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在临床上发病的可能较高,相关资料表明,肝癌有较低的遗传比例。既然肝癌遗传因素这么低,可是为什么很多家庭会出现好几个肝癌患者呢?其实这并不能就说是肝癌遗传,因为肝癌有一定的家庭聚结倾向,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
饮食习惯:一家人往往有相同的饮食习惯,受污染的食物和水等也被共同食用,使致癌因素在全家人体内集体分布,容易导致肝癌的集体发生。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肝癌的诱发因素之一,而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据有家庭聚结性,也就是说一家人里面只要有一个得了病毒性肝炎其他人也很容易得。因此导致了一家人多人被感染,就有可能多人患肝癌。
可见引起肝癌集体发生的因素是很多的,而且主要是外界因素所致。所以,有肝癌患者的家庭,其他成员没必要过多考虑肝癌遗传性。只要对饮食习惯和其他致癌因素如慢性肝病等应积极的改善和治疗,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肝癌再次发生。
肝癌的发病原因
肝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确定,但目前认为和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在世界任何地区都同样发现,任何原因导致的慢性肝病都可能在肝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均表明病毒性肝炎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着特定的关系,目前比较明确的与肝癌有关系的病毒性肝炎有乙型、丙型和丁型3种。其中以乙型肝炎与肝癌关系很为密切,近年HBsAg阴性肝癌数增加与丙型肝炎有关,而前苏联则以丁型为多。一般可以认为和原发性肝癌有关的治病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肝硬化 任何肝硬化的病因都可伴发HCC。HCC常发生于肝硬化的基础上,世界范围内,大约70%的原发性肝癌发生于肝硬化基础上。英国报告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的发生的可能为68%-74%,日本约占70%。死于肝硬化的患者,尸检原发性肝癌的检出比例为12%至25%以上。我国1949-1979年500例尸检肝癌的肝硬化合并比例为84.6%。第二军医大学报告1102例手术切除的肝癌中,合并肝硬化者占85.2%,且全部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均无肝硬化。
2、乙型肝炎病毒 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约有1/3曾有慢性肝炎史。流行病学调查发现HCC高发区人群HBsAg阳性比例较低发区为高,而HCC患者血清HBsAg及其他乙肝病毒标志物的阳性比例高达90%,显著高于健康人群。HCC发生的可能与HBV携带状态的流行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而且还存在着地理上的密切关系。
3、丙型肝炎病毒(HCV)自1989年开始,HCV与HCC之间的关系开始得到重视。随着非HBV相关HCC病例的增多,慢性非甲非乙型肝炎(NANB)的致癌作用已被证实。据信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中90%以上为HCV感染。已有许多报道HCV感染是HCC发生的一项主要危险因素。在日本和意大利HBV感染者相对较少,而其他环境因素如黄曲霉毒素更不存在,而与HBV相关的HCC发生的可能下降,但总的HCC发生的可能变化不大甚至上升,说明其他因素的作用增加,其中包括HCV。
4、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 AFT产生于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uus),为一群毒素,根据显示不同的荧光可分为黄曲霉素B(AFB)和黄曲霉素G(AFG),前者又分为AFBl和AFB2,后者分为AFG1和AFG2。其中以AFB1的肝毒性很强,与HCC的关系也很密切,它在狨猴、大鼠、小白鼠及鸭均可致HCC,但在人类还没有直接致癌的证据。非洲、东南亚地区均存在AFT污染越重,HCC发病越高的关系。我国启东、扶绥和崇明岛是我国三大HCC高发区,霉变的玉米、花生、麦类、棉籽、大米中的AFT含量高,是这些高发区的一种致癌因素。
5、寄生虫病 肝寄生虫病与HCC之间的关系迄今尚未被确认。华支睾吸虫感染被认为是胆管细胞性肝癌的病因之一。泰国报道,华支睾吸虫感染者有11%发生HCC,说明肝吸虫病与HCC有一定相关性。在广西扶绥县肝癌病人中有43.3%吃生鱼史,而肝癌中94.1%为HCC而非胆管细胞癌,且合并肝硬化者达85.2%,这可提示肝吸虫病与肝癌并无直接关系。血吸虫病与HCC之间的关系亦未确定,多数学者认为两者并无因果关系,因为肝癌和血吸虫病二者的地理分布并不一致,而且晚期血吸虫病并发HCC多数是在混合结节性和小结节性肝硬化基础上,并非血吸虫病特有的肝纤维化,同时其1/4还合并有HBsAg阳性,因此,血吸虫病作为HCC的直接病因尚缺乏依据。
6、口服避孕药和雄激素 1971年首次报道口服避孕药引起肝脏腺瘤。在实验研究中,给亚美尼亚仓鼠皮下植入15mg己烯雌酚小丸,几个月内发生HCC,如同时投予雌激素拮抗剂他莫昔芬(三苯氧胺),则完全可预防HCC的发生,表明雌激素参与HCC的发生。在美国,口服避孕药其雌激素含量比我国高出8倍,它可引起良性肝腺瘤,也有发展为HCC者,中止服药,肝癌会退缩。但也有认为口服避孕药与HCC只是偶然的巧合。并且发现肝癌是雄激素依赖性肿瘤,HCC组织中雄激素受体多于雌激素受体,HCC男性多于女性。
7、乙醇 在西方国家,饮酒是慢性肝病病因中很主要的因素,但回顾性病理解剖研究和前瞻性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乙醇和HCC尚无直接关系,充其量只是一种共致癌质。乙醇可增强HBV、亚硝胺、AFT、诱发HCC的作用,其促癌的机制未明。一些报道认为,乙醇能影响维生素A的代谢以及影响细胞色素P450活性,从而加速致癌原的生物转化作用。
8、环境因素 江苏启东饮用沟塘水者HCC发病的可能为60/10万-101/10万,饮用井水者仅0-10/10万,饮用沟水者相对危险度增大。近年来,改善水质后已使该地区HCC发生的可能下降,其内在因素尚未完全明了。流行区水源中铜、锌、镆含量较高,钼含量偏低。HCC患者体内铜含量与水源中的变化一致,这些微量元素的改变在HCC病因学中可得到一些启示。近年来发现缺硒与HCC有关,缺硒是HCC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条件因子。在非洲的很新资料显示,摄入过多的铁,可引起HCC。另外,中国人移居美国后,其第二代或以后几代人HCC的发病的可能都低于第一代,也低于迁居前出生地居民的HCC发病的可能,这些也说明了环境因素的重要性。
9、遗传因素 在高发区HCC有时出现家族聚集现象,尤以共同生活并有血缘关系者的HCC罹患比例高,有人认为这与肝炎病毒因子垂直传播有关,但尚待证实。另有研究结果提示,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患者发生HCC的危险性增加。HCC与血色素沉着症的联系,仅仅存在于那些患此病且能长期生存,以致发生肝硬化的患者。
10、其他致癌物质 亚硝胺喂饲狒狒及猴子后可发生单结节肝癌,HBV、亚硝胺并存可引起多灶性、多结节肝癌。奶油黄(二甲基偶氮苯)、六氯苯、苯并芘、多氯联苯、三氯甲烷、1,2-二溴乙烷等物质均已证实具有致癌性。
总之,肿瘤专家介绍,肝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确切的病因和机制尚待进一步的研究。本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死比例高,严重的危害生命健康。由于目前尚难以一种因素满意解释我国和世界各地肝癌的发病原因和分布情况,故肝癌的发生可能由多种因素经多种途径引起;不同地区致癌和促癌因素可能不完全相同,什么是主要因素,各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如何尚有待研究。
就目前病因学研究结果看,癌症与遗传有关,但癌症并不会直接遗传。不同的肿瘤可能有不同的遗传传递方式,而遗传因素在大多数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是对致癌因子的易感性或倾向性。所谓癌症遗传易感性,是指在相同生活条件下的人群中,有的个体有更易发生癌症的倾向。在一定的遗传特征的基础上,癌症是否形成,还取决于精神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及生活习惯等诸多后天因素及外界致癌物的综合作用。
因此,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并不一定就会得癌,易感人群和高癌家族成员也不是对任何癌症都易感。对癌家族成员来说,完全不必惊慌失措,背负沉重的思想包袱。从预防角度看,早期发现这些具有遗传因素的易患者,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必将有助于降低癌症的发病的可能。只要到肿瘤专科医院进行定期体检,就能达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目的。
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合理饮食,注意有针对性地选择食用有抗癌作用的食物,选择适宜的体育和体能锻炼方法,调动体内的抗癌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这样无论是癌症易感人群,还是高癌家族成员,都可很大程度地避免癌症的发生。不会的,肝病是血液传染,一般都是母婴会携带遗传,父亲就不会。抗体是长期接触这类病菌已经在体内长出抵御病菌的机制。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如果不注意饮食脂肪肝,酒精肝是不会排除的。所以不要等自己不爱惜又往遗传这方面想。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