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胆管癌预后的概述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进展,胆管癌的确诊有明显的改善。由于胆管癌早期易侵犯周围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及邻近组织,故手术难度大、预后差。胆管癌手术切除组一般平均生存期为13个月,很少存活5年。如单作胆管内或外引流,其平均生存仅6~7个月,很少超过1年。
二、影响胆管癌预后的因素
对性别、年龄、肿瘤的部位、肿瘤长度、肿瘤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TNM分期、神经浸润、纤维脂肪浸润、静脉浸润、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肝脏浸润、十二指肠浸润、胰腺浸润、切缘癌残留、手术切除方式17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肿瘤的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脏浸润、胰腺浸润、切缘癌残留、手术切除方式7个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上差异(P<0.05)。
而性别、年龄、肿瘤长度、肿瘤大体类型、纤维脂肪浸润、解剖部位、神经浸润、静脉浸润、淋巴管浸润、十二指肠浸润11个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将7个对预后有影响的因素通过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切缘癌残留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01)。
通过对胆管癌转移途径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发现,早期即可沿胆管周围淋巴管、血管、神经周围间隙及疏松纤维结缔组织等发生多途径浸润转移,因此,在手术过程中注重实现胆管、大血管的骨骼化,尽可能地切除区域淋巴、神经纤维、脂肪及纤维结缔组织,并根据不同的肿瘤类型联合各种肝切除及胰十二指肠切除,将有利于减少复发,提高完全医治性切除的远期存活的可能。本组淋巴结转移的可能为28.8%(17/59),淋巴结转移对应的回归系数为1.812, P<0.001,说明淋巴结转移对生存期有明显影响。
三、胆管癌患者预后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饮食的调节 胆管癌病人因胆汁排泄不畅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特别是对脂肪性食物更难消化,病人常表现纳呆、食少、腹胀、大便不调。选择易消化吸收并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预后少吃或不吃高脂肪食物,禁烟酒,多饮开水。
2、静卧休息时应保持舒适的卧位,一般以左侧卧位、仰卧位为佳,以防胆管部位受压。
3、鼓励胆管癌病人在预后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转移不良情绪,自我调理心态,如练气功、散步、听科普知识,做到动静结合。
4、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防止预后合并症的发生。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的肿瘤专家指出,外科手术切除是肝外胆管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治疗措施,本组资料完全医治性切除5年生存的可能分别为22.7%,平均生存期为31.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1.2个月;与姑息性切除组、内或外引流组及非手术组生存的可能相比较,差异显著(P<0.001)。胆管切缘残癌比例高是影响手术治疗结果的关键,术中可采用B超或冰冻切片进一步了解肿瘤浸润的深度,以决定切除范围,力求切缘阴性,为病人带来长期存活机会。研究表明胆道引流能有效改善肝脏功能,姑息性胆道引流术仍然是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引流术可以减少长期带管以及胆汁流失、胆道感染等引起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为治疗。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