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会遗传吗是肝癌患者都想知道的问题,因为担心这个顽症是否会遗传给后代。专家认为,肝癌的发生是外在因素与内在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导致人体内正常的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的结果。在肝癌的发生过程中,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哪者更为重要呢?通过对肝癌患者家族的调查发现肝癌有家族聚积现象。肝癌会遗传吗?有人曾对四组人群的肝癌发病情况做过调查:第一组人群为有血缘关系并且经常共同生活者;第二组人群为共同生活但无血缘关系者;第三组人群为不共同生活但有血缘关系者;第四组人群为不共同生活亦无血缘关系者。肝癌发病的可能很高者为第一组,依次是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发病的可能很低。该结果表现环境因素(共同生活)在肝癌发病中比血缘关系更为重要。但有血缘组的发病的可能高于无血缘组,说明遗传因素在肝癌发病中也起一定作用。移民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移居他国或地区的人群仍保持其祖国或地区的发病的可能。另外某些遗传性疾病如α-抗胰蛋白酶缺陷症、血色素沉着症患者,其肝癌的危险性较大,但这些遗传性疾病发病的可能很低。
肝癌主要是外界因素所致
肝癌的病因90%是外因性的,遗传在肿瘤的病因中所占的分量极小。除由多发性大肠息肉症演变而来的结肠癌,着色性干皮病演变成的皮肤癌等外,其他的癌症多被认为与遗传因素无明确关系。对于那些有数人同时或先或后患肝癌的家庭来说,也许共同的生活条件,比如共同接触了某种致癌物质的因素要比遗传因素重要得多。换句话说,肝癌虽不会遗传,但有一定的家庭聚集倾向。肝癌会遗传吗?在一个曾经发生过肝癌病人家庭中的成员,应该警惕此病。以上无论哪一种解释,都说明肝癌主要是外界因素所致。所以,已有肝癌病人的家庭,其他成员没必要过多考虑肝癌遗传性。
肝癌确有家庭聚集倾向
肝癌有一定的家庭聚集倾向,那么肝癌会遗传吗?目前多数学者认为:
1、乙型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遭受乙肝病毒感染并成为长期病毒携带者的母亲,在分娩时或分娩后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尚未健全,不能有效地清除病毒而形成持续感染,以致发生慢性肝炎、肝硬化,演变为肝癌。
2、乙型肝炎病毒的水平传播:肝炎病人的家庭成员接触极为密切,如有一个感染乙肝病毒,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殃及其他人。
3、一家人之间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也基本相同,大家接触致癌因素的机会也基本相等。
一家中多人患癌还有另一种解释。其基本观点是,任何癌症都是细胞的基因发生两次突变的结果。散发的非家庭性癌病人,这两次变化都发生在出生之后。而有家庭倾向的癌症病人,在母亲怀孕前,就已经受到这致癌因素的攻击。他们出生时,体内的细胞已有一种容易发生癌的改变,出生后只要再遭受一次致癌因素的打击,就有可能发生癌症,因此患癌的机会比一般人大一些。这就是有名的“两次打击理论”。
日常生活习惯诱发肝癌的原因:
肝是重要的消化器官,但如果我们不注意保养,也很容易生病,平时的生活习性也是有很大影响的。
1、晚睡。晚睡为对人体包括肝脏很大的致命伤害,所以晚睡被列在致命伤害的首位
晚上 9-11 点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此段时间应安静或听音乐。倘若此时,仍处的于焦虑状态,如作父母亲的盯着孩子做题准备考试,对其健康不利。特别是,晚间 11—凌晨1点(即子时),肝脏在进行排毒,这需在熟睡中进行。一些年轻的知识人士在熬夜写策划书或论文,都不利于健康。如果此时还不睡觉,排毒会受到影响,对身体显然有害。
2、早上不排便。同样,早晨不排便,毒物极易积集于体内而不能排出,对身体有害。
3、暴饮暴食。会给肝胆脾胃等消化器官带来很大负担,长期下去,对肝的伤害也很大。还有, 一些人不吃早餐,这不但透支体力,而且在中午会过多吃饭而影响肝脏。
4、吃肉食过多。肉食是高蛋白,但不容易消化。而且,工业化养殖的肉中含有较多的激素、添加剂、抗生素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参与排毒的器官——肝脏等有害。而且,根据美国营养学家T·柯林·坎贝尔的研究结果,较高水平的动物蛋白还会催化激活体内的癌细胞,使人患癌症。
5、服用药物、饮酒过多。长期吃药、饮酒会损害肝脏,肝是分解排毒器官,服用药物多,自然会伤害肝脏。科学表明,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会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进而患肝癌,我们千万不能大意。
6、摄入防腐剂(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亚硝酸钠等)、改良添加剂(如增稠剂、松软剂)、色素(胭脂红、日落黄、亮蓝等)、人工甜味剂(如:安赛蜜、甜菊糖、甜蜜素、阿巴斯糖等)过多。这些防腐剂是需要人体的肝脏分解排除,显然会加剧肝脏的负担。而且这些都是化学物质,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吃得越少吃好。
7、不当的油脂(如:沙拉油为不稳定油),烹调尽量少用油,即便是好油,如:橄榄油。饮食要清淡,尽量煮、蒸、炖,而非炸、炒、煎。在疲倦时不吃油炸物,若要吃趁精神好时吃。
8、吃生食过少,即完全熟食过多,亦不利肝。青菜能生吃则生吃,或只煮三分或五分熟后就吃。
9、剩的白菜(包括小白菜、元白菜等)吃得过多。炒过的白菜当天要吃完,不要隔夜吃。因为白菜中的亚硝酸盐会被还原为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质。
经专家研究表明,环境中常见的诱发肝癌的因素有:食物中的黄曲霉素、饮水污染、酗酒、吸烟、亚硝胺、微量元素失调等,人体内的肝脏细胞由于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可能会失去正常调控,发生过度无限生长或异变,在异变细胞产生的部位形成一个不受机体控制且能侵犯和破坏正常组织器官的肿瘤,形成癌肿。
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肝癌患者的家人也会得肝癌,其主要是由于家庭成员之间常有共同的食物、水源、饮食生活习惯等,这些环境因素是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遗传因素尚有争议,但较多人认为遗传因素较小)。
从各个方面都能看出,肝癌是不会传染的,在日常和肝癌患者的接触中,不会带来传染的危险。肝癌本身没有直接的传染性。肝癌的发生与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这些传染性疾病有密切关联,如果患者是病毒性肝炎转化为乙肝的,在其病毒性肝炎阶段是可能传染的。肝癌同时伴有活动性肝炎那就具有传染性了,有传染的原因是肝炎,而不是肝癌。所以,加强各类肝炎的防治,对肝癌的发生会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