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肺癌 > 肺癌治疗 > 正文

肺癌晚期治疗用药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1-08-08 09:33:14 浏览次数: 20

    肺癌晚期患者如何用药是治疗肺癌晚期的关键。肺癌晚期的患者多数已扩散转移,丧失了手术治疗机会,大多数选择放化疗和中医中药的治疗。有些肺癌晚期患者在放化疗后症状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但是对于人体有很大伤害,临床上多主张晚期肺癌患者用中药治疗。药物在肺癌晚期治疗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多发转移患者,没有办法手术患者,药物的治疗仍然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一、肺癌晚期治疗用药的选择
  肺癌发病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由于肺脏本身的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肺癌发病过程中证候变化的多样性和病机变化的复杂性。因此,临床用药更应从繁杂的变化抓住主要特征,寻找用药和组方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结合多年的临床研究,笔者认为肺癌临床辨证用药思路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①紧扣主体特征,确定治疗用药。临床研究显示:气阴两虚,毒瘀互结是肺癌发病过程中的主体特征,因此,益气养阴、化瘀解毒是肺癌临床治疗的基本方法。围绕这一特征和治法,笔者临床常以沙参麦门冬汤为基础方加减。选用沙参、天门冬、麦冬、五味子、黄芪、女贞子、冬虫夏草、天花粉、丹参、莪术、鱼腥草、白花蛇舌草等。
  ②辨析动态特征,随证灵活加减。临床辨治肺癌的难点在于肺癌发病过程中证候变化的多样性和病机变化的复杂性,所以,全面辨析动态特征,随证灵活加减对于肺癌临床治疗至关重要。如兼痰凝湿阻者,可加贝母、半夏、僵蚕、生薏苡仁、瓜蒌、夏枯草等;热毒蕴肺者,除用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外,还可加蚤休、龙葵、山豆根等;饮停胸中者,加葶苈子、泽泻、猪茯苓、蝼蛄等。气血两亏者,加鸡血藤、补骨脂、当归、生首乌、自然铜等;腑气不通者,加大黄、生白术、生首乌、肉苁蓉、火麻仁等,注意通腑泻下时,避免使用峻下之药,应以润下为主;瘀滞明显者,加重活血化瘀的力度,可加用守宫、全蝎等虫类药物。
  ③注重辨证与辨病结合。不同分期、不同病理性质的肺癌临床表现、治疗方法、转变规律等均有所区别,明确不同肺癌的特点,针对性地使用中药,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肺癌早期由于邪毒未深,正气未伤,治疗以祛邪为主,佐以扶正,配合手术、放疗、化疗;中晚期肺癌多由于久病正气过伤,或术后体液丢失过多,或放、化疗不良反应过重,或因有转移引起胸、腹水或其他并发症,致机体进一步消耗。因中晚期肺癌虚损情况突出,以正虚、阴伤为主,治宜扶正为主,采用益气养阴、解毒散结、清化痰热等法。
  ④合理使用有毒药物。《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在使用攻毒药的同时,应照顾正气,合理配伍且注意药物的合理炮炙,选择适宜剂型,这样即可以发挥其治癌作用,又可以减少其不良反应。肺癌临床常用的有毒药物,如干蟾皮(一般用量为8g)、生半夏(一般用量为7g,先煎)、守宫(一般用量3g)、硇砂(一般用量0.1g)、露蜂房(一般用量10g)等。
  ⑤巧妙配伍温化药物。临床中,肺癌晚期患者往往由于气阴两伤日久,出现阴伤及阳的现象,因此,在采用养阴药的同时,常加入温阳补肾的药物,如补骨脂、淫阳藿等。一方面可防止阴伤及阳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又可调和诸药,避免养阴助湿。同时,温药有助化解痰湿,促进水液代谢的正常运行。
  根据肺癌临床辨证思路,结合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特点,认为此期患者病机多表现为气阴两虚、瘀毒内结,治疗上应益气养阴、化瘀解毒,组成了益气养阴汤,具体药物如下:沙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5g,鱼腥草30g,白花蛇舌草30g,生黄芪30g,猪茯苓各15g,地龙30g,川贝母8g,莪术30g,炙枇杷叶15g,女贞子30g、干蟾皮8g。若配合放疗,加紫草、丹皮、生地黄等;配合化疗加当归、生何首乌、鸡血藤、白芍、阿胶等;淋巴结转移者加夏枯草、山慈姑、全蝎等;胸膜转移有胸水者加葶苈子、泽泻、大戟(一般用量为3g,不用粉)、龙葵等;肝转移者加白芍、青蒿、鳖甲、仙鹤草、秦艽等;骨转移者加补骨脂、自然铜、威灵仙等;脑转移者加全虫、蜈蚣、天麻等;咳嗽、痰多黏稠者加半夏、全瓜蒌、枇杷叶、贝母等;大便干燥者加火麻仁、酒大黄、生白术等;发热者加丹皮、紫草、黄芩、银柴胡等。笔者临床应用此法治疗中晚期肺癌取得了很好的治疗结果,较大的减轻了化疗的不良反应,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
  通过20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研究发现,患者中以气阴两虚及痰瘀互阻证型很为常见,分别占35.43%,其他依次为脾虚痰湿(11.81%),肺脾气虚(11.81%),气虚血瘀(8.66%),痰湿阻滞(6.30%)等,各证型可相兼出现。中医用药方面,以益气养阴(59.84%)、健脾利湿(27.56%)、理气化痰(20.47%)、活血化瘀(18.11%)很为常用。可以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型是"气阴两虚、痰瘀互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基本用药法则为益气养阴、化痰祛瘀,兼顾清热解毒,调护脾胃。研究同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可获得较高的肿瘤控制比例;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和疾病进展时间;具有较好的费用效果比;可有效降低肿瘤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治疗结果。
  二、肺癌晚期辨证治疗
  肺癌的根本病理病机为"阳气虚",故温阳益气之法宜贯穿于肺癌治疗的始终。其基本方(肺癌主方)为:
  人参(或西洋参)10g,黄芪30g,麦门冬15g,五味子9g,桂枝20g,炮附子30-60g(先煎),菟丝子15g,女贞子15g,鹿茸3g,仙灵脾15g,沙参15g。
  1、脾虚痰湿型
  证候:咳嗽痰多,胸闷纳呆,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大便溏薄,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濡缓或濡滑。
  治法:健脾除湿,温阳益气,化痰散结。
  方药:肺癌主方,选加健脾化湿药,如白术15g、茯苓15g、制半夏10g、陈皮10g、薏苡仁15g、牡蛎30g、象贝母15g等。
  2、气阴两虚型
  证候:咳嗽,无痰或少痰或泡沫痰,或痰黄难咳,痰中带血,胸痛气短,心烦失眠,口干便秘,舌质红,苔花剥或光剥无苔,脉细数。
  治法:益气养阴,温阳清肺。
  方药:肺癌主方选加益气养阴药,如沙参30g、麦冬15g、白花蛇舌草30g、桑白皮15g、生地15g、夏枯草30g等。
  如痰中带血,加仙鹤草15g,小蓟炭15g,阿胶10g(烊化)等药。
  3、气滞血瘀型
  证候:咳嗽,痰血,气促,胸胁胀满或刺痛,大便干结,舌质有瘀斑或紫斑,苔薄黄,脉弦或涩。
  治法:温阳行气,化瘀散结。
  方药:肺癌主方选加活血化瘀药,如当归15g、生地15g、桃仁10g、丹参15g、赤芍15g、枳壳10g、郁金10g、川楝子10g等。
  4、热毒炽盛型
  证候:高热,气急,咳嗽,痰黄稠或血痰,胸痛口苦,口渴欲饮,便秘,尿短赤,舌质红,苔黄而干,脉大而数。
  治法:清热泄火,解毒散肿。
  方药:白虎承气汤加减。药用:生石膏30g,知母10g,大黄10g,黄连10g,鱼腥草30g,蒲公英15g,仙鹤草15g,生瓜蒌10g,黄芩10g。
  该型为肺癌的特殊类型,多为合并肺部感染导致的实热征象,其为标证,实仍为"阳虚"。遵照"急则治其标"之原则,治疗宜清热泄火,解毒散肿,必要时配合静脉用药。待病情好转后,再给予癌肿主方温阳益气随证加减。
  5、气血两亏型
  证候:面色无华,头昏肢倦,神疲懒言,动则自汗,气短,心悸怔忡,食欲不振,白细胞减少,舌质淡,舌体胖,苔少,脉细。
  治法:益气升血,温阳滋阴。
  方药:肺癌主方选加益气养血药,如当归9g、补骨脂15g、炒白术12g、鹿角片12g、大熟地20g、大砂仁30g、紫河车12g、枸杞子15g、鸡血藤20g、阿胶10g(烊冲)。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肺癌化疗 下一篇:治疗肺癌食疗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