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烟可刺激人体的呼吸系统,长期以往可引发一些病疾,包括肺癌。厨房油烟可导致肺癌、肺炎及其他下呼吸道疾病。可能引起的其他疾病还包括哮喘甚至白内障。食用油过热诱发肺癌。研究报告表明,在通风系统差、燃烧效能极低的炊具上做饭,对健康造成的损害,相等于每天吸两包烟。
厨房油烟大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厨房油烟可随空气侵入人体呼吸道,进而引起食欲减退、心烦、精神不振、嗜睡、疲乏无力等症状,医学上称为油烟综合征。
二是厨房油烟会伤害人的感觉器官。
三是厨房油烟中含有一种被称为苯并芘的致癌物,苯并芘可导致人体细胞染色体的损伤,长期吸入可诱发肺脏组织癌变。
中青年女性长期在厨房做饭时接触高温油烟,会使其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厨房高温油烟产生有毒烟雾,使局部环境恶化,有毒烟雾长期刺激眼和咽喉,损伤呼吸系统细胞组织,很容易使肺癌高发。
女性肿瘤患者中肺癌发病的可能仅次于乳腺癌占第二位,死亡人数同样占第一位。对肺癌患者长达5年的追踪病因调查发现,70%的男性肺癌患者死于吸烟病因,只有18%的女性患者因吸烟或长期被动吸烟致肺癌。在非吸烟女性肺癌危险因素中,超过60%的女性长期接触厨房油烟,做饭时经常有眼和咽喉的烟雾刺激感;有32%的女性烧菜喜欢用高温油煎炸食物,同时厨房门窗关闭,厨房小环境油烟污染严重;还有25%的女性家中厨房连着卧室,冬天很少打开窗户烧菜,高温油烟久久不散,甚至睡觉也在吸入,有毒烟雾长期刺激眼和咽喉,损伤了呼吸系统细胞组织。调查表明,这种病因在中老年女性肺癌患者中特别突出,危险因素是正常人的2-3倍。
厨房油烟与烧菜时油的温度有直接的关系
研究发现,厨房油烟与烧菜时油的温度有直接的关系:当油烧到150℃时,其中的甘油就会生成油烟的主要成分丙烯醛,它具有强烈的辛辣味,对鼻、眼、咽喉黏膜有较强的刺激,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当油烧到“吐火”时,油温可达350℃,这时除了产生丙烯醛外,还会产生凝聚体,不仅会使人产生“醉油”症状,还能导致慢性中毒,容易诱发呼吸和消化系统癌症。
动物实验表明,菜籽油、豆油加热到270—280℃时产生的油雾凝聚物,可以导致细胞染色体损伤,这被认为和癌症发生有关。不加热的油没有这种损害,加热不到240℃时,损害作用较弱。所以,食油加热温度过高,尤其是加热冒油烟时能产生大量有害的致癌物质,特别是油炸食品时,满厨房都是油烟,对身体危害很大。反复加热的食油,如多次用来油炸食品的食油,不仅本身含有致癌物质(所以应少吃油炸食品),它所产生的油烟中含致癌物也更多,危害性更大。
临床分析发现,肺癌患者除了与吸烟关系较大外,还与经常熏闻油温过高产生的油烟有直接关系,这些患者多半50岁以上,有较长的烹饪史。
油温要有所控制,尽可能不超过200℃
要远离肺癌,就请从远离厨房的油烟做起,提倡改变烹饪习惯。很根本的方法是减少油烟在厨房中的停留时间,对一般家庭来说,厨房要经常保持自然通风,同时还要安装性能、效果较好的抽油烟机。
此外,炒菜时的油温也要有所控制,尽可能不超过200℃(以油锅冒烟为极限),多使用微波炉、电饭煲、电烤炉等厨房电器产品,尽量避免油烟的损害。并且在饮食上应注意多摄入维生素A、胡萝卜素、蔬菜和水果等。
附:什么油冒烟少?
在我国市场上**的植物油,按其质量不同,不外乎四个档次:“二级油”、“一级油”、高级烹调油和色拉油。
“二级油”是植物油的“初级产品”,含杂质多,极易冒油烟,在发达国家已经被淘汰。
“高级烹调油”是“一级油”的加工产品,它呈浅黄色,透明光亮,含杂质少,不冒油烟。
“一级油”是“二级油”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产品。呈黄色,澄清透明,杂质含量较少,但仍易冒油烟。城市中**的散装油大多为“一级油”。
“色拉油”即“凉拌油”,其特点是颜色浅似水,几乎无杂质,没有油烟和油腥味,它经过高温高空蒸馏脱气味等非常严格的程序精制而成,被誉为“食用油之精品”。除用于凉拌菜外,色拉油也是理想的煎、炸、炒用的植物油。不过,色拉油也并非完美无缺,在常温下,它的保存期较短,时间长了容易变味甚至变质。所以消费者应现买现吃,不要大量长期存放。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如何让肺癌远离自己? 下一篇:肺癌的多发区该怎么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