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转移和术后的复发是大肠癌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因素,肿瘤突破浆膜层后会在腹腔内发生种植性转移,严重者可导致腹水、肠梗阻等症状。
肝脏是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接受完全医治性手术的患者仍有30%~40%发生肝转移,其中大多是合并肝转移或合并其他部位的复发转移。b超和ct检查是早期发现肝转移的好方法,b超和ct可以发现直径在2厘米左右的病灶。
肺部转移可以通过肝转移灶转移或直接来自于原发灶血行转移,多发生在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术后,早期无症状,可通过常规随诊摄x光胸片诊断。
大肠癌转移的中医治疗
辨证施治中医治疗大肠癌转移,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主要证型有:
①湿热蕴结型:辨证为湿热蕴毒滞于大肠。方用槐花地榆汤加减。方中苦参、生薏仁清热祛湿;槐花、地榆止血消肿;败酱草、马齿克、黄柏清热解毒。
②气滞血瘀型:辨证为瘀毒内结,腑气不通。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方中归尾、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枳壳、陈皮理气,金银花、败酱草清热解毒。
③脾肾阳虚型:辨证为脾虚命门火衰,寒湿内蕴。方用参苓白术散及四神丸加减,方中党参、白术、茯苓、薏仁健脾祛湿;肉蔻、破故纸、吴茱萸温补脾肾。
④肝肾阴虚型,辨证为肝阴不足,肾水亏乏。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方中知母、黄柏滋阴清热、生熟地、枸杞、女贞子补益肝肾。
⑤气血双亏型:辨证为气血双亏。方用八珍汤及当归补血汤加减,方中太子参、白术,云苓、黄芪益气健脾;当归、白芍、熟地阿胶养血生血,一般中医治疗大肠癌晚期转移多采用以上方式。
大肠癌转移的饮食治疗
1、积极治疗癌前病变、减少高脂肪、油炸,霉变等食物的摄人,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含高纤维素及维生素的食物。有血便、粘液便、大便习惯及形状改变的应进一步检查,尽快明确诊断,尽早治疗。
2、马齿苋绿豆汤 新鲜马齿苋120克(或干品60克),绿豆60克。将上述原料加水适量,煎汤500ml。每日1-2次,连服2-3周。
3、赤小豆苡米粥 赤小豆50克,生苡米浸透。以文火煮烂,加大米共煮成粥,加糖服食。清热利水,散血解毒。
4、紫苋粥 新鲜紫苋100克,粳米100克。将紫苋去根洗净切碎,同粳米煮粥。每日2次,连服10-15天。紫苋味甘性凉,有清热凉血散瘀作用,制成为粥,有助于体力恢复。
5、核桃莲肉糕 核桃仁100克,莲肉(去芯)300克,芡实粉60克,糯米500克。核桃、莲肉加水煮烂,捣碎成泥。糯米浸水2小时后,与桃肉莲泥及芡实粉置盆内隔水蒸熟,稍凉切块,撒白糖一层。每日早晚各一次,酌量服用,连服10-15天。温肾健脾,厚肠止泻。
6、黄芪参枣粥 生黄芪300克,党参30克,甘草15克,粳米100克,大枣10枚。将生黄芪、党参、甘草浓煎取汁。粳米、大枣同煮,待粥成后兑入药汁调匀,早晚服用。连服10-15天。补气养血。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