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痛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肝区痛、纳差腹胀、上腹部有肿块、黄疸、腹水肿胀,以及脾肿大等。临床上常用的偏方、验方主要的如下所述。
[方一]
鸡骨草30克,田螺250克。先用清水养田螺24-28小时,勤换水以去除污泥,取田螺肉洗净,与鸡骨草一起作汤,佐餐食用。
本方清热利湿,舒肝止痛,民间常用于黄疸型肝炎1、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1和早期肝癌的防治。
[方二]
活蟾蜍3只,大蒜1枚。将其剥去皮,把大蒜捣烂涂在蟾蜍皮上,外敷于痛处。
本方为中医苏宝根方,功能解毒止痛,适用于肝癌疼痛。
[方三]
八月札、石燕、马鞭草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日用抗癌药物手册》,功能疏肝理气,活血解毒,适用于肝痛。
[方四]
木鳖子去壳3克,独头蒜、雄黄各1.5克。杵为膏,入醋少许,蜡纸贴患处。
本方源于《普济方》,功能散血清热,除痈消痞,适用于肝癌疼痛。
[方五]
半枝莲、半边莲各30克,玉簪根9克,薏苡仁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台湾抗癌中药》,功能清热解毒,化湿消肿,适用于肝癌。
[方六]
龙葵60克,十大功能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新编中医入门》,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痞,适用于肝痼。
[方七]
预知子、石燕,马鞭草各30克。每日l剂,水煎服。
本方源于《抗癌药物手册》,功能清热除痰,解毒散结,适用于肝癌。
[方八]
雄黄、朱砂、五倍子、山慈菇各等分。共研极细粉,吸入诊疗理念,每次少量。
本方源于《全国中草药汇编》,功能解毒化瘀,消瘙散结,适用于肝痼。
[方九]
活癞蛤蟆1只(去内脏),雄黄30克。将雄黄放入蛤蟆腹内,加温水少许捣成糊状,敷在肝区很痛处,夏天敷6-8小时换1次,冬天可24小时换1次。
本方来源于《新中医》1980.3期,功能解毒化瘀,散结止痛,适用于肝癌疼痛。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消化科肿瘤专家陈英笙主任指出,这些肝癌的偏方因为没有明确的临床试验,所以在应用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咨询医生的建议。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