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人都认为胆囊息肉的患者一定会发生癌变,因此发现胆囊息肉都想马上切除,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胆囊息肉是一种多发病 ,分为单发性胆囊息肉和多发性胆囊息肉两种 ,得了此病 ,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单发性胆囊息肉来说 ,如果息肉较小 ,手术切除后可能仅为胆固醇结晶。但假如确诊为多发性胆囊息肉 ,或体积较大的息肉 ,一般应考虑手术切除胆囊。否则 ,假如息肉恶变 ,成为胆囊癌 ,其预后极差 ,多数病人在发病数月内死亡。对于息肉较小 ,又不愿意手术者 ,应当严密随访 ,定期复查B超 ,如发生变化应尽早手术 ,现在胆囊切除可以做腹腔镜手术 ,创伤小恢复快 ,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胆囊息肉是胆囊黏膜向胆囊腔内生长出一种突起的局限性病变。患者一般没有什么症状 ,有的患者只是感到右胁下不适 ,通过B超检查可被发现。近几年 ,随着B超检查的普及 ,临床发现的胆囊息肉样病变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
胆囊息肉分为两种,一种是肿瘤性息肉,占5%~10%;另一种是非肿瘤性息肉,占90%左右。肿瘤性息肉还分为良性和恶性。大多数胆囊息肉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多在体检中被发现。临床上一般根据病程长短和息肉大小来判断是否需要手术。
一般来说,0.8厘米是一个临界点。直径小于0.8厘米,且大小没有明显变化的息肉,可暂不手术,3~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观察息肉的变化,如果病变有增大趋势或有明显症状,则须及时手术;直径大于0.8厘米的息肉,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应该考虑手术,因为如果息肉长到1厘米左右,其癌变比例可能会达到70%~80%,长到1.2厘米以上,就有90%的可能会恶变成胆囊癌。此外,多发性息肉伴有胆囊结石或急、慢性胆囊炎,且有明显症状的患者,也有手术的必要。
胆囊息肉手术属于预防性手术,因此无需一发现就急着做。如果息肉直径小于0.8厘米,且生长缓慢,这种情况下手术反而会对胆囊功能造成损伤,容易引发结石。有胆囊息肉的患者除了要定期复查外,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各种新鲜水果、蔬菜等,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胆囊癌发生了转移该怎么办? 下一篇: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严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