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肺癌是我国的第一大癌症,每年我国有大量的人死于肺癌,但是对于这个恶性疾病,我们却没有好的医治办法,关于肺癌的知识,大多数的人也并不了解,这也直接导致了肺癌不能在早期被发现,更加加大了肺癌的死亡人数。
由于吸烟或是其他致癌因素的刺激下,肺部发生基因突变,逐渐恶变为癌细胞的一个过程,一旦我们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发生了恶变,那么机体变无法组织恶性细胞的增长了,导致癌细胞不在受任何控制的增长或是转换,据全世界的调查表明肺癌在癌症死因中占据第一位,在1995年的时候有60多万人是肺癌导致的死亡,然而现在每年还都在增加,现在女性的发病的可能尤其出现上升的趋势。
肺癌的分布情况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从主支气管到细支气管均可发生癌肿。起源于主支气管肺叶支气管的肺癌位置靠近肺门者称为中央型肺癌;起源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肺癌位置在肺的周围部分者称为周围性肺癌。
二、肺癌临床类型
1、腺癌
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少数起源于大支气管的粘液腺。发病的可能比鳞癌和未分化癌低,发病年龄较小,女性相对多见,多数腺癌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为周围型肺癌。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在胸部x线检查时被发现,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肿块,一般生长较慢但有时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则发生较晚。
2、未分化癌
发病的可能仅次于鳞癌,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较小,一般起源于较大支气管,中央型肺癌根据组织细胞形态又可分为燕麦细胞、小圆细胞和大细胞等几种类型。其中以燕麦细胞很为常见未分化癌,恶性度高生长快而且较早地出现淋巴和血行广泛转移,对放射和化学诊疗理念较敏感,在各型肺癌中预后很差。
3、肺泡细胞癌
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又称为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或细支气管腺癌,部位在肺野周围,在各型肺癌中发病的可能很低,女性比较多见,一般分化程度较高生长较慢,癌细胞沿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壁生长而不侵犯肺泡间隔,淋巴和血行转移发生较晚,但可经支气管播散到其他肺叶或侵犯胸膜,肺泡细胞癌在形态上有结节型和弥漫型两类,前者可以是单个结节或多个结节;后者形态类似肺炎病变范围局限的结节型,手术切除治疗结果较好.
4、鳞形细胞癌(又称鳞癌)
在各种类型肺癌中很为常见约占50%,患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男性占多数,大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常为中央型肺癌,虽然鳞癌的分化程度有所不同,但一般生长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病程较长,对放射和化学诊疗理念较敏感。先经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发生较晚
通常又将前三者合称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carcinoma),而小细胞肺癌大多发生于较大的支气管,发展极为迅速,而且和吸烟的关系比较密切。小细胞肺癌患者往往发现时已经蔓延转移,预后很差。
三、肺癌的症状
(1)肺癌通过淋巴道转移时可见到相应部位淋巴结群肿大和邻近相应部位的压迫症状。通过血道转移到脑、骨、肝等部位时,均有相应的体征出现。
(2)一般体征,四肢关节疼痛或肥大杵状指,多发性神经炎,重症肌无力,库欣综合征及男性乳房增生肥大,精神异常等。
(3)舌苔以厚腻苔为多,黄苔剥脱苔次之,舌体有裂纹及芒刺者明显增多。舌下青筋显露,大络脉充盈,小络脉曲张,舌下瘀斑瘀点明显增多。
(4)面色,肺癌患者的面色多见苍白,无光泽,潮红,紫红,面红如妆,面部蟹爪纹、晦暗、萎黄等异常表现,尤以两颊部为显著。特别是颧部的蟹爪纹随着临床分期的加重而加重。
(5)局限性喘鸣音:为单侧性局限性喘鸣声,特别在吸气阶段的喘鸣音,咳嗽后并不消失,是肺癌早期体征之一,但为时短暂,容易被忽视。
(6)淋巴结转移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左侧多见)时出现声音嘶哑。喉镜纵隔检查有患侧声带麻痹。
(7)肺尖部的肺癌又称肺上沟瘤,常压迫颈交感神经引起同侧瞳孔缩小。上眼睑下垂、眼球内陷、眼裂狭小、额部少汗等霍纳综合征。
(8)压迫臂丛神经引起同侧肩臂酸痛,不能抬举,肩部及手指有放射性疼痛和感觉异常,肌肉萎缩。
(9)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甚至发生支气管一食管瘘,导致肺部感染,压迫气道严重时可窒息而死。
(10)压迫膈神经时引起同侧膈肌麻痹和上升,X线透视可见病侧膈肌运动迟缓,缩鼻吸气有矛盾运动。
(11)肿瘤接近胸膜时可引起反应性胸水,侵及胸膜时常产生血性胸水。
(12)癌肿侵犯迷走神经可使心比例加速,侵犯心肌的传导系统可引起心律不齐,侵犯心包可产生心包积液,出现缩窄性心包炎的症状。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的肿瘤专家提醒:对于肺癌而言,很重要的就是肺癌的预防了,在这个方面,首先要远离烟草,还要注意室内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其次是减少烹调油烟的产生,少油炸煎炒食品,少吃高糖、辛辣刺激的食物、烟熏烧烤、油腻的食物。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肺癌也很重要,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类胡萝卜素等能够降低肺癌的危险性;苹果里有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帮助预防肺癌。适量喝红葡萄酒也有助于预防肺癌的发生,但不能喝白酒。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