节是由一系列肝血窦入口和出口的括约肌所控制。唿气时肝血流增加,减少, 恰与下腔静脉相血流相反。剧烈运动时,因血液分流至肌肉和脑部,因而全肝血流量减少。肝脏可看作是生理性贮血库,含血量约为肝总容积的25%~30%,急性失血时约有300ml以上的血液进入体循环而不影响肝功能。相反在右心功能衰竭时,肝贮血量可高达1000ml而不影响肝功能。
(二)肝脏的微循环
肝脏的微循环包括门小静脉、肝小动脉、血窦、肝小静脉和淋巴管。虽然入肝血管的终末支(门静脉和肝动脉)不与主要流出道系统(肝静脉)相遇,但在二者间有着丰富的血管系统(肝血窦)与之相连接。
肝血窦宽7~15μm,生理情况下可扩大至80μm,系一极低阻抗系统,其血窦内压仅为2~3mmHg。沿着血窦内皮细胞的内表面有Kupffer细胞排列,光镜下难与内皮细胞区分,一般来说,Kupffer细胞略大,表面不规则并有皱褶和纤毛。肝细胞及其细胞膜纤毛经内皮细胞中的小窗凸入血窦,能便与血窦中的内容物进行物质交换。肝血窦是调节肝血容量及血液溶质与肝细胞交换的主要场所,大部分血液自门小静脉进入肝血窦是由入口括约肌所控制,而肝动脉血流则有选择性地以毛细血管丛的特殊形式分布于胆小管周围,进入血窦,围绕胆小管的毛细血管丛对于胆小管的胆汁分泌和吸收起着重要作用。小动脉终末端的袖套式平滑肌可以帮助调节血流进入血窦,微量的动脉血可直接通过细小的动脉与血窦间的交通支进入血窦。终末小动脉与门小静脉间也有吻合支相连。肝血窦血回流至终末肝小静脉,然后进入直径逐渐扩大的肝静脉。因此,肝脏的微循环为肝细胞提供了既丰富又可调控的血供,肝内皮细胞的排列为肝细胞提供了与血液大范围的接触。肝内皮细胞有少量胞质和众多小窗,小窗直径为0~150μm,允许血浆自由进出血窦区或Disse间隙,不能通过大分子物质如乳糜颗粒等,而仅有小分子可自由交换。Disse间隙是生成肝淋巴的主要场所,其中有纤维母细胞、Ito细胞(脂细胞)和神经元等重要细胞。各种疾病可通过影响肝血窦而改变血流。激活Kupffer细胞可损害肝血窦的血流量。败血症明显影响血窦Kupffer细胞的排列,同时造成进行性微循环减少。肝移植后的再灌注会造成微循环衰竭或“无血流”,很像是同时应用血管舒张剂与血管收缩剂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大量研究工作集中在如何应用各种方法促进肝血窦的血流,冷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肝移植方面。塬发性移植物无功能与冷缺血的时间有密切关系,冷缺血有选择性地损伤内皮细胞,程度超过肝细胞,因此研究重点应是如何保护肝脏内皮细胞。再灌注过程中由于激活Kupffer细胞造成肝脏损伤,从而产生一系列炎性介质包括各种自由基、二十烷类化合物、细胞因子和其他酶类等。动物试验证明,阻断Kupffer细胞不被激活则能提高再灌注后移植物的成活比例,对移植肝无功能可能尚有其他的塬因,现仍在研究中。
胆汁的生成是主动分泌过程,除在休克情况下与肝的总血流量无关。有两个部位分泌胆汁:①肝细胞的毛细胆管膜面;②胆小管或胆管。正常情况下70kg成年男性的胆汁流量为0.41~0.43ml/min,每天胆汁分泌总量为1500ml,由肝细胞分泌者占80%,胆管上皮细胞分泌者占20%。胆汁中的主要有机化合物成分是结合胆汁酸、胆固醇、磷脂和蛋白。
相信大家通过上面的介绍对“肝的血液循环”的问题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可以帮助到更多的人。除此之外,大家一旦患上肝癌疾病,需选择正规的医院和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建议通过中医治疗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伟达四位一体抗癌健康诊疗理念是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在临床治疗中的具体化,是健康诊疗理念独立性与整体性的完美结合发挥药物更高治疗结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使身体进入有效健康状态,从而延长生命。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