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大肠癌 > 肠癌常识 > 正文

排便与肠癌有哪些联系?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0-06-09 10:08:05 浏览次数: 20

    近年来经调查研究发现,结肠癌的发病人群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城市患者的数量在迅速上升。目前,几乎每天做肠镜的七八个病人中就可以发现一个结肠癌患者。因此,提醒45岁以上的男性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
  结肠癌在西方国家发病的可能很高,以前我国由于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与西方的不同,患者较少。可是近几年来,城市居民的结肠癌患病人数升高的很快,这主要和人们的饮食高脂化倾向有关。吃的油脂类食物越多,发病的可能性越大。
  但是,结肠癌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和其他癌症一样几乎是无计可施的那么可怕。屈主任认为,如果在结肠癌的初期早接受肠镜检查并清除掉癌变组织,结肠癌的手术预后是非常好的,病人在手术后寿命几乎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要早发现结肠癌,首先要熟悉自己每日排便的习惯,如果排便习惯突然发生了变化,很好就医,检查是否有癌变的存在。屈主任说,排便习惯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平常排便比较干燥,这几天却突然变稀;或是忽然变得非常干燥;还有的人排便次数出现了变化,从每天一次变成二三次,或是反之。总的来说,排便和平常的规律不一样了,自己就要小心一些,到医院检查是比较妥当的选择。有的病人出现血便或是黏液便,容易认为是痔疮在作祟,往往会耽误结肠癌的检查和治疗。
  45岁以上的男性是结肠癌的高发人群,每年的体检中如果有肠镜检查,很好不要因为检查过程中的不适而放弃,因为结肠癌和其他癌症相比的特点就是越早发现治疗的效果越好。而现在结肠癌的发生的可能已经占到所有肿瘤患者的8%到12%,仅次于胃癌、食道癌、肝癌和肺癌,位列第五,患者的平均年龄从60多岁降到了50岁左右,三四十岁的患者也不少见。所以,结肠癌一定要及早治疗,免得酿成终身遗憾。
    早期症状主要是大便习惯的改变,即便秘、腹泻,或腹泻便秘交替。粪便表面常有少量血液和粘液附着。随病情发展,便血逐渐增多,并有里急后重感。体重减轻、贫血等症状呈进行性加重。晚期可出现黄疸、腹水、肝肿大、腹块、肠梗阻、恶病质、骶尾部持续性疼痛、大便失禁等症状。结肠癌一般生长较慢,转移较晚。
  除上述症状外,根据癌肿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结肠癌很多发生于直肠及乙状结肠,其次为盲肠及升结肠、横结肠、脾曲及肝曲。
  (1)左侧结肠癌 由于乙状结肠腔很狭小,而且左半结肠的粪便已成固体,因此左侧结肠癌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肠梗阻或顽固性便秘。腹胀、腹痛、腹鸣较明显。癌肿溃破可使大便表面粘附血液和粘液,有时便鲜血。早期常易误诊为单纯性便秘。
  (2)右半结肠癌 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右上腹不适、大便不规则、腹痛及腹部肿块,病情逐渐发展,出现进行性贫血、消瘦、发热等,常易误诊为结肠炎、肠结核、慢性阑尾炎、克罗恩病及胆囊炎等。
  (3)直肠癌 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有排便不清感觉。粪便变细,并带有血液及粘液。如癌肿侵犯骶丛神经,可出现剧痛,晚期可出现肠梗阻。癌肿可累及膀胱、前列腺及女性生殖器而出现血尿、尿频及排尿不畅。
  (4)肛门癌 主要表现为便血及排便时疼痛。癌肿侵犯肛门括约肌,可引起大便失禁。
    低位直肠癌越来越多,导致“造口病人”也随之增多。这些直肠癌术后患者,也深受人工造口的麻烦。他们不是担心有臭味,就是难以控制“出口”时间,另外还经常要引发造口周边皮肤发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的可能已明显上升,且以低位直肠癌多见,约占全部直肠癌的70%,过半采用“造口”解决排便问题。
  为了避免使用永久性人工造口,肛肠外科的专家们研究出了一套新技术来代替:吻合器下直肠癌完全医治术,既可以保留肛门还可以恢复肛门的功能,深受专家和患者的一致认可,可大大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